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优班故事多/管家琪纯真年代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管家琪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管家琪纯真年代系列”是由台湾著名女作家管家琪授权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独家出版。管家琪系台湾目前最畅销的青少年文学作家、台湾金鼎奖得主、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得主。她的作品风靡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新生代青少年读者的偶像。作品描绘了一个个夸张而又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人捧腹大笑。这是祖国大陆首次较全面地引进台湾青少年文学畅销书作家的作品,相信会给广大青少年读者带来极大的惊喜和满足。

本书为其中的《资优班故事多》。

内容推荐

《资优班故事多》是作者管家琪的原创作品《管家琪纯真年代系列》系列之一。

《资优班故事多》以少年小说为主,其中的“少男少女系列”更深受台湾青少年读者的喜爱。管家琪认为,每个人在经历青春期的时候,都有觉得很困惑的阶段,都会有很多的想法、心态。作家只有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成为青少年们的朋友。因此,在她的小说里,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在成长边缘挣扎的青少年,用真情赋予了最高的同情和关爱,书中没有一句教条的批评,也没有一丝的虚情假意,有的是一颗对青少年理解和尊重的心。

目录

楔子/1

1 当资优生遇上姚大妈/13

2 资优效应/20

3 补习的真相/30

4 科展前奏曲/35

5 黑色礼拜三/46

6 恋爱?免谈!/54

7 课堂趣闻/58

8 转班风波/70

9 跃跃欲试的游学之旅/76

10 漂洋过海/86

11 有趣的外国同学/92

12 海外糗事一箩筐/101

13 姚大妈的秘密/108

14 三个臭皮匠/118

15 出乎意料的名次/124

16 难兄难弟/135

17 紧张时刻/144

18 雄心勃勃/154

19 姚大妈的愤怒/161

20 同窗之情/仃2

尾声/177

后记 我所知道的资优生们/180

试读章节

当资优生遇上姚大妈

还没告诉你,我叫贾晓明。你看,难怪我跟伟明会成为好哥们,虽然我们的姓不同,他姓吴,我姓贾,可是我们的名字都很像,都是什么什么明,就像是自家兄弟似的。

在考进那所明星高中的数理资优班之前,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资优生。当然,我向来都觉得自己还蛮聪明的,从小学到初中,功课也都一直很不错,但我从来不会自认是一个资优生。

“资优生”——这个名词听起来怪沉重的,而且感觉上很无聊,好像是那种什么都不会、成天只知道念书的怪物。我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自己一向很爱玩,对很多事情都很有兴趣,最大的兴趣就是打篮球。

在开学之初,我一直在想,不知道班上同学都是些什么样子,会不会很无聊?

说来好笑,后来我才知道,在刚开学、大家都还不太熟的时候,原来很多人的想法都跟我一样——担心别人会不会很无聊?

另一个担心,则是担心别人会不会都是那种功课好到异于常人的外星人?

毕竟,“英雄来自四面八方”——请不要误会,这只是一个比喻,不是真的那么臭屁自比为“英雄”,何况我们班还有十几个女生、十几个“英雌”哩!

总之,我们这四十几个同学,在初中时期,成绩都是班上的佼佼者,套一句一度颇为流行的话就是“走路有风”,现在大家通通济济一堂,哪有可能人人都还像以前一样的威风?

爸爸就曾经跟我说:“晓明啊,你现在碰到的都是真正顶尖的高手,以后可得比初中的时候更认真一点啊!”

你一定不用想也知道,当时我们班差不多每个同学的家长,都曾经对自己的小孩如此耳提面命过。

班导姚大妈——就是姚思敏老师,是那种热力四射型的老师。她的个子相当瘦小,头发整整齐齐地在脑后梳成一个髻,喜欢穿着深色的西装式的套装,典型的“事业女性”的模样,但也给人一种挺严肃的感觉。

“活像是电影中那种英国住宿学校的舍监”——这就是当年我对姚大妈的第一印象。

不过,尽管感觉她有点儿严肃,有点儿一丝不苟,可是老实说我对她的第一印象还不坏。

我刚说过,她是那种热力四射型的老师,听她讲话,你很快就可以感受到她的热忱和她满腔的抱负与理想。她说她非常荣幸能担任我们这一班的班导,而且这将是她第一次要将一个资优班一口气带三年,以前她都只是半途接手(其实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会有班导是“半途接手”?是资优班很难带吗?有班导中途阵亡了吗?)。

姚大妈说,她会竭尽所能把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彻底激发出来;同时,她也会非常注重训练我们的表达能力——不论是口语表达或书面表达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因为这年头已经不流行英雄主义,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只在好莱坞电影里才有搞头;身处现代社会,要做一个成功的现代人,就必须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尤其是如何和其他跟自己一样优秀、甚至比自己还要优秀的人合作。

姚大妈说,请我们相信她,她专程去修过有关资优教育的课,她了解资优儿的特质,只要我们愿意相信她,接受她的引导,她一定会带领我们超越巅峰!

多么的激动人心,是吧。

姚大妈又说,她至今单身,就是要全心奉献给教育,她会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当成是自己的小孩一样爱护,但是也会把我们都当成是自己的小孩一样来要求……

伟明说,当他一听到姚大妈这么说,心里立刻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不过我们大部分的人当时还并没有多想,只不过一听姚大妈自己“至今单身”时,大家都在好奇地猜她到底几岁?

不久我们就知道,她的年纪确实是可以做我们的妈妈了。

总之,姚大妈一再强调,她对我们的期望很高,也充满了信心,相信我们绝不会浪费自己的天资……说了半天,显然她是打算要将自己对资优教育的种种理念全部都运用在我们的身上。

理念之一——这也是最关键的理念——就是——我们既然都是资优生,何必把全部的精神和心力都用在对付功课、联考上面?那种小事(你听到没?姚大妈说联考是小事!)只消我们花上百分之二十的力气就行了。

那么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力气呢,要用在哪里?睡觉乎?打电动乎?打球乎?培养正当娱乐乎?社交乎?发呆乎?NO!这些通通都是wrong answer!姚大妈认为,我们不妨在高中阶段多多接触科学。她说我们既然是数理资优生,只要有心接触科学,启发科学研究的兴趣,真正走进科学的殿堂,将来回顾起来一定会觉得高中阶段是我们一生的转折点。

后来我们很快就明白,在高一刚开学,姚大妈跟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所说的这番话,什么要激发我们的潜能啦,训练我们的表达能力啦,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啦,启发科学研究的兴趣啦等等,其实都明明白白地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科展!

P13-19

序言

“浅语的艺术”——这是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先生为“儿童文学”所下的定义。

“浅语”是指儿童听得懂、看得’匿的浅显语言,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所以,以浅显的语言来从事文学创作,就是一种“浅语的艺术”。

在《浅语的艺术》于2011年10月推出第二次修订本的时候,林良先生同时还出版了《纯真的境界》,是将在台湾《国语日报》上连载的专栏《漫谈儿童文学》结集而成。

林良先生在《纯真的境界》的作者序(《找回自己的童心》)一文中说——

一切的艺术都有它自己的美学,都有它所追求的美学价值。儿童文学所追求的美学价值就是“纯真”:纯真就是美,美就是纯真。林良先生还说——“爱文学”的作家。如果天性中也“爱儿童”,两种美质兼具于一身,就会成就一个一个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为孩子写诗或写故事,因为彼此的互动,或者说因为受到孩子的影响,作家的心灵就会达到一种跟孩子一样纯真的境界。这也就是说,作家往往会因为孩子的引领而找回自己的童心。想想我自己的创作历程确实是这样啊。我从小就是一个文艺儿童,然后是文艺少女。我青少年时期所崇拜的偶像都是作家,在我内心也一直怀抱着一个作家梦。但是因为自觉能力不够,从来不敢说出来。我只是很喜欢去听各式各样的文艺讲座,尤其是作家们的讲座,很想知道别人究竟是怎样成为作家的。

直到我在二十七岁那年当了妈妈以后,我的人生有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我的第二个童年开始了!尽管两个儿子现在都是二十几岁的大男孩了,可是我觉得好像还在享受我的第二个童年——大概要等到我做了奶奶以后才会进入第三个童年吧。另一方面,是当了妈妈以后从孩子身上看到太多可爱的东西,脑海里也开始有一些想法不断在涌动,等到后来我把这些点子写下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些故事叫做童话!我也才终于确定,原来我还是有机会当作家的,只是我适合的是儿童文学。

我的儿童文学创作之路就是从童话开始的。但是我很快就感觉到如果只是写童话实在还不够过瘾,于是我又开始写少年小说和儿童小说。一直到现在,专职写作都已超过二十个年头了,童话和小说仍然是我最喜欢写的文类。

无论是童话或小说,我都不喜欢那么明明白白的跟孩子们说教,但写作除了让我自我满足之外,我确实也还是有那么一点希望能够通过作品来感染读者。我最希望感染读者的,其实就是每次要给小朋友在书上题字的时候,我经常喜欢写的这么八个字:享受童心 享受纯真“纯真”,确实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境界啊。

这次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我的第二辑“纯真年代”系列,一共有五本少年小说。除了《亦真亦幻的午后》是短篇小说合集之外。另外四本《资优班故事多》、《会说话的云》、《幸运饼干》和《美少年之梦》,都是中长篇,同时也都是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第一次与大陆的读者见面,希望大家会喜欢。

后记

我所知道的资优生们

我写过不少少年小说,但很少用第一人称来写。我觉得用第一人称来写少年小说。难度很高,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这些作家明明都已经是、早就是大人啦,却还要“假装”自己是十几岁的小孩,很容易“穿帮”,让人感觉矫揉造作,别扭得很;再加上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不易深入到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所以一般我是尽可能避免采用第一人称,除非我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这本《资优班故事多》采用第一人称,却似乎有一点必要。这是讲一群资优生的故事,但人有千百种,就算是“资优生”(这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其实也是各式各样的。我不敢说我所写的人物能代表所有的资优生,只能说就只是一类典型吧。

不过,我当然还是接触过资优生的。首先,我的哥哥弟弟就挺资优的,他们不但都是台大医科毕业,还都拿到了美国的医学博士。我哥哥是田纳西州凡登堡大学医学博士,我弟弟则是耶鲁大学的医学博士。凭借跟他俩相处二十几年的经验,过去我只觉得对于揣摩“臭男生”的心理很有帮助,现在看来对于揣摩资优生的心理帮助也很大。

其次,我确实曾经接触过不少资优生,两岸三地都有,台湾的自然最多,特别是在几年前由于一个写作计划,曾经接触访谈过三十几个资优生。后来,那个写作计划夭折了,但是那些可爱的大孩子告诉我的很多很有意思的小故事,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印象非常深刻。现在我就将这些材料做了戏剧化的处理。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尽管我对已经推行超过很多年的教改很有意见,但我对绝大多数的老师还是非常尊敬的。我觉得教师确实是、也应该是一个崇高的行业。一位能够激发学生、启发学生的好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也不是短期之内就能看得出来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确实是非常传神地道尽了老师的辛苦与可贵。我相信在这个社会上,一定还是有很多默默耕耘、为学生做了许多无私奉献的老师。我在这本书里所塑造的“名师姚大妈”,应该只是一种比较夸张和戏剧化的文学人物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