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林新话(修订版)/曹聚仁作品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聚仁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句真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有机会越读到那么多得好书。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位阅读丰富的老者愿意向你介绍并分析他一生中所阅读过得好书,那是多么幸运的事啊。本书就是曹聚仁老先生为广大读者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曹聚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去世后留下来的为成集散高中,最多的恐怕就是谈文话书的了。本书收录的文章充分表现了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的文化内蕴。这些文章文字优美,大开大阖,气度卓绝。相信读者将在对这本书的阅读当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知识的教益。

内容推荐

本书为香港远东出版公司于1954年初版,三联书店于1987年初次推出简体版。此次即据三联旧版加以修订,除核实大量引文,改正错讹,精加校订外,还抽删掉旧版附录的《小说新语》,改入别集,成一新版,为曹聚仁书话类结集的第一种。

本集内分三卷:上卷“读书散记”是作者读书生活的经历和经验之谈。作者推崇颜李学派“学以致用”的读书态度,反对“读死书”、“死读书”,主张疑吉、叛师和独立思考;中卷的“蠢话甲录”、下卷的“蠹话乙录”,散谈古今中西各种自己读后受益良多、感触较深的具体书目。这些漫话闲语,虽发于半个多世纪之前,今天读来,却依然启人感悟,思索。

作者既是骨灰级的书虫,虽屡经散书惨痛,仍于一生乱世中聚书,读书,著书不已。同时,作者也是“书话”题材的先驱之一。

目录

曹聚仁作品系列总序

引言——学而时习之

上卷 读书散记

 我的读书经验

 颜李学派之读书论

 要通古书再等一百年

 无经可读

 劝世人莫读古书文

 论著作

 著作与纂辑

 书的故事

 书的命运

 买书

 卖书

 丁超五的书

 书呆子

 内山书店

中卷 蠹话甲录

 《近代的恋爱观》

 《性心理学》

 《文明与野蛮》

 《坦克的故事》

 《三字经》

 《庚子丛谈》

 《寓简》

 《京师坊巷志》

 《竹窗随笔》

 《杨幺事迹考证》

下卷 蠹话乙录

 《浮生六记》

 《灰色马》

 冷趣

 《雪莱传》

 《鲁迅的故家》

 游牧情怀

 《你往何处去》

 《李师师》

 《海外异闻录》

 《西厢》话

 《夜读抄》

 苦茶

 《故事新编》

 《平屋杂文》

 羊头村

 民族诗人

 张孝若的遗著

 《雅舍小品》

 严范孙诗

 《红楼梦人物论》

 《约翰生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后记

曹聚仁书话系列编后语

试读章节

我的读书经验

中年人有一种好处,会有人来请教什么什么之类的经验之谈。一个老庶务善于揩油,一个老裁缝善于偷布,一个老官僚善于刮刷,一个老政客善于弄鬼作怪,这些都是新手所钦佩所不得不请教的。好多年以前,上海某中学请了许多学者专家讲什么读书方法读书经验,后来还出一本专集。我约略翻过一下,只记得还是“多读多看多做”那些“好”方法,也就懒得翻下去。现在轮到我来谈什么读书的经验,悔当年不到某中学去听讲,又不把专集仔细看一看;提起笔来,觉得实在没有话可说。

记得四岁时,先父就叫我读书。从《大学》、《中庸》读起,一直读到《纲鉴易知录》、《近思录》;《诗经》统背过九次,《礼记》、《左传》念过两遍,只有《尔雅》只念过一遍。要说读经可以救国的话,我该是救国志士的老前辈了。那时候,读经的人并不算少,仍无补于满清的危亡,终于做胜朝的遗民。先父大概也是维新党,光绪三十二年就办起小学来了;虽说小学里有读经的科目,我读完了《近思录》,就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我仿读史的成例,用红笔把那部教科书从头圈到底,以示倾倒爱慕的热忱,还挨了先父一顿重手心。我的表弟在一只大柜上读看图识字,那上面有彩色图画;趁先父不在的时候,我就抢过来看。不读经而爱圈教科书,不圈教科书而抢看图识字,依痛哭流涕的古主任古直、江博士江亢虎的“读经”“存文”义法看来,大清国是这样给我们亡了的;我一想起,总觉得有些歉然,所以宣统复辟,我也颇赞成。

先父时常叫我读《近思录》,《近思录》对于他很多不利之处。他平常读《四书》,只是用朱注,《近思录》上有周敦颐、张载、邵雍、程明道、程伊川种种不同的说法,他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是贤人的话,有那样的大不同;最疑难的,明道和伊川兄弟俩也那样大不同,不知偏向哪一面为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地方他是说得非常含糊的。有一件事,他觉得很惊讶;我从《朱文公全集》找到一段朱子说岳飞跋扈不驯的记载,他不知道怎样说才好,既不便说朱子说错,又不便失敬岳武穆,只能含糊了事。有一年,他从杭州买了《王阳明全集》回来,那更多事了;有些地方,王阳明把朱熹驳得体无完肤,把朱熹的集注统翻过身来,谁是谁非,实在无法下判断。翻看的书愈多,疑问之处愈多,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已经不大信任朱老夫子了。

我的姑夫陈洪范,他是以善于幻想善于口辩为人们所爱好,亦以此为人们所嘲笑,说他是“白痞”。他告诉我们:“尧舜未必有其人,都是孔子、孟子造出来的。”他说得头头是道,我们很爱听;第二天,我特地去问他,他却又改口否认了。我的另一位同学,姓朱的,他说他的祖先朱××于太平天国乱事初起时,在广西做知县;“洪大全”的案子是朱××所捏造的。他还告诉我许多胥吏捏造人证物证的故事。姑夫虽否认孔孟捏造尧舜的话,我却有点相信。

我带一肚子疑问到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去读书,从单不庵师研究一点考证学。我才明白不独朱熹说错,王阳明也说错;不独明道和伊川之间有不同,朱熹的晚年本与中年本亦有不同,不独宋人的说法纷歧百出,汉、魏、晋、唐各代亦纷纭万状;一部经书,可以打不清的官司。本来想归依朴学,定于一尊,而吴、皖之学又有不同,段、王之学亦有出入;即是一个极小的问题,也不能依违两可,非以批判的态度,便无从接受前人的意见的。姑夫所幻设的孔孟捏造尧舜的论议,从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找到有力的证据,而岳武穆跋扈不驯的史实,在马端临《文献通考》得了确证。这才恍然大悟,“前人恃胸臆以为断,其袭取者多谬,而不谬者反在其所弃”(戴东原语)。信古总要上当的。单师不庵读书之博,见闻之广,记忆力之强,足够使我们佩服;他所指示正统派的考证方法和精神,也帮助解决了不少疑难。我对于他的信仰,差不多支持十年之久。

然而幻灭期毕竟到来了。五四运动所带来的社会思潮,使我们厌倦于琐碎的考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带来实证主义的方法,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的讨论,带来广大的研究对象,文学、哲学、社会……的名著翻译,带来新鲜的学术空气,人人炽燃着知识欲,人人向往于西洋文明。

P3-5

序言

引言——学而时习之

四十年前初入书馆受学,开卷便是《论语·学而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过了四十年,又在普遍学习空气中唤起了新的概念,这才真正的“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习”,分三段来说,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那是指书本上知识的接受,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学是“日知其所亡”,习是“月无忘其所能”。时时学习,才得到了真正的乐处,所以说“不亦说乎”!紧接上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他要和各方来的朋友讨论研究,一面讨论,一面研究,一番研究,一番讨论,从切磋中得到了实益,《周易·彖传》:“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现在我们的学习,也就是和朋友讲习,得到“不亦乐乎”的胜境。孔子所说的第三步仍回到自己的修养上去,一切学习都只是为了把自己锻炼成有用之才,做一个堂堂的人。若是自己“礼义无愆”,修养得很好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衣锦尚纲,君子恶其文之著也!”)这一点和现在的学习有不同;今后的学习,是以服务人类为前提,不仅在自己的修养上下工夫的!

朱子《论语注》,引《说文》“习,鸟数飞也”语来解释“时习”,小鸟学飞,并不是在房子里听它的母亲讲解流体力学的各个定理。它们也许不曾听过什么流体力学,只是跟着它们的妈妈到广场上去学飞,有如我们学习骑脚踏车似的;飞了一回,停了一回看了一回,又飞了一回,也许倒栽过几个斤斗也就学得很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了。这便是经验主义的说法。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向客观实际得到了证明的理论。”这也可说是“小鸟学飞”的学习法。

朱子云:“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先亦须是浊,渐渐刮将去,却自会清。”这也是“时习”的意思,“习”要不断地“习”,如穿井似的,只管向前去穿,不肯歇手,便可得清水出了。此义甚好。

朱子又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这可引作“经验”与“知识”互相结合的注解。

后记

湖南叶麻子德辉,他曾写一本谈版本源流的书,题名《书林清话》,那是一本好书。我可要交待一句,我的《书林新话》,并非《书林清话》的续编,也无意于版本源流的考订的。生平也曾聚了三次书,第一次聚得最多,也有些精刻的版本,差不多我三十前后那十年间的教读心血所得都花在这上头了;哪知,“一·二八”浩劫中,我的房子和书籍完全毁掉了。一九三二年到三七那五年间,又聚了一大批书,选购范围偏于文史、社会科学,比较有系统,其中三分之一毁于金华家乡,那都是精本;三分之一在上海给群众书局搬来搬去搬掉了;残存的三分之一,简直不成样儿。总之,“八一三”抗战以后,把我的书也就“抗”完了。从旅居赣州起,到胜利后居沪五年间,又积了一批书,分量更少,范围更狭,只是把我自己研究的几个专题,广泛找些材料就是了。却也积存了全份《观察》、《文摘》、《时与潮》、《世纪评论》、《新中华》、《世界知识》一大批定期刊物,最近,为了搬家,非忍痛出售不可了。

不过,这些书本乃是我的旧友,提起它们的名字,比我的老友还更亲爱的。那位叶麻子在书橱上贴着“老婆不借书不借”的条子,虽是十分可笑,但书本本可亲,有时甚于爱人,却也是实情。鹤见祜辅说:“寂寞的深夜,干游子之血泪;凄清的早晨,温老人的胸怀。日暮途穷之日,给予生机;心灰意冷之际,鼓舞以勇气。于傲慢的情感中,唤起谦虚的冲怀;于彷徨歧路之时,使还于康庄,这些都是读书的恩惠。花晨月夕,旭日皓皓之朝,飞雪霏霏之夕,无论怎样的时候,没有不适宜于浏览卷籍的。书本诚然是人类的最大恩人。”

“假定从我们民族生活里夺去一卷《论语》,我们的思想果能像今日一样了吗?我们的实生活又果能如今日一样了吗?”

提笔有作,乃作《书林新话》。

曹聚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