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闯金三角》(作者季尔·布雷乔夫)讲述了这么个故事:热爱科研的阿丽莎,获得邀请来到中国,参观百岁教授陆甫一手创建的“绿洲”。靠着教授发明的“善意波发生仪”的照射,让曾经的不毛之地树木葱葱已不是梦想。不料,老教授却突然失踪。阿丽莎作为证人,跟随并协助银河系星际警署地球分署和刑警总队负责侦破此案。她追踪着线索独闯金三角,发现毒枭莽兆正妄想用教授的发明促进毒品产量,谋取不义之财。阿丽莎和随后赶来的女侦探等中计被俘。玛曼以"微型善意波发生仪"照射来自外星球的一种肉食性的凶狠植物,以残害教授和阿丽莎,并毁尸灭迹。阿里莎能否虎口脱险?能否夺回“微型善意波发生仪”?众人性命危在旦夕……
《独闯金三角》(作者季尔·布雷乔夫)是“小魔女阿丽莎”系列中的一册。
《独闯金三角》内容介绍:阿丽莎来到中国,参观百岁教授陆甫创建的“绿洲”。不料,老教授突然失踪。阿丽莎作为目击证人,跟随并协助银河系星际警署地球分署和刑警总队负责侦破此案。她追踪着线索独闯金三角,发现了毒枭莽兆的阴谋,却和随后赶来的女侦探一起中计被俘。这一次,阿丽莎危在旦夕……
要不是爷爷的话,阿丽莎根本不会结识女侦探寇拉,也不会在金三角经历种种惊心动魄的冒险。
小阿丽莎那会儿才五岁,爷爷带回家一把小提琴,宣称他发现阿丽莎具备超常的辨音力,因此现在就该学习音乐,将来才能成为优秀的小提琴家。
整整一年,阿丽莎跟着女老师雅柯芙列芙娜学琴。爷爷坐在旁边听课,乐不可支,自我陶醉,因为他感到他的期望必将实现。
一年后,阿丽莎反抗了,表明自己要当消防队员。为了这件事,两人在家庭内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最后爷爷当然自认失败,阿丽莎把小提琴藏进了柜子里。女老师雅柯芙列芙娜转而去培养其他天才儿童,而阿丽莎也没当什么消防队员,倒是在少年生物学家研究站里忙忙碌碌,兴致勃勃。这个研究站隐现在莫斯科果戈理林阴道旁那些棕榈树和猴面包树底下。
阿丽莎有个秘密:偶尔,趁着大人都不在家时,她会从柜子里取出小提琴,拉给自己听。真的,当没有人强迫你的时候,你会产生做某件事情的冲动。当然,这样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出现得越来越少……
不过,有一次,那是已经在读六年级的时候,阿丽莎拉琴的才能,在科学方面派上了用场。
阿尔卡沙开始进行音乐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他相信,人们固有的观点错了,其实植物并不迟钝,更不是无感觉的。只要你关爱它们,它们便会百倍地回报。这不,阿尔卡沙在玫瑰花丛旁边放置一台收录机,播放古典音乐给鲜花听。
阿尔卡沙换着录音带,把近两百年来所有作曲家的作品轮番放送,但一点儿也没用。
他这种徒劳的实验,不知怎么的,被帕斯卡知道了。他立刻说,阿尔卡沙这样进行实验不对头,因为玫瑰花不要听交响乐和康塔塔器乐作品。玫瑰花爱听优秀的爵士乐,或者是由爵士乐演变而来的摇滚乐。这是21世纪舞台音乐的两个主要流派。
阿尔卡沙没本事和帕斯卡争辩,所以对方换上了自己的录音带。到傍晚,玫瑰花丛的叶子尖端,随着乐曲的节奏,微微颤动起来。帕斯卡眉开眼笑,哇啦哇啦,嚷得整个莫斯科全都能听见,说他有了划时代的重大发现。
又过了三天。闹哄哄的乐曲声,不仅使少年生物学家们,而且使附近的居民都听得厌烦了。连林阴道上的鸟儿也停止了呜叫。玫瑰花丛虽然受到噪声的抑制,依然继续生长着,而帕斯卡却久久没有在研究站里露面,因为他又开始了一项全新的、了不得的游戏——争夺闪电式多米诺骨牌赛少年组世界冠军,没办法说服他返回研究站。直到第四天,他才打发一个老头儿来到果戈理林阴道。这老头儿身穿缀着小亮片的皮衣皮裤,声称录音带是他的,他不听这种乐曲就无法入睡。
小生物学家们把录音带归还给原主,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开始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他们享受了一整天的宁静以后,阿尔卡沙来找阿丽莎,问:
“你小时候跟老师学过小提琴,对不对?”
“对,不过幸亏我赶紧逃出家门,住在树林里,像个野人,靠吃野蜂蜜维持生命。如果在林子里看到一个小提琴手,我准会咬得他遍体伤痕累累!”阿丽莎回答。
阿尔卡沙歪着脑袋听阿丽莎讲完。他有时候思考得不快,但最后总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回也是如此,他稍稍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说:
“这是讲笑话!”
话音没落,他自己开心地笑了。
“我的笑话当中有真实的成分。”阿丽莎有言在先。
阿尔卡沙并没有被吓退。他一副郑重其事的神态。 “拉小提琴,你没有完全荒废吧?”他问。
“我干吗荒废掉呢?”
“过了许多年了,当时你还是一个没上学的小女孩。”
“伙伴,你要干什么呀?你决不会这么无聊,随便地探问吧?”阿丽莎一本正经地反问。
“我能管住自己,从来不会无聊地随便探问。”阿尔卡沙回答。
“那你就谈一谈心里的打算。”
阿尔卡沙走到玫瑰花丛跟前。他察看着,愁眉不展地说: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实验都失败了。这些可恶的玫瑰花不愿意听音乐。不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爵士乐、摇滚乐,都不愿意听。忽然,我琢磨着,这是因为我们请植物欣赏的音乐,并不是当场演奏的吧?我着手做这些实验,是因为在书里看到,中世纪的和尚为了让豌豆赶快成熟,在豌豆前面弹琴。你能理解我这些想法吗?”
“这挺简单的。”阿丽莎回答。
阿尔卡沙一时语塞。谁也不乐意承认思想简单。不过,因为他跟帕斯卡不同,不会让自己怄气吵架的。这不,他稍稍顿了顿,继续说:
“于是我灵机一动,心想如果我们试着为鲜花当场演奏乐曲,结果会怎么样?让它们直接聆听音乐!起先我想请一位小提琴手或钢琴家,甚至请一支乐队,可玛莎说,你小时候就学过拉小提琴……”
“你要我对着玫瑰花拉小提琴?”阿丽莎感到意外。
“就是这意思!你稍微拉拉,三四个小时就行,我们瞧瞧,鲜花听了你的演奏,会不会有所反应。”
阿丽莎摇摇头:“不,我全忘了。差不多有几年没有碰过小提琴。”
“差不多?”阿尔卡沙像钳子似的钳住了这个脱口而出的字眼。他立刻猜到,阿丽莎有时候是拉拉琴的,只拉给自己听。最后,阿丽莎不得不承认他猜得对。P1-3
季尔·布雷乔夫——当代人(1934-2003),科幻作家。
阿丽莎——未来人(2071-),活跃在科幻小说中。
善良、聪慧、活泼、勇敢的阿丽莎,在俄罗斯知名度很高。
虽然,阿丽莎不是超人,但她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以及所展现出来的稚气十足却又歪打正着的独特魅力,使无数小读者如痴如醉。阿丽莎系列故事的另一大特色,是科幻与童话、神话巧妙结合。什么小红帽、美人鱼、骑扫帚的巫婆、阿拉伯妖精、古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马,和微波测听器、会喜会忧的聪明飞船、状如电梯的时间机器等交错出现,使故事内容变得悬念不断,余味无穷。
布雷乔夫勤奋笔耕,健康透支,积劳成疾,早逝于创作力依然旺盛的2003年。
他是一位童心未泯、奇思横溢、博学而谦逊的年轻老人。他曾函告,已在动笔写一部新的科幻小说,未来世界女少年阿丽莎身边将出现一个中国男同学,姓王名志冲,他们结伴去了往昔时代,登上杰出航海家郑和的大船……
他是一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可敬长者。他以或轻灵或凝重或亦庄亦谐的笔触,以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讴歌抑恶扬善的精神,谴责侵略和杀戮,主张正义与和平,反对自卑和怠惰,赞美自强与进取。
他对中国怀着友善的、亲切的感情。在《聪明飞船》一书中,他描写在一届全球少年“地一月一地”飞船航天友谊赛中,上海队参赛并获得冠军;在另一部小说《独闯金三角》中,他精心塑造了一位享誉银河系的中国百岁教授,既壮心不已又和蔼可亲。
他曾热切地表示,要来中国,到北京登长城,去西安看兵马俑,并到上海和我相见。
他在来信中说:“促进我们两个伟大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乃是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
季尔·布雷乔夫留下宏富奇美的精神食粮,给俄罗斯读者,给中国读者,给世界读者,一代又一代……
王志冲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