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杜小真等编著的《理解梅洛-庞蒂 梅洛-庞蒂在当代》这部文集中文章编排顺序是基于下面这个梅洛-庞蒂式的考虑:既遵从梅洛-庞蒂自身理论发展的历史顺序,又展示他的哲学反思所由生成的世界。前四篇文章(安倍尔、洛克摩尔、刘哲和李南麟)涉及梅洛-庞蒂哲学思考与西方哲学理性传统、(康德式)观念论以及胡塞尔现象学之间的关系。中间的四篇论文(钱捷、姜宇辉、莫伟民和伯努瓦)分别涉及梅洛-庞蒂现象学理论的两个基本构成性要素:现象学还原概念和意向性关系概念。接着的一组四篇论文(谢晶、宁晓萌、刘胜利和托马一福吉尔)则关注梅洛-庞蒂哲学与其他不同理论与文化(例如结构人类学、绘画、空间理论和拓扑学)之间的关系。最后的三篇论文(卡波内、杨大春和德·圣·奥贝尔)的文章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处理了梅洛-庞蒂自身哲学理论的历史发展线索。整部论文集的最后一篇是由杜小真女士撰写的,关于梅洛-庞蒂在汉语学界接受史的述评。
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是法国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在现象学、存在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绘画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二十年来,国际学界对梅洛-庞蒂哲学思想的兴趣与日俱增:欧陆哲学在结构主义与现象学方面与梅氏哲学关联紧密,分析哲学传统下的认识论、心灵哲学以及认知科学受到梅氏哲学持续不断的影响。这不仅仅因为梅洛-庞蒂的许多思想精华和精神内涵至今还远没有穷尽;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提出的问题,他希望能够重建感觉物与意义之间原始连接的存在论探索,他发出的精神召唤,他的理论探索方向对外在当代世界中的我们,不但鲜活,而且还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理解梅洛-庞蒂 梅洛-庞蒂在当代》集结了16位梅洛-庞蒂哲学的研究专家的文章,既遵从梅洛-庞蒂自身理论发展的历史顺序,又展示他的哲学反思所由生成的世界。编者期望把梅氏的哲学反思从其个人的思考中心释放出来,批评地反思以往建立起来的解释模式,并在当代哲学反思的条件下对其体系性内容加以评判。
《理解梅洛-庞蒂 梅洛-庞蒂在当代》由杜小真等编著。
前言
梅洛-庞蒂,愤怒的人与对可见者(le visible)的发明 克洛德·安倍尔
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性以及知识的历史限度 汤姆·罗克摩尔
梅洛-庞蒂的先验现象学概念 刘哲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 李南麟
完全的还原是可能的吗?——论胡塞尔的回溯性探问和梅洛-庞蒂与德里达对它的批评 钱捷
“幻”与“真”:简论梅洛-庞蒂的“还原”操作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姜宇辉
“我能”:从梅洛-庞蒂到福柯 莫伟民
自然主义的真理 若瑟兰·伯努瓦
梅洛-庞蒂:结构人类学的读者 谢晶
绘画与实存——梅洛-庞蒂对塞尚绘画的现象学诠释 宁晓萌
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关于一种原初空间性的考古学的初步反思 刘胜利
“空间作为存在的数字”——梅洛-庞蒂和投射的空间 伊莎贝尔·托马-福吉尔
“就是这种有待建立的哲学,激发着画家”——现象学限度中的梅洛-宠蒂 莫罗·卡波内
梅洛-庞蒂哲学的复魅之旅 杨大春
存在与肉的共同深度——根据未刊稿重读梅洛-庞蒂 埃马纽埃尔·德·圣·奥贝尔
梅洛-庞蒂在中国 杜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