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臂力,惊人的受伤,炫目的功夫,精彩的谜团,无数的影迷,欠债的生活,英俊的外表,凌乱的绯闻……功夫之王的另一面,让人敬畏,让人景仰,让人扼腕,让人着迷。
小约翰所著的《李小龙:功夫之王的另一面》收录了近150封信件,记录了李小龙从初到美国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心路历程。当我们以时间顺序展开龙的来信,就能逆时而上,找到李小龙从奥克兰中餐馆里的一个杂役成长为光耀世界的一代功夫巨星的真正动力。
李小龙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然而所谓的迷都缘于遥远的距离。从这些信件里,你可以零距离接触李小龙,自己解开那些跨越了半个世纪的谜团。
“整天踢踢打打的,我都累了。”在给妻子的信中,李小龙对世界第一打星的生活感到厌倦。
“无思,无想。”功夫之王李小龙在给徒弟的信中,讲述了自己最核心的武术思想。
“我讨厌欠钱。”在给朋友的信中,20世纪最耀眼的传奇人物哀叹自己的窘境……
《李小龙:功夫之王的另一面》收录了李小龙从出道到病逝期间的近一百五十封信,揭示了李小龙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通过这些信,你可以零距离接触李小龙,贴近观察一代宗师穿越百年的光辉,解开功夫之王的未解之谜。
《李小龙:功夫之王的另一面》由小约翰所著。
献给所有写信的人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美国探索(1958—1963)
第二部分 从功夫到青蜂侠(1964—1966)
第三部分 截拳道和乐观精神培养的艺术(1967—1970)
第四部分 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1971—1972)
第五部分 最后的一年(1973)
李小龙生平年表
致谢
一九六零年
致香港九龙的霍金斯·张①
1960年5月16日
华盛顿·西雅图
亲爱的霍金斯:
我知道你又该说我了,因为我没有给你写信,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来道歉。不过,霍金斯,我一定得谢谢你的欢迎信。
霍金斯,听到你生病的消息真的很难过,但是请听我说,你没必要紧张和烦躁不安。记住,这样只会加重你的病情。希望你能快点儿好起来,你不要太担心了。
我得承认练习咏春拳挺好的。非常坦白地说,这些天我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功夫(我已经托人把木人桩从香港运来了)。但是,我还是建议你暂时先别练拳了,等身体好一点儿再说。
现在,我还在爱迪生职业高中读书,这个暑假就毕业了。我准备明年去上大学,也就是1961年。不过,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专业,等我想好了我会再写信给你。现在,我发现相对于咏春拳,恰恰舞之类的事情都只是在消磨时间,偶尔玩玩还有点儿意思,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是的,没错,自己的将来取决于学习的成果。
我现在真的全靠自己了。从踏上这个国家的土地那天起,我就没花过父亲一分钱。课余时间我去当服务员。我告诉你,小子,真的很难!我总是没时间啊!
课余时,除了学习和练习咏春拳(当然,是为了强身健体),我基本没有时间做别的事儿。有时候,这里有一个南美人会来教我一些很花哨的招式,我也教他一些招式作为回报。他的招式真的很棒,而且很有异国情调,非常灵巧!霍金斯,等你身体好了,我尽量把招式画在纸上教你,好吗?
如果你还跟那些家伙出去闲逛,见到皮普时请代我向她问好。还有,让理查德给我写信,告诉他我把他的地址弄丢了。
好了,朋友,祝你好运,希望你快点好起来。
你的朋友
李小龙
致“一位年轻的小姐”①
中秋节过去了。一年又一年,我们又来到了多姿多彩、多愁善感的秋季。
R,我们怎么可以虚度这么宝贵而短暂的秋季呢?这些天我经常去看电影。我需要电影来陶冶情操。给我写信吧,告诉我哪部电影你没看过,这周日我邀请你去看。我亲爱的姑娘,你会喜欢的吧?
奉上最好的祝愿和好运,
我是李小龙。
致戴安娜①
戴安娜:
热爱学习就是靠近知识,加强锻炼就等于接近崇高,具备羞耻感就是靠近能量。
爱你的
李小龙
一九六一军
致艾德·哈特①
亲爱的艾德: 很抱歉到现在才给你写信。我正在准备报考华盛顿大学,实在是太忙了。好在一切都已经办好了。从这个月27日开始,我就可以去上春季班了。
艾德,我们都很想念你,尤其是走了你这么一位好作家。作为朋友,我尤其想你。艾德,尽力攒些钱,回到我们中间来吧。
我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功夫表演,而且,还两次和福克.杨一起上电视。
8月8号,我们可能会去海蓝高中做一次表演。现在,每个人都在努力练习。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有十个学生了,武馆也初步成形。估计在两个月内,武馆就可以对公众开放了。
我开始教学生散打,教他们一些踢腿的技巧。
P10-13
你手上捧着的作品相当于李小龙的32年的生活写真集,其中收录的每一封信都是他32年生命的一个场景。作为20世纪的风云人物之一,这里的每一封信都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而在这风云之下,是李小龙别具特色的人生。当你的视线游走于字里行间,你将看到传奇如何被书写,被创造。
传奇始于一艘开往美国的船,18岁的“现实的梦想”怀揣“现实的梦想”,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他的传奇之旅。在这里,你将看到梦想如何被筹划。
传奇在奥克兰的街头酝酿,当李小龙开始在美国推广当时还不知名的功夫时,他已经在探索武术与哲学的关系。这些哲学思想由他最信任的朋友木村武之所提供。这位朋友也是他在华盛顿西雅图第一所正式武馆的助教。此时,你将分享梦想的哲学境界
传奇借由一种独一无二的武术体系生根发芽。这个体系表达人性自由,展示个性,它就是现在广为传播的截拳道。这里,你将看到梦想在创意的帮助下茁壮成长。
传奇在电视里开始,但开端却坎坷波折。20世纪60年代中期,李小龙获得电视剧《青蜂侠》中“加藤”一角,成功开始向他招手。当电视剧被取消,好莱坞又拒绝了这位充满激情的年轻人。这时,你又会看到梦想如何在现实压力下保持尊严和优雅。你看不到梦想在自怜中堕落,相反,在不停地忙于鼓励朋友的过程中,比如跆拳道师傅李峻九和学生拉里·哈斯勒,保持了热度和激情……
这里的每一封信都是传奇的片段,有的深刻,有的温情,有的傲慢,有的睿智。你可能还会被他和妻子琳达之间的通信所感动。在他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你能看到他为与家人的两地分居的愧疚,对孩子的爱和灵魂深处的自豪,为能抚养家庭的喜悦,以及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对“喷气机富豪”们的见解,他对名人的感受、友谊及经历,比如罗曼·波兰斯基、詹姆斯·柯本和史蒂夫·麦奎因。
第一次在电影中担当主角,瞬间奠定了他在那个时代最刺激的功夫影星的地位,那些几个月前还认为他在北美票房上不卖座的电影公司,现在不远千里飞越太平洋来说服他在北美故事片中担任要角。也许从这些一手资料中,你能看到梦想并未止步于辉煌,而是锲而不舍地追求品质和自我提升。
在这些信中,你还能体会到李小龙对人生的思考。在给朋友和生意合作伙伴写信时,他全心表达了做人之道,人与人之间应该“真实”、“真诚”和“真挚”。
最后,在他生命中最后一封信中,我们还要带着悲痛的心情分享他最后的想法和希望。在死前最后几个小时,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朋友和律师阿德里安·修。这封信来对我们来说是悲剧的。
这些信是一个了不起的男人写的,一个完成了很多事情,改变了世界的男人写的。它们见证了了李小龙如何充分利用了命运赐予他的32年时间。这些信按时间顺序编排,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对这些有幸读到这些信的人有所触动和启发。
这些信集中反映了了李小龙一生的崇高特质:决不接受任何自己所擅长的东西。他的生命反映的人生哲学:日益进步、陶冶情操、正直、认识到人际关系的价值、克服逆境、超越人类精神。
最后,李小龙的信反映了一个理念:爱、平和和兄弟情——而这些也正、是他经常在信的结尾所用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