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乐爷爷的孙子兵法
分类
作者 乐善耀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第三代完全由老人来带,会产生什么后果?对孩子、父母或者老人本身是否真的有益?

本书是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读的。作者提倡争做“三开”老人,有了“开心”,老人才能欣赏自己,善待自己;有了“开明”,才能跨越“代沟”,与子女相互学习,一起成长;有了“开窍”才能不断充电,开发自身教育“第三代”的潜能,成为一名童心不泯的现代老人。

本书也是给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读的。作者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帮助孩子提升能力、培养习惯、提高素质的路径与方法。这是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切入口”,也是家庭素质教育的“百年大计”!

内容推荐

三代同堂的“乐养”家教!

不错位,不越位,让孙辈教育改“斜”归“正”。

不偏执,不固执,让亲子教育变“被”为“主”。

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不再是“两岸”教育,站在一起,接纳彼此,三代人共同成长!

这是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写就的一本“亲孙教育”书籍。隔代教育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教育孙辈既开心,又烦心,因为教育孙辈不只是享受天伦之乐,还要遵循章法、用心用力。

本书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家庭教育的成果付之于孙辈教育的实践,祖辈教育孙辈的实验对象和标志成果。在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成功隔代教育的条件和特点等方面,将真实地隔代教育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为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方法、对策和建议。

目录

自序 让每个老人“开心、开明、开窍”

让“孙辈教育”回归自然

 第1招 三件法宝

 第2招 “几何课”

 第3招 三步“圆舞曲”

 第4招 “加、减、乘、除”

 第5招 多点“正向”传染

 第6招 玩出名堂

 第7招 吃出规矩

 第8招 读出新意

 第9招 快乐阅读

 第10招 三个“轮子”一起转

在生活中提升孩子的IQ与EQ

 第11招 播撒记忆力的种子

 第12招 播撒注意力的种子

 第13招 播撒表达力的种子

 第14招 播撒合群力的种子

 第15招 播撒观察力的种子

 第16招 播撒想象力的种子

 第17招 播撒意志力的种子

 第18招 播撒自制力的种子

 第19招 播撒自信力的种子

 第20招 播撒创造力的种子

 第21招 播撒审美力的种子

把“三开”阳光洒进老人心灵

 第22招 主人+客人+仆人

 第23招 开心!开明!开窍!

 第24招 三支“温度计”

 第25招 到位,不越位

 第26招 “两难”不难

 第27招 一起成长

 第28招 当好配角

 第29招 无缝的“衔接”

 第30招 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31招 把成长的权利交给孩子

 第32招 形成“合力”

 第33招 守住“底线”

 第34招 四种精神

 第35招 学习型家庭

家庭教育的环境更加宽松和谐

 第36招 种一棵“尊重树”

 第37招 种一棵“关爱树”

 第38招 种一棵“责任树”

 第39招 种一棵“分享树”

 第40招 种一棵“感恩树”

 第41招 种一棵“欣赏树”

 第42招 种一棵“沟通树”

 第43招 种一棵“理解树”

 第44招 种一棵“反思树”

 第45招 种一棵“微笑树”

后记 从女儿的爸爸到外孙的外公

试读章节

第22招:主人+客人+仆人

在我家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座儿童乐园,这里有滑梯、“跷跷板”……还有供孩子玩沙的圆圆“沙坑”。这里是孩子们游戏快乐的天地,也是带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谈论家常”的聚集地。

有一天,一位姓钱的爷爷正在与三位老人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他说:我当爷爷已有7年历史,孙子已进小学,在这里可算得上够“资深”了。但有一个问题想不通,我们这批从岗位上退下来的人,退休前,在单位里至少还是一个“官”,手下指挥上百人。今天老了,在单位里下岗,到了儿子家,又重新上岗。

在儿子家里,我们是主人?不是!儿子家里的事我们不能当家作主,老头、老太太的话说了不能算数,连鸡毛蒜皮的事也得听儿媳妇的!

我们是客人?也不是!是客人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买汰烧”(上海俗语即洗衣、买菜、做饭等),样样都得干。

是仆人?更不是!我们每个月付出了劳动,却没有一分钱工资,甚至还倒贴退休金,给孙子买这买那……

不是主人!不是客人!也不是仆人!那么算什么人?老人的话语里带有一点牢骚,当然也充满了幽默,周围老人听了,颇有同感,不时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是主人、是客人,也是仆人!”我说:“不管是做爷爷奶奶,还是当外公外婆,都有甜酸苦辣,各种味儿都尝一点,才能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其实,隔代,一个是黎明,一个是黄昏;一个是朝阳,一个是夕阳,是人生的两端,是生命的两极;在日出日落时分,去完成人类生命的交接,我们是主人,不仅是社会的主人,更是家庭的主人,只有以主人翁的精神,才能享受这‘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我们是客人,教育第三代,我们祖辈无法取代他们的父母,我们只能是配角,绝对不应该也不可能充当主角。”

在现代教育的观念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不能倚老卖老。好比在足球场上,每个队员各就各位,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更不能剥夺孩子父母对自己儿女的教育权!如果说我们是仆人——为了第三代健康成长,我们俯首甘为孺子牛!在传递接力棒的人生赛场上,自己虽已退出了接力赛,但还想陪着跑一阵;虽已淡泊名利,但深深感到这是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是不可推辞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一种金钱难买的幸福!

第23招:开心!开明!开窍!

今天,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第一代独生子女已成为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祖辈养育第三代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

据调查显示:上海市祖辈参与孙辈养育已占全市家庭的88.9%,当然,每个家庭参与模式各不相同,有早送夜接模式,占47%;有全天候模式,占31%;有日进夜出模式,占4%;有其他模式,占16%。

不管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一旦进入角色,既为自己升格为祖辈而激动兴奋,当然个个都能从自己切身体验说出自己开心的理由,其中包括:享受了天伦之乐;丰富了生活内容;看到孙辈一天天健康成长,活泼可爱;也为子女排忧解难,分挑家庭重担;体现了自身价值。但时间长了,烦心的事又不可避免,其中包括:自己年老体衰,精力不济;老人的教育观念毕竟陈旧,又缺少科学的教养方法;新旧观念难免会发生碰撞,与子女又难以沟通与协调;本人又没有自由空间,甚至还有被“套牢”的感觉。

我们每位老年朋友都应争当现代的“三开”爷爷奶奶,何谓“三开”?

第一是“开心”。  我们要笑口常开,快乐生活每一天。在享受天伦之乐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第二是“开明”。

要有自知之明,祖辈教育有很多弊端,老人受传统观念束缚,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比年轻人慢;在教育观念上经常会发生两代人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在处理“养与教”的关系上,“重养轻教”,甚至“只养不教”,老人对第三代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百依百顺、限制保护、倚老卖老、错位越位。祖辈要向小辈学习,要跨越“代沟”,两代人之间要多沟通,多理解,多包容,才能和谐相处,相互尊重。

第三是“开窍”。

如何才能使自己开窍?在终身学习,不断充电中开窍;在向年轻人学习中,在跨越代沟中开窍;教养孙辈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百依百顺不行,过度保护不行。只有学习,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孙辈的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儿女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要发挥好辅助配角作用,不越俎代庖;向自己的下一代学习,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第24招:三支“温度计”

为了使每位老人都能成为“开心、开明、开窍”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要送给各位三支“温度计”:“身体温度计”“情绪温度计”“信念温度计”。

第一要用“身体温度计”。

测量自己的体温:37℃,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如大家所说: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第二要用“情绪温度计”。

只要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不要浮躁,不要焦虑,不要抱怨,天天有个好心情。快乐生活每一天,用微笑去面对生活的烦恼。微笑是自己心灵盛开的一朵鲜花,微笑也是自己送给儿孙们最好的礼物,微笑可以延缓衰老,微笑可以使自己更加年轻!

第三要用“信念温度计”。

让我们用真诚的、积极的、善良的、美好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家庭,看待自己。你就会发现:人类社会是美好的,光明的,人与人之间是友善的,家庭是温馨的,我们的下一代是充满希望的!

你应该相信你的第三代是最棒的,以我们坚定的信念,给孩子打下人生“自信、自强”的基石。用我们的眼睛,敏锐地去捕捉、去发现、去欣赏,去激励孩子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和成长,我们要当好“拉拉队”,为孩子的成长喊“加油”。即使孩子在成长的跑道上摔了一跤,或者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有点儿“掉队”,我们仍然有坚定的信念:孩子一定会后来居上!

每天用一用三支“温度计”,老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对第三代欣赏与激励的意识不一样,当然,自己生活的质量更不一样。如果我们每个老人心里装着“三支温度计”,他一定开心、开明、开窍!哪个家庭如果有一位“三开”老人,这个家庭一定会更和谐、更温馨!P104-109

序言

有了“教育的家庭”才会有正确的“家庭教育”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

乐老师在家庭教育领域里“跌打滚爬”已有二十余年。上世纪80年代,他在杨浦区办起了全区第一所家长学校,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的新理念。90年代,他在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白手起家创办了《家庭教育指导》杂志,以十万以上的发行量,让《家庭教育指导》走进千家万户,架构家庭与学校沟通与合作的桥梁。21世纪初,他主持了《学习型家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并在全市建立了182个学习型家庭的课题实验基地,使学习型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终身学习社会的一朵奇葩。

如今,他虽已退休,仍以传播家庭教育先进理念为己任,在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开设了《孙辈教育》课程,与在家庭中已升格为爷爷奶奶的老年朋友们共同探讨现代祖辈的标准、孙辈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两代人之间“代沟”的跨越、“两亲家”关系的处理及教育孙辈的观念及方法。很多老人连续两年成为他的“粉丝”学员,通过教学互动,“开心、开明、开窍”成为这个班级老年朋友的共同追求。

《乐爷爷的“孙子兵法”》一书的出版,既是乐善耀老师近年来对孙辈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的结晶,又是他本人进入外公角色后,在教育小外孙过程中的感悟与升华。用他本人的话来说:他以一个家庭教育研究人员的视角,以他的外孙犊犊的成长轨迹为课题,通过自己这个家庭个案,探讨孙辈教育的共性问题。因此,全书读来,具有可读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而且很有亲切感。

《乐爷爷的“孙子兵法”》作者的本意是写给爷爷奶奶奶和外公外婆们看的。他们先后从各自的工作岗位“下岗”,到家庭中转入教养孙辈的“上岗”,这既是一个角色的转换,又是一个自我心态调适的过程。《乐爷爷的“孙子兵法”》为老人提供的“三支温度计”,对老人们来说是一盏心理调适的“红绿灯”,有了它,才能成为“开心、开明、开窍”的现代老人。全书各章是围绕着“开心、开明、开窍”展开的。有了“开心”,老人才能欣赏自己,善待自己,心灵洒满阳光;有了“开明”,才能跨越“代沟”,与子女相互学习,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有了“开窍”才能不断充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开发自身教育“第三代”的潜能,成为一名童心不泯的现代老人。

在我看来,《乐爷爷的“孙子兵法”》也是给孩子的爸爸妈妈读的。今天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铺设一条“早期智力开发”的成才之路,从让孩子背《三字经》到学英语、弹钢琴,以至强迫孩子走进各种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即可看出家长的良苦用心。“急功近利”使多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迷失了方向,以致走入误区。《乐爷爷的“孙子兵法”》一书中还从记忆力、注意力、表达力、合群力、观察力、想象力、意志力、自信力、思考力、创造力、审美力等各个方面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帮助孩子提升能力,培养习惯,提高素质的路径与方法。这是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切入口”,也是家庭素质教育的“百年大计”,更是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断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乐爷爷的“孙子兵法”》全书贯穿着一个全新的理念:教育孩子,先要教育家长自己;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自己。如果家长自己不改变,孩子最终也无法改变。一句话:有了“教育的家庭”,才会有正确的“家庭教育”。全书最后一章提出的“尊重、关爱、责任、分享、感恩、欣赏、沟通、理解、反思、微笑”十大要素,既是当今和谐家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作为每个孩子父母应该读的“圣经”,更是身处21世纪,作为一个地球人、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家庭中,祖辈义不容辞为子女分担后顾之忧,挑起养育“第三代”的重任,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教育现象”。在养育过程中,老人既享受天伦之乐,又面临一个“转岗”后的重新学习的任务,如何转变陈旧观念,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自我改变和自我升华,这对“60后”的老人来说,是起跑线,是人生又一个嘉年华,也是一个在成长中获取生命力的过程。如果是这样,《乐爷爷的“孙子兵法”》便是老人们值得一读的一本“教己又教人”的教科书。

杨雄,社会学博士,现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总编辑、上海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后记

从女儿的爸爸到外孙的外公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辆列车,我已驰过了65个车站;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我已写完了65章。今年我已经65岁了。

回顾我的人生:28岁结婚成家,29岁开始学着做爸爸。那时,邻居阿姨说:“看你模样还一脸孩子气,一眨眼,当爸爸了。”记得,那时接到杨浦产科医院电话:“妻子分娩了,生了一个女儿!”我急不可待地赶到产房,难以控制内心的喜悦与兴奋,把正在熟睡的女儿抱在怀里,真不知两只手该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爸爸怀抱的温暖。我当爸爸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当时我工作的“上海市中小学俄语教材编写组”,大家分享我当爸爸的快乐,经过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智慧火花的聚焦,为我的女儿取了一个叫得响的名字:乐萄萄,(乐陶陶的谐音)祝愿她的一生快乐幸福。

33年过去了,女儿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了,有了理想的职业,找到了终身的伴侣,结婚成家了。第二年10月,她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石跃天(十月天的谐音),她也学着做妈妈了。我,作为女儿的父亲,面对我的第三代,我升格了,角色也变了,这是人生道路上从爸爸到外公一次角色的飞跃!

生儿育女,是每个家庭幸福的源泉,又是社会责任所在。每个家庭在生儿育女的过程中,家庭的传统美德得以继承,人类社会不断繁衍。孩子,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家庭希望所在。33年前,我当爸爸,我用自己的整个心,培养自己的下一代;33年后,我仍然用自己的整个心,培养着自己的第三代。如果把家庭比作一个舞台,我们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我们演绎的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剧目——让下一代健康成长,让家庭更陕乐、更幸福。

我经常和妻子回顾我们所走过的37年的路程,共同讨论一个问题:37年之前我们组织了家庭,我们有了自己的女儿,我们作为她的爸爸妈妈,为她的成长而操劳;今天,我们退休了,我们为了自己的第三代责无旁贷,其辛苦程度,也不亚于当年。两种角色,同一个目标。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差异?我说:家庭是舞台,我们都是演员,而且我们演的是连续剧,剧名:《幸福生活万年长》。37年前,我和你演的是这个连续剧的第一集,今天,你的女儿和女婿演绎的是她的续集,同一主题,但剧情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续集应该比第一集更精彩,更引人人胜。在这个连续剧中,今天,我们所担当的角色不一样了,我们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过去,我们当了33年主角,演得也很出色,也许可以评上一个什么“最佳主角奖”或者“黄金拍挡”。但过去能当一个好主角的未必今天能当好一个配角。这里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这里有一个痛苦的角色转换的过程,这里有一个适应新剧情新要求的过程。

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摸索、新的实践、新的学习、新的体验。其目的是当一名有智慧的祖辈,写好人生新的一章。《乐爷爷的“孙子兵法”》便是我和我的妻子进入外公外婆角色5年来的感悟与体验:“开心、开明、开窍”当好一名阳光老人,才能让自己的第三代“开心、开口、开窍”,开发其潜能,增强其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5年来,我的外孙犊犊一天天长大,从这一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他成长的轨迹。他的成长也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与他一起游戏玩耍,我的童心得以萌发;在与他交流、沟通、分享中,我逐步读懂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写给祖辈们看的,同时也是给孩子的父母们看的。今天,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口号的鼓动下,有多少家长已按捺不住一颗平常心的宁静,纷纷把0~3岁的孩子拖上了“背唐诗、弹钢琴”的“战车”,过早参与社会人才的竞争。因此,早期智力开发被异化为“拔苗助长”,“学前教育”背离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根据我对小外孙养育实践的体会,我要呼吁我们的家长,特别是0~6岁小朋友的家长:让孩子玩在起跑线上,玩是孩子最好的学习,玩是孩子不可剥夺的权利,让孩子会玩、爱玩,小伙伴大家一起玩,玩出质量、玩出水平,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其兴趣,培养其习惯,播撒聪明的种子。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与发展,对孩子的终身负责。它比分数、名次重要一千倍一万倍!我相信:只要我们天天浇水,在每一块和谐家庭的土壤里,每一颗种子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乐爷爷的“孙子兵法”》是我在家庭教育领域里出版的第六本书。在这2010新春佳节的前夕,我愿把她作为新年礼物,献给我的两位90岁高龄的双亲,献给为家庭辛勤操劳的妻子,献给已经进入家庭主角的女儿、女婿。同时,我也要献给上海老年大学的领导、东华大学分校《孙辈教育》班的老年朋友们,献给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五角星亲子进修学校的全体伙伴们,献给经常关心我支持我鼓励我的老朋友、新朋友、小朋友,是你们的关爱和激励,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希望,给了我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给了我60岁后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你们,是我人生一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你们,使我的晚年生活充实富足!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充满教育智慧的书,不但提供了高超的教育技巧和具体的现实案例,还轻松化解了隔代教育与父母教育之间潜在的观念冲突,使老人们更好地与年轻一代和谐相处,变得“开心、开明、开窍”,更充分而长久地享受天伦之乐。

——《中国教育报》编辑 张贵勇

乐老师在《孙子兵法》中就是凭着豁朗的心态,记录下孙辈成长中的富有情趣的那些片段,然后加以巧妙整合、梳理与提炼,为家长们支招。如果再深入地探讨,不难发现乐老师“招数”的核心就是,教育要回归自然,要尊重生活。

——《上海教育》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记者 沈祖芸

如何让更多的家庭成为优秀的隔代教养家庭,充分发挥隔代教养的优势,避免其不足,这是每个“三代同堂”家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乐老师的“孙子兵法”既摆正了祖辈的位置,又给祖辈和父辈许多合理有效的建议,真正做到了“隔代不隔心”,是不可多得的孙辈教育指导读物。

——《家庭教育》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何彩琰

《乐善耀的孙子兵法》的问世,对正在家庭中为子女分担养育第三代职责的祖辈而言,无疑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好书。“隔代养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教育专家乐老师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而成的养育方法,既体现了祖辈对儿孙的融融亲情,但不越俎代庖,不迁就溺爱,更不固执己见……提倡以“开明、开心、开窍”的方式享受天伦之乐。全书通俗、智慧、趣味,操作性甚强,实为隔代养育的范本。

——《新民晚报》社区版家庭周刊“大手小手”编辑 周梅群

尊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想对你们说,当你在教育孩子上感到无奈的时候,你不仿读一下《乐善耀的孙子兵法》,而且看得越及时越好,他的45招一定能带给你启发,并让你受益匪浅……

——《少年日报》主任、新闻主编 张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