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玻璃/北村文集/博爱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北村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时诗坛有三大诗人像丰碑供人瞻仰,达特被誉为第四大诗人,这第四个是从校园走出来的。有诗评说,三大诗人的特征是控诉、歌唱、幻想,第四大诗人不同,他撒野。这种望文生义的评价对达特毫无意义,他从不参加文坛的任何集会,成天在校园打架和追逐女孩,但说他撒野倒是点到要害,不过他撒野并没有经典意义,他撒野就是打架。在用拳头更有效时,他不用诗说话,一般都用拳头说话。

这个来自农村的人粗鲁得像个流氓一样,动不动就挥拳头。有一次在食堂把一个来自新疆的维族大个子打在地上,两颗牙齿掉在饭盆里,从此声名大噪。他作为拳击手的名声远比他作为诗人的名气大。在他打架的时候,我就帮他拿衣服。他常常是为了李而打架,虽然李害怕打架,不喜欢达特用这种方式维护他,但达特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他出气。在食堂打新疆佬就是替李出气。

内容推荐

爱应该是对一种对象的重要价值的确认。这种确认到一个程度,就称为爱。而且这种价值有惟一性,所以爱是专一的。因此爱是真理。

爱有不同的深度,那么爱到最深的才是爱,要爱到那么深,只有舍已,别无他途。因此爱是信仰。

爱肯定是不求回报的,但爱真的有回应。如果没有回应,不是我们给出的爱并不是爱,就是爱得不够深切,那人(耶稣)爱拉擞路爱得何等深切,拉撒路就要活过来。因此爱是复活。

爱得真,不但对方得安慰.自己也得安慰,真是奇妙的事。一个深爱着的人是大无畏的。看来人类的主要职业就是爱,要一刻不停地爱,哪一刻停下来了,那种神圣的同在就要消失,爱里没有惧怕。因此爱是永生。

目录

试读章节

李-达特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李文和罗达特。二十年前我们在海边的一所大学读中文系。二十年后,这两个人都名声鹊起。我们三个形影不离,所以我也跟着有了臭名。我是老六,我看着他们长大,如何成为诗人,如何出名。我最有资格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我姓曹,是讲故事的高手。我称他们叫李-达特,实在是出于无奈,这两个人只能当做一个人叙述,因为他们形同一人。两个脾气性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会被人看成一个人,到现在我还不明白其中缘由。我手上有两张照片,一张是李的,另一张是达特的。李生得白净瘦小,男人女相。达特却不怒而威,两条眉毛往天上飞,就是因为这两根眉毛,达特常导致误会,与人动手,打碎过肋骨,掉过牙齿,脸上还拉出两寸长的伤口。他的一条腿有些瘸,右手尾指骨折,到现在仍无法弯曲。这一切都是为了李,他是李的保护者,为李打架打了四年。大学四年以至于毕业,达特一直充当这样的角色。当然,他头上有一处摔伤则与此无关,那是达特和李打架时摔伤的,他为了躲避李的反扑,竟然自己摔到墙根下面,头上摔出不规则的裂伤。这是一个笑话,一米八的达特会被一米六的李摔到墙下面,这是没一个人会相信的,除非他是傻瓜。不过连傻瓜都知道是达特在让着李。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竟然成了密友,真是一个奥秘。我作为他们共同的朋友,见证了这一过程。有人管我们叫三剑客,但只有我知道,他们才是一窝里的蛇,我呢,最多不过是洞外边蹦跶的蚂蚱。

他们的交情在于写诗,这谁都知道,当时写诗可是时尚,会写诗可以勾引女人,写出好诗则可以勾引漂亮女人。李和达特都是写诗好手,但达特能勾到女孩,李却很少得好处。那时候学校的诗坛基本上由这两个人占据,不过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才气,这是李和达特惺惺相惜的奥秘。达特是学校诗刊的社长,李是主编,他们把持大权,我凑上去做了个编务主任。不过大家很服气,李-达特在全国性的刊物发表的诗歌超过我们的老师,他们发表的数量如果换成教师的工作量,可以评副教授,这很让老师尴尬。当时达特首次发明阶梯式诗句,像是楼梯一样排列诗行,达到奇效。李的诗虽然也很不错,但从来没形成达特的影响,他写的诗缺乏效果,显得平淡深奥,我敢说如果没有达特,他将默默无闻。达特不论到哪里都带着李,这不由得让我妒忌,我喜欢达特几乎到爱慕的程度。我喜欢看他马鬃一样坚硬发臭的头发,敞开的破衣领,走路时潇洒的外八字。

P1-2

序言

若干年前,我在一次关于文学是否会死亡的电视辩论中称:文学不可能死亡,因为它意味着人的灭亡。那是一次无法展开和深入的辩论。今天重拾话题,我要说的是:文学的载体和宿主已经死亡,文学的境遇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越来越少的人阅读纸媒体上的文学,人们只关心诺贝尔奖的奖金是否用于作家还债;读者大量吞咽动漫,海量汲取资讯垃圾,是浏览,而非阅读;网民在网上“集体”创作,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在狂欢后都陷于更深的孤独。文学真的边缘化了,这是世界性的困境。试想,一个连信仰都不再尊崇的人类,还会相信文学吗?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确实“死了”。人们不再相信统一的知识,也不再用统一的价值来解读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被割裂,显现出一个基本特征: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没有断案,仿佛延展无限可能,实际上尊崇的是偶然法则。如此,便无法整合世界的图像,人就碎片化了。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卡夫卡关于“人是甲虫”的宣告开始,文学就开始陷入无力,因为人再没有信心指证和呈现真实,一只甲虫是无法了解人的世界的。接下来除了有三次典型的垂死挣扎:海明威斗鱼的幻觉、福克纳的“苦熬”与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至此,文学正式终结为一个神话,意味着它不再干预人类、而成了与人类无关的聒噪。英语的荣耀和力量永远地失去了,只有以拉什迪等殖民化语境的英语创作来试图恢复这种光荣记忆。文学成了文物,或者影视改编的母本。文学如果真的死了,那么,继续创作和阅读的意义在哪里?

十几年前,一些出版商陆续开始找我出版个人文集,我一一婉拒。我觉得那时出版文集就是将我送入坟墓。今天我突然同意出版文集,因为境遇变了,我要借着这一次的总结告诉我自己,也告诉我的读者:文学到了什么关头。我的创作开始于中国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最复兴的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世界性的文学已经式微的时候,中国却出现诗意盎然的理想主义黄金时期,是一种特殊错位。我作为所谓中国先锋作家之一登上文坛时,以一批“者说系列”加入了这场文本狂欢,代表性的作品如《聒噪者说》,它描述了语言的歧义导致真相沦陷的秘密过程。实际上当时的我并没有西方正在经历的所谓“异化”体验,我只是在文本上体验,但这部小说却像预言一样准确地描述了今天我身处的境遇——语言无法叙述真相,所以失去了前途。这就是文学的意义,语言即历史,文学即预言。但这场狂欢难以为继,进入90年代,我被自己描述的这种无意义的聒噪彻底淹没和解构,以至于几年写不出一个字来,完全失语。直到1992年我进入信仰,才重新获得信心和能力来描述我的存在,一种狂喜直接导致了《施洗的河》、《玛卓的爱情》、《水土不服》和《张生的婚姻》等作品的问世,它们用一种从信仰而来的神圣光辉穿透世道人心,我第一次进入了人性内部观察它的纠结和挣扎,我相信人是无法仅凭着有限的人性能够洞察另一种人性的,好比有两个茶杯放在桌上,让一个杯子说明另一个杯子是荒谬的,除非造它的人愿意告诉它。随着信仰道路的艰难挺进,我发现人性的复杂性在超越性力量介入时,会呈现同样复杂的过程和难度,也就是说一个作家如果以手写我心的话,他必须首先在自己的信仰道路上有一种个人史,才能描述人性在圣化过程中的所有难度,而信心又不因此被摧垮。这个时期我的代表作品是《周渔的喊叫》,日后改编为电影《周渔的火车》,已经基本脱离小说的本义。这个时期的我正在信心道路上接受试炼,所以周渔的精神困境被放大了。我意识到这种试炼几乎影响到我的信心,于是我创作了《望着你》这样的纯爱小说来安慰自己,但几乎同时我又写了《玻璃》这样描绘个人在追求终极目标的巨大困难的小说来否定《望着你》。我是多么矛盾!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可能只是一个器皿,我的个人如果不再以光和盐的方式存在于世界,我的所有追问和纠结不但没有意义,还会被心思缠绕以至于陷入黑暗,最后令我信心陷落。这次转向直接导致了《公路上的灵魂》、《愤怒》和《我和上帝有个约》的写作。我现在确信,我是一个器皿,有生命的管道,我用我的信心而非聪明和才智解释我面对的世界。从我十六岁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开始,近三十年的创作我唯一能告慰自己的是:我的小说写作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个人体验,所以,我从来不曾因失语而结束我的创作,我会一直写下去,从不担心写不出或没东西可写,因为我写的是我自己,江郎才尽与我无缘,因为我从来不靠才华写作,我的写作皆来自启示和试炼,它与我个人寻找终极价值的道路紧密相随,以至于它成了我的个人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