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梦想都是年轻时实现比较好,年轻时不曾登玉山,老时就不要立志攀爬圣母峰!
由林丹环编著的《年轻时做新鲜事》精选叶圣陶、周国平、傅佩荣、萧乾等名家的经典作品,本书给作为中小学生的课文阅读材料。
或深或浅,成长的道路上总是留下了我们的一串串脚印。不知您是否常常回望它们?《年轻时做新鲜事》精选叶圣陶、周国平、傅佩荣、萧乾等名家的经典作品,让您回首那些远去的青春岁月,品味那些留在记忆底片上的难忘的人和事……
杨澜说:“你可以不长大,但不能不成长。”在匆匆流逝的日子里,别忘了凝练成长的感悟。
《年轻时做新鲜事》由林丹环编著。
我十五岁那年
艾苓
我十五岁那年入了团。
我十五岁那年参加了《中国少年报》的小说征文,虽然没有发表,却收到了编辑老师一封很认真很热情的回信。
这些我都向人讲过,很荣耀,很自豪。但是十五岁那年最难忘的事,我却一直未曾吐露,无论对任何人。
初二时,学校考重点班,我刚好进分数段,李老师是我们初二·一班的班主任。
她小巧玲珑,三十多岁,声音清脆圆润,这一切都令我新奇兴奋。但不久便很懊恼,我一向是语文老师的得意门生、课代表,李老师既是班主任,又教语文,她自己选的课代表却是另一名女生。
我不能表现出什么,但每当她那个课代表回答问题出了差错,我都格外高兴,觉得早有耳闻的李老师唯有在这事上不够英明。
正在得意的时候挨了一棒,一次考试我勉强及格,得了六十四分。老师的眼睛直看到我心底,说了一句:“你回去好好想想,我不相信这是你的成绩。”虽然有过刹那的难过和自责,但还是酸溜溜地想:反正我又不是课代表。
不久,李老师忙不过来,让我到办公室抄写课程表、值日轮流表之类,正好可以显示一下我写字的功底,要装入镜框人人看的,所以很卖力。
有几个好朋友探头探脑,看没有老师就走进来,学着老师们的样子边说边笑,乐极生悲,一位好朋友压碎了一块玻璃。李老师曾把它擦了又擦,就要装在镜框里。我吓了一跳,她们也瞠目结舌慌忙逃窜,临出门那位好朋友还惨白着脸说:“就说没看见,记住了!”
李老师回来果然问:“知道谁弄碎的吗?”
“碎了?”我故作吃惊,“不知道,我没看见。”
“好不容易从家拿来的,挺可惜。”李老师笑了一下,便不再提。
第二天表格上墙了,干干净净的是另一块玻璃。
我曾想赔上,回到家转了几圈也没发现那样大小的玻璃,又不敢伸手要钱,只好放下,心却放不下,就有了件心事。看见李老师就不自在,不敢看她的眼睛。特别是我答错几次题后就更难堪,便想:李老师为什么不生病呢?或者她家里出点儿什么事?那样我就可以轻松自在几天。
没过几天,她果然没来,消息灵通的同学也只知道她家出事了。
我很后悔自己的诅咒,做过贼一样心虚。
这期间,学校开运动会。全班同学霎时心贴得很近,拧成一股绳,体委班长一呼百应。检阅时我们服装最整齐,口号最响亮,走步最带劲。我也被这气氛感染着,分给我的事拼命做,播稿份数最多。
最后我们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和风格奖。传看着锦旗的时候,我们都盼着李老师快来上班,分享~下这喜悦、这荣誉。
这一天终于来了,李老师在一个下午的自习课轻轻走进了教室。
我们赶紧放下笔,坐得整整齐齐,惊异地看着老师。李老师脸很苍白,一个又一个地打量我们许久,微微含着笑,在我们久久的期待中说话了,声音一点儿不像平时,有些颤抖和沙哑:“同学们,你们取得的好成绩我已经知道了,在这段难过的日子里,是你们给了我安慰,我谢谢大家,我谢谢你们!”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