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彬和林绍雄主编的《当代大学生工作学》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工作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理论基础、发展进程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论述了“大学生工作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工作的基本要素、主要原则和重要方法、载体,阐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大学生组织的建设、大学生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大学生工作的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与实践做法,还简要介绍了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借鉴、启发意义。
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结构严密,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可供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大学生工作者和关注大学生问题的其他人士进行学生工作科学决策、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的参考,也可作为大学生工作干部尤其是辅导员岗位培训的教材,还适用于大学生及其家长自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学生工作学概述
一、大学生工作学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工作学的学科特点
三、大学生工作学的理论基础
四、大学生工作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工作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大学生工作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关系
二、大学生工作学与西方行为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大学生工作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大学生工作学的研究意义
二、大学生工作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工作的要素、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工作的要素和特征
一、大学生工作的基本要素
二、大学生工作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
四、坚持创新发展原则
五、坚持服务学校大局、服务社会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工作的方法与载体
一、大学生工作的主要方法
二、大学生工作的主要载体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灌输法
二、说理诱导法
三、实践锻炼法
四、激励教育法
五、比较鉴别法
六、典型教育法
七、自我教育法
八、心理疏导法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新生入学教育
二、形势政策教育
三、班风学风建设
四、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五、社会实践与服务
六、日常行为管理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节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缘起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四、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校园文化的构成
三、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第六章 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一、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类别
三、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奖贷助工作
一、大学生奖学金工作
二、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三、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四、大学生其他资助工作
五、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工作
第三节 大学生公寓管理
一、搞好公寓管理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公寓管理的内容
三、大学生公寓管理的方式与途径
第七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第一节 职业生涯及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
一、职业的内涵与分类
二、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及选择理论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就业指导的历史与现状
二、大学生就业准备
三、大学生求职的途径与方法
第八章 大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
第一节 大学生党建工作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
三、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
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第二节 高校团建工作
一、新时期高校团建工作的特点
二、高校团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目标的实现
第三节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
一、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内涵和要求
三、增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效的主要举措
第九章 大学生组织的建设
第一节 大学生组织的总体特征
一、大学生组织的特点
二、我国大学生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大学生组织的主要类型
一、大学生组织的分类
二、我国高校中主要的大学生组织
第三节 大学生组织的建设
一、大学生组织运作的国际比较
二、我国大学生组织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大学生组织的建设
第四节 大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与使用
一、大学生干部的素质
二、大学生干部的选拔
三、大学生干部的培养与使用
第十章 大学生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第一节 高校学生工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能
一、校部机关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能
二、其他相关工作部门的职能
第二节 大学生工作干部的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一、高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管理干部的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二、高校基层单位大学生工作干部的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第三节 大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原则与工作方法
一、新时期大学生工作干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二、大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原则
三、大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方法
第四节 大学生工作干部的素质要求
一、不断提高大学生工作干部素质的意义
二、大学生工作干部素质的结构和要求
三、大学生工作干部素质提升的途径
第十一章 大学生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第一节 大学生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体制
一、大学生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二、大学生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体制
第二节 大学生工作的环境及其优化
一、大学生工作环境的类型
二、大学生工作环境的特点
三、大学生工作环境的优化
第三节 大学生工作的管理法规
一、大学生工作依法开展
二、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三、现行部分教育法律规章简介
第十二章 大学生工作的绩效评估
第一节 大学生工作绩效评估概述
一、大学生工作绩效评估的内涵与特点
二、大学生工作绩效评估的意义
三、大学生工作绩效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工作绩效评估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
二、360°绩效评估法
三、目标管理法
四、胜任力特征评价法
第十三章 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第一节 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总体特征
三、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体制与模式
三、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实践
第二节 国外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及其启示
一、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经验做法
二、国外大学生“以创业促就业”的经验做法
三、国外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节 在借鉴中创新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
一、更新学生工作理念
二、调整学生工作关系
三、转变学生工作目标
四、创新学生工作手段
五、完善学生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