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
傅佩荣在教学、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皆有卓有成就,著作甚丰。其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里励志等。 此次结集的著作,体现了傅佩荣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能使读者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丰富自我的人生。
《自我的意义》为你授业解惑,用西方哲学之光激发生命的潜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我的意义(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傅佩荣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 傅佩荣在教学、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皆有卓有成就,著作甚丰。其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里励志等。 此次结集的著作,体现了傅佩荣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能使读者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丰富自我的人生。 《自我的意义》为你授业解惑,用西方哲学之光激发生命的潜能! 内容推荐 一切哲学探讨莫不由自我出发,最后再回归自我。在个人的生命历程是如此,在西方思潮的进程中,亦是如此。自我是可贵的,其意义在于不断成长及成熟。即使人生真如西西弗斯神话所云,必须推石上山,我们也不妨以欣赏之心迎向前去。 我们也许无法牢记每一位哲学家的观念与学说,却难以忘怀内心的每一次“若有所悟”。保持警醒与醒悟,似乎就是人生正途,此外别无良策。 目录 总序 品味西方心灵 理性的庄严 理性自由——斯宾诺莎 引言 在永恒的形相下观看 思想内涵 人生实践 道德优位——康德 引言 纯粹理性的限制 实践理性的要求 人生实践 一以贯之——黑格尔 引言 凡实在的都是合理的 个人与社会 艺术·宗教·哲学 提升境界——雅斯贝尔斯 引言 哲学三重任务 人的跃升 具体参与 结论 自我的意义 深度自觉——克尔凯郭尔 引言 存在与抉择 人生三阶段 有力的影响 超越向度——马塞尔 引言 从体验中诞生 哲学的基本观点 存在就是存在得更多 结论 解析存在——海德格尔 引言 存有与时间 人的真相 人的未来 相互感通——加缪 引言 从荒谬感受出发 开展新视野 现代良知的代言人 艺术家与时代 试读章节 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是犹太人。关于犹太人,我们要先作一些背景上的说明。犹太人是个很特别的民族,认为自己是上帝特选的“选民”,他们所信仰的上帝,已经由民族神提升为唯一真神。上帝既然选择了这个民族,这个民族就会遭遇到比较特殊的命运。的确,犹太人在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命运十分坎坷。从世俗眼光看来,犹太人的命运是很悲惨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有些收获。譬如,犹太人曾经在埃及当过奴隶,饱受折磨。离开埃及之后,也是小国姿态,从纪元后70年罗马人攻陷耶路撒冷之后,犹太人就开始流亡天涯。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特别珍惜自己的传统,培养深刻的宗教情操,并且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上提供了惊人的贡献。研究历史的人不难发现犹太人的关键角色,譬如,大家都承认三个犹太人改变了世界,就是耶稣、马克思与爱因斯坦,他们分别在宗教、政治、科学上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其他在文化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犹太人更是难以胜数。 犹太人是个没有祖国的民族,而事实上他们的祖国就是他们的《圣经·旧约》,所以他们称《旧约》为“可携带的祖国”。在此,每一个民族都要问自己:我们的祖国难道只是一块土地吗?我们的祖国是否应该稍微离开物质的层次,进入比较深刻的文化层面呢?犹太人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很早就有流亡的经验,由于民族四分五裂,根本没有自己的家乡,所以他们的依靠唯有信仰,虽然族人分布天涯海角,仍可肯定自己是个一脉相承的、统合的民族。 我在美国读书时,每逢星期六就会看到两批家长带着小孩,到校园来借教室上课,学习他们的母语,其中一批是中国人,另一批则是犹太人。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民族都是很有特色的,他们不愿意完全被同化,他们相信:虽然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他们需要美国这个强国的保护,但内心里他们知道自己传统的文化是更优秀的,因此宁可让下一代接受传统的教育,保存传统的观念、价值与生活方式。 犹太教后来虽然发展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本身却仍保留着传统的犹太教,他们认为无论是耶稣或穆罕默德,都不是他们所相信的真正的救主,至今他们依然在等待《旧约》中预示的弥赛亚。犹太民族赖以生存的是他们的信仰,但具体的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没有祖国,他们到任何地方都不能真正定居;从事各种行业却不能加入公会;他们往往被圈限在一个特定区域。此外,他们既然不喜欢被人同化,自然也会受人排斥,这一点和吉普赛人一样,因为没有国家保护,经常被当地老百姓欺负,而君王看到他们生意做得好,也要勒索他们。然而,纵使处境再不幸,大多数犹太人最怕的还是被开除教籍,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不仅是生命的重心,也是生活的全部。 哲学家斯宾诺莎就是个被开除教籍的犹太人。一般说来,我们被一个宗教开除,并不会觉得有多严重,而犹太人不一样,因为受到别的民族排斥,所以他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并且从小便学习母语,在教会中从事圣经的研读与祈祷。 斯宾诺莎在二十四岁时读哲学,钻研日久,自然对宗教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宗教多半时候是要求人只要信、不要问,但哲学一定要问“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别的样子呢?”就因为他读了些哲学,无法认同传统犹太教的信仰与观念,他在二十四岁时被开除教籍了。 教会长老在开除他的教籍前,曾经对他威迫利诱,劝告他只要不再对教义有所质疑,教会愿负责支付他往后的生活所需。当然,斯宾诺莎并未接受。他们在发现他无可救药之后,便开除了他的教籍,而且还举行了仪式,集合了会堂中所有的人,有些人哭泣,有些人唱哀歌,每人手上拿着一根蜡烛。在仪式过程中,蜡烛逐一熄灭,最后会场陷入一片漆黑——代表斯宾诺莎的生命将是一片漆黑,这时,还念上一段诅咒词:“白天逢凶,黑夜逢凶,躺在床上逢凶,起床出门逢凶,进家门亦逢凶……所有的人不能和他交谈、写信,不能与他同处一个屋檐下,四尺之内便不能接近他,更不能读他的书……” 斯宾诺莎是被彻底隔绝了,但他怡然自得,说:“很好啊!这并未逼迫我去做我自认为绝对不该做的事。”他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他的理性。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从此他独自一人,终身未娶,活了四十五岁就去世了。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年,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发现了犹太人,也就是由于犹太人精明、善做生意,刻苦勤奋、善于累积财富,因此成了政府剥削的对象。迫于无奈,许多犹太人只好逃到荷兰,此后西班牙经济没落,荷兰兴起,原因之一是只要犹太人整批投入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立即产生一股特别的动力。斯宾诺莎就是在荷兰诞生的犹太人。P6-10 序言 我们每天接触的资讯,在广度上已经无远弗届了,在深度上则日益觉得不足。深度与传统有关,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也记得他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但是这句话何以是正确的?许多入没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如果要反省,又该如何着手?反省之后,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吗? 要辨明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就须大费周章了,何况西方哲学史中,可以列出一连串闪亮的名单,个个都卓有成就、自成一家之言,我们如何可能全部认识?同时,有无必要这样做呢?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必须稍加分析。 首先,即使我们不愿承认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等同关系,也不大注意西方文化在事实上主导着世界潮流,但是对于“文化交流互动”的需求,却是不能否认,也不宜忽视的。譬如,在闲谈中引用几句西方格言,往往带来彼此会心的微笑。如果用“某人说话很尼采”来描写一个朋友,大概不会受到责怪,但是用“某人说话很孟子”来描写,就难免招人物议了。我们的文化活动其实已经浸染了许多西方因素,既不可能求其还原澄清,倒不如顺水推舟,把一些常见的思想了解得更为透彻,让自己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其次,“文化交流”的帽子太大了些,我们站在个人求知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深入认识西方文化,尤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的思辨趣味可谓独树一帜,与我们自己的哲学大不相同。中国哲学重视的是整体见解、实用知识、道德倾向、社会关系,并且自从先秦的儒家与道家出现之后,就很少能有全新的一家之言了。西方哲学的风貌,从古至今都是百家争鸣,因为他们以哲学为“爱智”,勇于慎思明辨、追求真理,不惜自创一套名词、自寻一种方法、自立一套架构,然后不管说得对不对,好不好,都可以清楚展示、供人品评。 阅读西方哲学,可以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这种习惯正是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凡事但求合理,进而推究理性之依据,设法建立共识;这正是注重沟通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修养。 然后,能否不带任何实用的目的,纯粹由欣赏的眼光来品味西方哲学呢?这才是合适的态度啊!我不必奢望在读了柏拉图与康德之后,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或增加个人资产。我可以期许的是,让自己的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空气较为稀薄,未必可以久居,但是视野辽阔,或许可以“望尽天涯路”,对于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可以做整体的了解与评估。平地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太拥挤了些,眼光不易高远,心灵难免闭塞。我们不必在高原定居,但是偶尔体会一下“走向高原”的心路历程,也是人生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专业正是哲学,并且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如何能够“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专门术语中打转,同时以准确清楚的口语介绍西方哲学名家的思想”,这无疑是一大挑战。我挑选从古希腊直到当代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学家,根据是:见解明确,方法清晰,系统完备,并且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启发。为了配合一般读者的背景,我刻意避开烦琐冗长的论证,以免减低了爱智的乐趣。我自己也在准备的过程中,重新思索了许多问题,获益良多。若能把这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浏览一遍,对于西方心灵的发展主轴与特定风格,就不会觉得陌生了。“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这是我的信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