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史的角度看,应用翻译不是在与文学翻译的竞争中出现的,而是翻译的社会环境和实际需求在起决定作用,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其研究直接关系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作为翻译方法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在应用翻译中演变成了归化与异化之辨,成为应用翻译性质确立的标志。顺应论对应用翻译中的异化具有强解释力,既是因为强调顺应过程的动态性,也是因为丰富、深化了我们关于语境的认识。
本书主要从语用学视角探讨英汉-汉英的应用翻译,提出语用翻译学的观点和应用翻译的语用学原则,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讨论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顺应论和模因论。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主要从语用学视角探讨英汉-汉英的应用翻译,提出语用翻译学的观点和应用翻译的语用学原则,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讨论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顺应论和模因论。
作者一反传统的应用翻译归化论而提出异化观,有创意地以顺应论为理论依据来讨论异化,扩大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丰富目标语读者的语言审美体验,对顺应论应用于翻译的理论探讨进行了扩展和延伸。
本书适合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或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师和应用翻译工作者等参考阅读。
第一章 应用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
1.1 应用翻译的定位
1.2 应用翻译在中国的基本状况
1.3 蓝用翻译的当代性
1.3.1 全球化背景下的应用翻译
1.3.2 应用翻译与世界文化多样性
1.3.3 应用翻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1.4 应用翻译理论的多重视角
1.4.1 语言学视角
1.4.2 功能目的论视角
1.4.3 文化学视角
1.4.4 美学视角
1.4.5 阐释学视角
1.4.6 归化与异化视角
1.4.7 中国传统译论视角
1.5 应用翻译语用观的提出
第二章 语用翻译学的基本观念
2.1 “语用翻译学”产生的背景
2.2 语用含义
2.3 语用等效翻译
2.3.1 “等值论”概念的由来
2.3.2 “等值论”在语用学中的发展
2.3.3 “等值论”的语用解释
2.3.4 “等值论”的语用延伸意义
2.4 语用翻译策略
2.4.1 直译中保持语词的文化内涵
2.4.2 移译中保留语词的文化外壳
2.4.3 解释中丰富语词的文化信息
2.4.4 对译中弥补文化差异
2.4.5 语用翻译中语用含意的全面嵌入
第三章 应用翻译的语用学原则
3.1 国内外应用翻译的语用学研究现状述评
3.1.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3.1.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3.2 应用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3.2.1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3.2.2 从合作原则看应用翻译原则
3.3 应用翻译中的关联论
3.3.1 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3.3.2 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意义
3.3.3 关联理论在应用翻译中的应用
3.3.4 关联理论对应用翻译中变译的解释力
3.4 应用翻译中的顺应论
3.4.1 顺应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中国理论界的影响
3.4.2 顺应论在应用翻译中的应用
3.4.3 顺应论对异化翻译的解释
3.5 应用翻译中的模因论
3.5.1 模因论的由来
3.5.2 模因的特点
3.5.3 模因论与翻译
3.5.4 模因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3.5.5 从模因论看应用翻译的规范问题
第四章 应用文体的语用翻译实践之一:旅游资料的翻译
4.1 汉英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的语用对比分析
4.1.1 汉英旅游语篇的语用语言对比
4.1.2 汉英旅游介绍语篇的社交语用对比
4.1.3 汉英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的衔接机制对比
4.2 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的语用翻译
4.2.1 语用含义和语用等效原则在景点名称及介绍英译中的应用
4.2.2 “语用策略”在景点标志牌、景区告示语和旅游标语英译中的应用
4.2.3 语篇语境中处理衔接手段
4.3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景点介绍语篇英译的“四个强调”
4.3.1 强调信息量
4.3.2 强调真实性
4.3.3 强调关联
4.3.4 强调表达方式
4.4 关联论视角下景点介绍语篇英译的变译策略
4.4.1 扩充法-扩大读者认知语境
4.4.2 缩简法-强调语境效果
4.4.3 整编法-符合原作者意图和目的语读者心理期待
4.4.4 替换法-突出最佳关联性
第五章 应用文体的语用翻译实践之二:旅游宾馆介绍语篇的翻译
5.1 宾馆介绍语篇的语用功能
5.2 语言形式对比
5.2.1 语音对比
5.2.2 词汇对比
5.2.3 句法形式对比
5.2.4 语篇结构对比
5.3 翻译策略
5.3.1 简洁化
5.3.2 概括化
5.3.3 视角转换
5.3.4 篇章整合与改写
5.4 有创意的英文旅游宾馆介绍语篇举隅
第六章 应用文体的语用翻译实践之三:招商引资资料的翻译
6.1 中英文招商引资资料内容的对比分析
6.2 招商引资项目名称英译的语用特点
6.2.1 选词精确
6.2.2 句法简洁
6.2.3 忌望文生“译”
6.2.4 注意原文的专业科技属性
6.2.5 直译不等于死译
6.2.6 警惕音译的无效性
6.3 招商引资项目名称和内容英译的语用策略
6.3.1 解释性增译中丰富语词的文化信息
6.3.2 回译中保证所指意义的完全一致
6.3.3 变译中达成社交-语用等效
6.3.4 创译中达成语用-语言等效
6.3.5 语篇分析中确定语用翻译依据
6.4 招商引资宣传中城市(镇)介绍语篇的翻译
6.4.1 中英文城市(镇)介绍语篇的对比分析
6.4.2 《温州概览》介绍语篇英译的评析
第七章 应用文体的语用翻译实践之四:《选美中国》的翻译
7.1 社交语境顺应改变翻译观念
7.2 认知语境顺应增强文化意蕴
7.3 心理语境顺应满足求新需求
7.4 语言语境顺应体现源语风格
7.5 《选美中国》归化佳译举隅
7.5.1 标题佳译举隅
7.5.2 语篇佳译举隅
第八章 应用文体的语用翻译实践之五:新闻标题的翻译
8.1 成功的模因和新闻语言模因
8.2 新闻标题语言模因现象分析
8.2.1 基因型新闻语言模因
8.2.2 表现型新闻语言模因
8.3 模因论视角下的新闻标题翻译策略
8.3.1 重复策略
8.3.2 类推策略
附录
1.论非语言因素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2.语用翻译中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