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写就《孙子兵法》,为吴国成就霸业;项羽破釜沉舟,一举击败秦朝大军;岳飞气壮山河,一生抵御金兵;邓世昌视死如归,坚决抗击日寇;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起庞大帝国: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奇袭罗马军团;拿破仑击溃反法同盟,铁蹄横扫欧洲;巴顿以血胆征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谱下壮丽诗篇……这些古今中外的军事将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始终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即使历经千百年的岁月磨洗也不褪色。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恢宏壮阔的战争场面与高超卓伦的战争指挥艺术,还可以看到坚强的意志、奋斗的决心与不懈的努力。品读名将们的人生,就是品读一部部精彩传奇。
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战争,作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形式之一,总是与社会文明的发展相生相伴,而战争的时势总能造就出一批通过战争改写人类历史的卓越军事统帅。
翻开本书,你将看到岳飞精忠报国杀退金兵、郑成功收复台湾、亚历山大率军万里东征,恺撒为罗马帝国开疆拓土,拿破仑金戈铁马征战欧洲,巴顿指挥铁甲军大战纳粹……他们雄才伟略,骁勇善战;他们纵横海陆,叱咤风云;他们卓绝的作战指挥艺术已成为宝贵的军事财富。每一位读者都将从这里领略到这些军事统帅的飒爽英姿、卓尔不群的领军作战才能和充满智慧的军事战略思想。
爱兵如子的将军
吴起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与孙武齐名。他很有治军才能,喜好用兵。起初,吴起为鲁国将领,因遭到猜忌而投奔了魏国,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守将,以抗拒秦国与韩国。
公元前409年,吴起率军攻打秦国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陕西澄城南)二城。第二年,他又攻下秦国的至郑(今陕西华县)、洛阴(今陕西大荔南)等地,尽占秦国河西之地。之后,吴起任西河郡守。他共与各诸侯国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战,拓地千里,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诸侯国。
吴起以善于用兵而闻名于诸侯,最重要的是他能爱兵如子,与将士同甘共苦。他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穿一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睡觉的时候从来不铺席子,行军的时候从来不骑马坐车。他还亲自背干粮,和士卒们共同承担劳苦的工作。一次,一个士兵背上生了疮,病情非常严重,吴起听说后就亲自到营帐去看望他。令众士兵吃惊的是,吴起竞撩起这个士兵的衣服,用嘴为他吸起疮上的脓血来。
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大哭不止。别人非常不解,问:“你的儿子不过是个小兵,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脓血,你为什么要哭呢?”这位母亲回答说:“以前,吴将军也为他父亲吸过脓血,结果他父亲打仗时非常拼命,总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不久就战死了。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脓血,我不知道他又将死到哪里了,所以才哭啊。”这件事足以说明吴起对士兵的关爱,他也正因此而得到士兵们的拥护。
吴起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还首创了考选士卒的办法。凡是能够身穿全副甲胄,执12石的弩(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60千克),背负50个箭矢,又佩剑扛戈,携3天口粮,在半日内能跑完百里的士兵,吴起都将其选为“武卒”。他对“武卒”进行严格的训练,将他们训练成魏国的精劲之师。
吴起治军严谨,主张严刑明赏,更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50万大军攻打河西,在要塞阴晋(今陕西华县东)布下营垒,形势危急。吴起率领一支精兵驻守在河西,他请国君魏武侯举行庆功宴会,让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吴起还在营门赏赐有功者的父母妻子,对死难将士的家属,也派使者慰问。此法一行,魏军立即有数万名士兵自动穿上盔甲,要求作战。而吴起挑选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作为步兵,由他亲自率领去反击秦军。魏军与秦军在阴晋展开决战,结果魏军个个奋勇杀敌,以一敌十,最终将50万秦军杀得大败,取得辉煌战绩。 通过吴起的数年经营,魏国牢牢控制了河西地区。后来,吴起到楚国帮楚悼王实行政治、军事变法,也取得了很大的政绩。他将自己多年指导战争的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写成《吴起》一书,流传后世。P4-7
在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发展进程中,总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具备睿智的目光,拥有深邃的思想,蕴藏超人的智慧,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无法逆转的社会进步大潮中,他们用自己的杰出贡献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印迹。
但是,名人不是先天生成的,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默默无闻,也曾在迷惘与困顿中徘徊……但是他们的坚毅品性、过人胆略、恒定信念与执著勇气,使他们熬过了人生的严冬,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本系列从人类历史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数百位精英人物,按领域分为政治领袖、军事将领、社稷名臣、商界巨人、圣哲名师、科技英杰、文学泰斗、艺术巨擘、名家名流、发明大家十册,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分别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让孩子们在轻松阅读中体验名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雄韬伟略,在战争环境下的雄风与智谋,在哲学伦理中的深邃与博大,在文学艺术中的激情与创造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严谨与神奇。同时,孩子们也能从中受到激励、启发和教益,从而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的志向。
相信读完本系列丛书后的你会从名人的身上,找到鞭策自己前进、激励自己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