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傲慢与偏见(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国)简·奥斯汀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既不不应该为金钱而结婚,也不应该把婚姻当儿戏,男女双方的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本书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小说围绕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达西富有骄傲,代表傲慢;伊丽沙白聪明任性,代表偏见。最后,真爱终于打破了这种傲慢和偏见,小说在结婚典礼中结束,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饶有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情风俗和世态人情,给人以艺术的想象,是一部社会风俗喜剧佳作。

内容推荐

这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小说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语言清新流畅,充满机智,是奥斯汀最受欢迎的一部小说。

目录

名家导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试读章节

贝内特先生是第一批前去拜访宾利先生的人中的一位。虽然自始至终他在妻子面前嘴硬,说不去拜访宾利,可心里老早就有了打算。到了那天晚上,他都还把妻子蒙在鼓里,不想在那时候还是给泄露出来了。事情是这样的:贝内特先生看着二女儿忙着装饰帽子时,冷不丁地对她说道:“丽兹,但愿宾利会喜欢你的帽子。”

“我们压根儿就无法知道宾利先生喜欢什么,反正我们不打算去拜访人家。”她的妈妈愤愤说道。

“可是妈妈,别忘了我们在参加舞会时会见到他的。”伊丽莎白说道,“龙太太答应过我们要引荐一下的呢!”

“我想龙太太不会这样做。她自己就有两个侄女,况且她这个女人又自私又虚伪,我还瞧不上她呢。”

“我也是。”贝内特先生接着话茬说道,“看到你们不打算靠她帮忙,我很高兴。”

贝内特太太不屑搭理他,可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怨气,于是开始责骂起女儿来。

“看在老天爷的分上,凯蒂,别一个劲儿地咳嗽了。可怜可怜我的神经吧,都快让你给撕裂了。”

“凯蒂咳嗽也不分个场合,”父亲说道,“太不会安排时间了。”

凯蒂恼怒地回敬了一句:“我又不是咳嗽逗乐呢。”

“你所说的下一场舞会是什么时候,丽兹?”

“从明天算起还有两个星期。”

“呵,事情是这样的。”她的妈妈大喊起来,“龙太太要等到舞会的前一天才会回来。看来她自己都来不及认识他,自然就不可能帮我们引荐了。”

“那样的话,亲爱的,你或许就能胜出你的朋友一筹,反过来把宾利先生介绍给她呢。”

“怎么可能呢?我的贝内特先生,不可能!我自己与他还是素昧平生呢!你怎么能这样热一句冷一句的呢?”

“您考虑问题真是细密周到,令人佩服。两个星期的相识的确太短,转瞬即逝,到头来仍然不能真切地了解一个人。但是假如我们不先去尝试,别人就会捷足先登,结果龙太太和她的侄女就会占尽先机。所以说,如果你不担此大任,那我可就自告奋勇了,我想龙太太会理解这其中的良苦用心的。”

女儿们瞪大眼睛望着父亲,贝内特太太只是一个劲地说:“废话!废话!”

“你这么翻来覆去地嚷嚷,到底是什么意思?”贝内特先生大声叫喊起来,“我们说的都是在替别人牵线搭桥,难道都是胡说八道?我对这点不敢苟同。玛丽,你饱读诗书,博闻强记,应该是一位思想深刻的才女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玛丽很想说点富有哲理的话,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于是,贝内特先生接着往下说:“既然玛丽还在整理自己的思想,那我们还是回到关于宾利先生的话题上吧!”

“我已经对宾利先生感到厌烦了。”他的妻子叫喊道。

“你这么一说,倒让我感到没趣了。可是以前你为什么不这样告诉我呢?假如今天早上我知道这事,就不会去拜访他了。真是不幸。但是,既然我已经登门造访了,我们就免不了要结识人家。”

女士们立时惊诧万分,这正是他所希望的。尤其是贝内特太太比谁都诧异,一阵狂喜之后,她立刻宣称,这种场面她早就预料到了。P4-5

序言

简·奥斯汀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她出生于英国南部颇有文化教养的牧师家庭。其父是牛津大学毕业生,兼任两个教区的主管牧师。奥斯汀没有受过太多的正规教育,但她从小酷爱读书写作。她以自己熟悉的乡间生活为素材,以那个时代的女性最为关心的婚姻爱情为主题,创作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等六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小说的出现,结束了英国小说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头10年这个青黄不接的过渡时期。奥斯汀的小说明显区别于感伤派小说和哥特式小说,其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早就得到了文学界和评论界的认可和推崇,在女性作家备受关注的今天更是如此。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奥斯汀的小说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欢迎。而最令读者喜爱的便是《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发表于1813年。自出版之日起,这部小说便成了简·奥斯汀最受欢迎的小说。它以乡间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出身中产阶级的伊丽莎白·贝内特和出身上层社会的达西之间从相互误解到误会消除、互相欣赏以至互相爱慕的过程。小说的题目指的就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刚认识时对对方的看法。这些看法影响了两人后来的交往,产生了一系列的误会。但随着两人对对方的了解越来越多,渐渐认识到各自的真正人品,终于发现对方正是值得自己去爱的人。小说本来以《第一印象》命名,后来才改成《傲慢与偏见》。小说写成后,奥斯汀的父亲找到出版商,希望能出版此书。可出版商连看都没看就拒绝了。简·奥斯汀后来对小说作了修改,终于付印出版。

小说以英国乡间生活为背景,描述了贝内特一家及其邻里之间的故事。贝内特夫妇属于中产阶级,有五个闺中待嫁的女儿。附近的泥泽地别墅租给了富有的宾利一家。贝内特家的大小姐简和年轻英俊的宾利一见倾心,互相爱慕,然而却受到了宾利的好友——傲慢的达西和宾利的姐妹的从中阻挠。宾利受他们的影响,离开了泥泽地,但内心对简仍念念不忘。贝内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达西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达西看不上伊丽莎白的出身和她那些让上层社会鄙夷的亲戚。伊丽莎白则认为达西傲慢无礼,日中无人。然而,伊丽莎白聪颖伶俐的内在潜质和不卑不亢的个性特点吸引了达西。达西渐渐爱上了她。与此同时,贝内特先生的表侄,也是贝内特家产的限定继承人——牧师柯林斯来到了贝内特家。他首先看上了伊丽莎白,想娶伊丽莎白为妻。遭到伊丽莎自拒绝后,他马上把目标转向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特,两人不久便结为夫妻。此时的伊丽莎白认识了民兵团的威克汉。此人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举止大方,能说会道,蒙蔽了大多数人,深得很多人的喜爱。伊丽莎白对他也颇有好感。然而,曾经对伊丽莎白大献殷勤的威克汉最终却把目标转向了有更多财产的金小姐。伊丽莎白便很理性地斩断了自己的情缘。

伊丽莎白受夏洛特的邀请到她家拜访小住,而柯林斯的赞助人正是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德·波尔夫人。达西碰巧也来到此地拜访姨妈,于是他向伊丽莎白表达了爱慕之情。可伊丽莎白对他的成见还没有消除,再加上相信了威克汉对达西的造谣中伤,所以断然拒绝了他的求爱。

然而,达西并未因此就改变自己的主意,还是一如既往地对伊丽莎白以礼相待。后来,威克汉诱使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亚和自己私奔。为了贝内特一家不致名誉扫地,达西尽力帮助他们,用自己的钱为威克汉还清赌债,并让威克汉和丽迪亚正式结婚。达西所做的一切终于改变了伊丽莎白对他的最初看法,两人经过诸多波折,终于走到了一起。与此同时,简和宾利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别,再次见面时旧情复燃,两个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傲慢与偏见》中,爱情故事也是小说的主线。小说中共涉及了四桩婚姻,但各有各的特点。简温柔可爱,漂亮大方,对人总是往好的一面去想,把年轻英俊、潇洒富有的宾利完全吸引住了。两人的爱情建立在相互吸引和相互爱慕的基础上。虽然两人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但爱情使他们走到了一起。这是一桩令人艳羡、理想美满的婚姻。

与此相反的是柯林斯和夏洛特的婚姻。柯林斯是个牧师,虽然只是中产阶级,但也算是有稳定收入和衣食无忧的人。他的婚姻观非常现实,就是要找个太太。至于他和这个太太之间事先是否有过相互的吸引,是否存在爱情,这些统统都不重要。所以,来到贝内特家后,他首先把目标对准了聪明伶俐、理性明智的伊雨莎白。求婚不成,他马上转移目标,向伊丽莎白的好友求婚。对他来说,夏洛特虽然相貌平平,也没什么财产,但好歹是个正经人家的女儿。他根本不考虑这桩婚事有没有基础,双方有没有共同语言,只要他结婚了,有个太太在家里,那就行了。而夏洛特也一样的是从实际出发考虑这桩婚姻。她的家庭并不富有,她本人又相貌平平,以致27岁了还待字闺中。所以,柯林斯一向她求婚,她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虽然她也明白,柯林斯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欢,同他相处定会令人厌烦。但是,她的目的就是要有个丈夫,这样自己就不至于变成老处女了。她认为,对于受过良好教育但却没有多少财产的青年女子来说,嫁人是惟一的一条体面出路。尽管嫁出去不一定会幸福,但总归是进了一个保险箱,能确保她们不致挨冻受饿。她虽然不欣赏柯林斯,但是,同他结婚无疑也让自己获得了这样的保险箱。读者看不出婚后的夏洛特是否幸福。但是,不愁吃穿地过日子是不成问题的。

威克汉和丽迪亚的婚姻就更是没有任何基础的结合了。威克汉早先曾经诱惑过达西的妹妹与他私奔,但阴谋告破,没有得逞。参加民兵团后,他先是对伊丽莎白大献殷勤,继而对富有的金小姐表示好感。最后竟然和丽迪亚私奔了。他们的关系纯粹建立在情欲和美貌的基础上,没有任何爱情基础。而婚姻的缔结也是有条件的。如果达西没有帮助威克汉还清赌债,威克汉也许就不会同意跟丽迪亚结婚。这种婚姻在婚后马上就露出了其基础不牢的弊端。威克汉对丽迪亚渐渐情淡爱弛,而丽迪亚也只能从姐姐们那里寻求些许的安慰,连他们的生活都要靠姐姐们的帮助和接济。

上述四桩婚姻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最理想的结合。他们的故事成了英国文学中的经典爱情故事。同简和宾利不一样,伊丽莎白和达西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傲慢无礼。而达西也因为他的傲慢得罪了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她那些不甚体面的亲戚也使达西忽视了她自身的优点和美德。后来,达西终于认识到伊丽莎白是可贵的值得爱的女子,便向伊丽莎白表达了爱慕之情。遭到拒绝后仍不气馁,终于通过自己的行动消除了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和误解。可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却又试图阻挠外甥的婚姻。她亲自出马来到伊丽莎白的家中,傲慢地对伊丽莎白加以劝阻,想让她主动放弃达西。但此举反而促成了这一对情侣更加坚定地走到了一起。达西和伊丽莎白终于冲破一切阻力,成了另一对令人艳羡的夫妻。

通过对爱情和婚姻的描述,奥斯汀似乎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爱情是可以摒弃一切社会力量而独立存在的,并非只有门当户对的恋人才可以得到幸福。而婚姻和爱情可以是两回事。爱情加上婚姻无疑是最理想的,如简和宾利及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婚姻。但没有爱情的婚姻似乎也并非不可为,一如柯林斯和夏洛特及威克汉和丽迪亚的婚姻。但是,从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上,奥斯汀似乎也在说明,真爱是同社会阶层毫不相关的一种力量,有了它,一切疑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从小说中还可以看出,英国摄政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界限是很分明的。贝内特一家属于中产阶级,虽然他们可以和上层社会的宾利一家和达西一家来往,但和他们在一起,他们显然低人一等。上层社会的人瞧不起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又瞧不起社会地位比他们更低下的人。小说中,大多数人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都很在意。达西出身上层社会,一开始便对出身中产阶级的伊丽莎白抱有成见,对她经商的舅舅也颇含鄙夷之态,因为在那个年代,经商被认为是很下等的职业。宾利小姐虽说和可爱迷人的简交好,但也从骨子里瞧不起她的出身。表现最露骨的就是凯瑟琳夫人了。她对所有社会地位比她低的人都表示出一种恩主似的态度,总是居高临下地傲视众人。

相反,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则想方设法巴结接近上层社会的人,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贝内特太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家财有限的她总是希望自己的女儿们能够寻到属于上层社会的富有女婿。当宾利一家出现在泥泽地别墅时,她马上把宾利看成了自己的某个女儿理想的结婚对象。当她看到宾利和自己的大女儿互相倾慕时,她得意极了,自以为这一对爱侣由相爱到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遗憾的是,宾利一家突然毫无来由就离开了。结婚的愿望似乎成了泡影。贝内特太太大肆谴责宾利的行为,为自己的大女儿失去了缔结一桩好姻缘的机会大感遗憾。

奥斯汀在小说中讽刺了这种阶层意识。她对柯林斯这个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的刻画就是极好的证明。柯林斯对凯瑟琳夫人的态度总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他不放过任何一个颂扬凯瑟琳夫人的机会,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拍她的马屁上。在他眼里,凯瑟琳夫人那么看中他,赞助他,那是他的荣幸和骄傲。他只有对凯瑟琳夫人必恭必敬、言听计从,才能回报凯瑟琳夫人对他的恩宠和青睐。而夏洛特之所以嫁给毫无优点可言的柯林斯,一则因为自己没有财产,二则自己没有美貌,也就是说,她没有任何可以赖以往上攀爬晋级的资本。至于夸夸其谈的威克汉,勾引达西小姐是因为达西小姐是个有财产又有社会地位的人,如果能与她结合就意味着他也进入了她所属的那个阶层。后来他疏远伊丽莎白而向金小姐献殷勤,是因为金小姐比伊丽莎白富有。他最后跟没有财产且举止轻浮的丽迪亚私奔,是因为其他能让自己往上层社会攀爬的途径都宣告失败。

在《傲慢与偏见》所描述的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她们没有工作的机会,不能靠自己的经济收入养活自己。有财产的还可以依靠财产聊以度日,没有财产的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丈夫,那就极有可能陷入挨饿受冻的境地。所以,找一个有钱的男人嫁为人妇,似乎成了没有财产的女性惟一的出路。贝内特太太虽然无知可笑,可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为五个女儿的婚事担忧也是合情合理的。夏洛特既无才又无貌,没有寻觅如意郎君的资本。为了避免沦为老处女的命运,只好嫁给无聊透顶的柯林斯。贝内特家的财产因为限定了继承权,自己家的五个女儿都不能继承,只能传给表侄柯林斯。这也是女性地位低下的一个证明。

再者,社会给女性设置了许多行为规范。如果女性违反了这些社会规范,那就是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令社会所不齿的。伊丽莎白为了到泥泽地别墅去看生病的姐姐简,一路上不顾道路的泥泞,弄脏了自己的裙子。这让宾利小姐和她的朋友们大为吃惊,并遭到她们的耻笑。因为对那个年代的女性来说,这也是不符合女性行为准则的行为。贝内特太太愚蠢可笑,言谈举止跟夫人淑女的大相径庭,不但处处招人嫌,包括自己的丈夫和女儿,而且还影响了女儿们的亲事。丽迪亚和威克汉的私奔,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全家人的荣誉因此而被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贝内特一家大为惶恐,想尽办法挽回这一面子。想和伊丽莎白共沐爱河的达西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贝内特一家平息了这场有辱门风的风波,让丽迪亚和威克汉正式结婚,这样贝内特一家才终于没有名誉扫地。

奥斯汀长于人物刻画。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聪慧理性的伊丽莎白,真诚执著的达西,温柔宽容的简,轻浮浅薄的丽迪亚,没有头脑的贝内特太太,相对无能的贝内特先生,自私势利的宾利小姐,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夫人,无聊透顶的柯林斯等。他们当中,有的令人佩服,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鄙夷,有的令人忍俊不禁。此外,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伊丽莎白的机智话语,贝内特先生对太太的讽刺挖苦,威克汉的花言巧语,柯林斯的饶舌措辞,无不让读者大饱眼福。总之,不论从小说的故事内容和奥斯汀的叙述技巧上来说,《傲慢与偏见》都不失为一部经典作品。

厦门大学外国文学教授

李美华

2006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