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残疾人的自强模范,以热爱祖国的情怀、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超越种种不幸,克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业绩,本书把他们的动人事迹用文字描绘下来。从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感人事迹中,我们更理解残疾人,更尊重残疾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强之歌(2009年卷)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个残疾人的自强模范,以热爱祖国的情怀、百折不挠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超越种种不幸,克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业绩,本书把他们的动人事迹用文字描绘下来。从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感人事迹中,我们更理解残疾人,更尊重残疾人。 内容推荐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残疾人身残志坚,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星光灿烂的英雄模范群体,是我国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目录 我心中的手 是雄鹰总要飞翔 智者杨佳 无影世界的军礼 苦难成就梦想 李雁雁:一个中国盲人的探路之旅 “奋斗+爱心”结出的人生蜜橘 大爱无声 红树成林傲海天 心翼 从黑暗走向光明 飞翔的凤凰 济世仁爱之歌 同一个星空下 单腿奔跑的强者 历经风雨见彩虹 血凝35金 鹰之歌 如歌人生 折翅雄鹰翔蓝天 病枝愈励树成荫 壮美的仁爱之音 爱心,成就助残伟业 大行德广 爱,在坚持中感动 当爱已成习惯 世界因你更美丽 胜似慈母心 琴心妙音 撑起那方生命的蓝天 红梅香自爱中来 解读雷军伟 珍惜生命 试读章节 我心中的手 唐涓 引子 有了手,就可以学习,可以工作,可以创造,而我只有一对光秃秃的残臂……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自己。自从有了学生,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而我的生活也点缀了我的生命。 这段话,是我从介绍优秀残疾教师马复兴事迹的报纸上偶然读到的,当时很受触动,但我并没有想到马复兴这个名字后来会无数遍地出现在我的笔下,成为我创作时朝思暮想的人物。 2008年深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前往青海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那个因为马复兴的出现而声名鹊起的地方。听到汽车马达声,马复兴从办公室快步迎出来,我望着他满脸的笑容,本能地伸出手去,当我的手紧紧夹在他的残臂中被用力摇晃了几下时,一种特别的感觉瞬间电流般穿透了我的身体。他的事迹经过媒体宣传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极大反响后,对于不同身份的来访者,他早已练就泰然自若。而他的家人、同事还有学生,更是习以为常。这种状态让我喜欢,因为我希望我笔下的马复兴,就是如此沉稳安然,荣辱不惊而热情洋溢。他的事迹不悲情也不悲壮,更谈不上轰轰烈烈,然而,经过一段漫长岁月的过滤,却有如醇酒,一点点渗进你心里,先是发紧,继而发热、发烫,最终温暖了你的整个肌体。 午后明媚的阳光擦过窗棂,撒满了下麻尔小学窄小的院落,如此小规模的学校,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但正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小天地,承载了马复兴奋斗的整个路途。我想起“CCTV2007年度全国三农人物奖”对马复兴的颁奖词:“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8个春秋。他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为了不让一个农村孩子失学,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他用断臂写人生,他用一生守望山村。”的确,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间教室每一寸土地,都是这个颁奖词最忠实的见证者。 噩梦降临 对马复兴来说,襁褓中的噩梦,虚幻而陌生。当他坐在自家小院里,给我重述生命初始的那场劫难时,却有如历历在目,所有的痛楚与煎熬就在那个瞬间深深地烙进了他的生命。 可以说,马复兴是生不逢时。1959年,中国开始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就在一个雪花飞舞的夜晚,马复兴降临在了这个世界。他是家里第四个孩子,母亲坐在炕头,望着他红扑扑的小脸,说不出是喜还是忧。生活是越来越困难了,家里剩下不多的一点粮食,也都上交给了集体大灶。无数个寒风凛冽的夜晚,人们都会听到夜空中飘荡着婴儿揪心的哭声。母亲实在难以忍受,还未满月,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去集体灶上帮忙做饭,父亲更是为了这个家常年在外面辛苦劳作。 1960年的春天就在人们的煎熬中悄然而至。大地渐渐回暖,万物复苏,百木吐绿,但人们并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欣喜。饥饿就像个恶魔紧紧缠着人们不放。一些能吃的野菜刚刚拱出地面,就被饥饿的村民洗劫一空,马复兴9岁的姐姐也不得不拖着只有5岁的妹妹加入到挖野菜的人群中。这样,只有4个月大的马复兴常常由3岁的小哥哥在家里照看着。此时,被裹在襁褓中尚不谙人事、只会哇哇啼哭的马复兴,是不可能料想到人生的一场劫难正暗暗向自己逼近。 那一天,马复兴因为饥饿始终啼哭不止,两个姐姐只好出门挖蕨麻说回来给弟弟烧熟吃。3岁的小哥哥在家焦急等待,迫不及待早早抽开了炕板。这是那个年代西北农村典型的热炕,在炕的中央垒一小灶,里面煨些烧红了的炭火,上面再盖上木板,铺上毛毡。吃饭时将木板抽开,供全家人取暖。木板被抽开后,小哥哥又跑到院门口张望挖野菜的姐姐。悲剧就在这一刻降临了,嗷嗷待哺的马复兴由于在炕上不停滚动,一下子就掉进了火坑。燃烧的炭火迅速烧透了包裹他的小被子,又烧着了他的身体,他被烧得哇哇大哭,小哥哥被吓懵了,但因为年小力弱无法把弟弟抱出火坑,只好跑到地头叫母亲。等妈妈赶回家中,炭火已把马复兴胳膊肘以下的部位全部烧焦,胸部和脖子也严重烧伤。妈妈抱他出来的时候,身上还直冒火星,此时的马复兴双眼紧闭、奄奄一息,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没有救了。绝望的母亲把马复兴紧紧地抱在怀里,忍不住嚎啕大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生命濒临死亡的边缘,上帝却把慈爱的光芒投向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孩子,昏迷了4天后,他突然睁开了眼睛,母亲见状急忙往他焦干的嘴里喂了些水。一星期后,被烧焦的胳膊奇迹般地从肘关节处脱落下来,只有一根粗大的筋还连在上面,他的爷爷拿了把剪刀硬生生地剪断了那根筋。 马复兴幸运地活了下来,但他永远失去了双手。他该怎样在无手的生命中成长,又该怎样面对自己无手的人生…… 我要上学 1966年,马复兴到了上学年龄。每天早晚,马复兴站在院门口,看着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来来往往于学校和村落之间,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常常还大声背诵诗词或唱歌,马复兴的心里真是羡慕极了。于是,他缠着正在灶前忙乎的母亲,恳求母亲也送他去学校读书。母亲将他搂在怀里,抚摸着他的小脸难过地说:傻尕娃,咱们没有手咋上学啊!那一天晚饭,马复兴只吃了一点点。饭后,他坐在院子里那棵梨树下望着浩瀚星空黯然神伤。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没有手,对未来的生活将意味着什么。他真是太想上学了,可是母亲说的对呀,没有手怎么抓笔写字啊?想到这儿,他伤心得不能抑制,竞呜呜地哭出了声。但奇怪的是,第二天早晨他起床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让姐姐给他穿衣服。当他笨拙地穿好衣服后,开始自己学习洗脸、端饭,吃完饭,还争着帮母亲干起了家务活。全家人惊奇地望着他的举动,知道他为上学的事正在伤心,也不敢多问什么。 村外有一条常年潺潺流淌的小河,那是他在夏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他坐在河边的树荫下,望着清亮的河水发呆。河水里游来荡去着一些小鱼,几条胆大的竟然还游过来啄他泡在水里的脚趾。突然一个念头让他亢奋起来,他卷起裤腿,开始在小河边跑来跑去,用脚趾去夹那些游动的小鱼。小鱼的身体滑腻腻的,想用脚趾夹住真不那么容易,一连多天他都失败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抓鱼的兴致,回家路上,他有意识去夹小石子,小木棍,锻炼脚趾功夫。自从心里有了想法后,他仿佛在层层云雾的缝隙中寻到了一丝霞光,那些日子里他满脑子都是快点练快点练…… 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的脚趾终于夹住了一条鱼,足有半尺长,他兴奋地大叫起来,快乐的声音回荡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在他的记忆中,那个日子始终鲜艳夺目。天空澄蓝,阳光灿烂,盛夏的灼热恍若母亲温暖的手,抚摸着他的身体,更抚慰着他落寞久了的心灵。他将鱼儿紧紧夹在腋下,一路叫着向家飞奔而去。他几乎将鱼儿送到了母亲的鼻下,仿佛是让母亲闻闻这鱼儿是否新鲜。而母亲也如同盲人,沾满泥土的手指反复在光滑的鱼背上摩挲,一遍遍地问他:这鱼儿真是你抓的吗?…… 马复兴的脚趾功夫在不停歇的苦练下与日俱增,差不多半年后,他就学会了自己穿衣、洗脸、吃饭,还能帮家里做不少事情。有一天,哥哥早早就放学回家,把书包往炕上一扔就跑出去玩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慢慢向书包靠近,他用脚趾灵巧地打开了书包,从里面拿出哥哥的语文书,趴在炕上用嘴一页页地翻看着。除了书里的一些插图,密密麻麻的汉字他一个也不认识,索性就挑了两个笔画最简单的,用脚夹住树枝在地下照猫画虎地写起来。待哥哥玩够了回到家,马复兴已经写满了一地的字。他问哥哥这两个字怎么念,哥哥告诉他,一个念“大”,另一个念“人”。从此,用这样的方法,马复兴陆陆续续认识了不少字。到8岁的时候,哥哥课本里的字已认识了大半。 新的学期又到来了,马复兴缠住父母,再一次提出了上学的要求。可父母依然是一脸苦笑,重复着多次说过的话:尕娃啊,你想上学我们知道,可没有手你怎么写字啊?令父母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马复兴没有像往常那样哭鼻子,而是挺起小胸脯理直气壮地说:我会写,我写给你们看。说完将父母叫到院子里一屁股坐在地下,迅速蹬掉鞋袜,夹住树枝写了一地的字。父母惊喜万分,父亲始终半张着嘴,而母亲则流了满脸的泪水。 第二天一早,母亲给他穿戴得整整齐齐,带着他去见下麻尔村小学的校长。一切正如所料,校长为难的脸上已经明示了他的态度。于是,马复兴又重演了给父母写字的那一幕。也许是校长被这个孩子的精神感动了,终于答应收下他。1967年那个秋天,马复兴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愿望。 P1-5 序言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表彰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是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和盛事。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刚才,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与会代表。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激励,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对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关切;也充分体现了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特殊的重要地位。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也代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向受到表彰的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全国8300多万残疾人及其亲属,向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残疾人身残志坚,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受表彰的自强模范,就是数千万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刚才,听了几位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代表的发言,我和大家一样,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思想受到深刻启迪。他们的成就令人钦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品德闪耀着光辉,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我们知道,今天受到表彰的每一位自强模范、每一个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都有不平凡的业绩、不平凡的故事。这个星光灿烂的英雄模范群体,是我国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在受到表彰的自强模范中,有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有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优秀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有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普通工人、农民、教师、医生、人民警察和基层工作者,有在国际赛场和国际艺术舞台上用勇气、力量、技巧和美妙感动世界的残疾人运动员和艺术家。他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同样的品格,这就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都体现了同样的追求,这就是为祖国、为事业、为他人乐于奉献的崇高境界。他们都曾遭遇过严峻的人生困境和挑战,承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他们始终对祖国和人民饱含深情,始终对生活充满挚爱,始终对未来满怀信心,敢于直面人生困厄,勇于与命运抗争,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他们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和模范行为,诠释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谱写了当代的英雄赞歌,熔铸了不屈的民族脊梁。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的实践催生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自强模范和广大残疾人取得的感人业绩,是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下所创造的,同时也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人的生命总是不断超越苦难而达到更真、更善、更美境界的,一个民族总是不断战胜艰难困苦而发展进步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风险。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加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自强模范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克时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如果说,自强模范的先进事迹奏响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凯歌,那么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就传唱了人道主义思想的颂歌。近年来,扶残助残活动在全社会深入广泛开展,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今天受到表彰的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来自社会各界、各行各业,有时刻牵挂残疾人安危冷暖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有慷慨捐助和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的海峡两岸企业家和慈善组织;有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为残疾人建起第一个板房康复中心的基层干部,有活跃在残奥会、特奥会赛场上的青年志愿者,有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残疾人事业的医生、教师和社会工作者,有几十年如一日义务照顾残疾老人生活、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工人、农民、人民警察、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他们的扶残助残活动,涉及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教育、扶贫、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解决了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大量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他们炽热的博爱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为民解难、为国分忧的社会责任感,是人道主义最生动的体现。人道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平等,反对歧视,关怀弱者,保障人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这次表彰大会为契机,进~步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我们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状况,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要继续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扶残助残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慈善组织的建设,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残疾人事业;继续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一助一送温暖等群众性扶残助残活动,不断拓展帮扶内容、创新帮扶形式;大力倡导和发展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慈善文化,使扶残助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推动社会扶残助残活动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进一步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残疾人是残疾人事业的主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希望广大残疾人以自强模范为榜样,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用崇高的理想激励自己,用昂扬的志气鼓舞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幸福,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共创共享和谐美好的新生活! 今天,还有50名优秀残疾人工作者和100个残疾人之家受到了表彰,希望各级残联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勤勉敬业,真诚奉献,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带领残疾人共建幸福美好未来,帮助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残疾人事业是高尚的人道主义事业;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为榜样,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2009年7月3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