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加以深入浅出的心理学理论分析,指出了心理问题的根源以及危害,讲述了不良心理情绪的克服、意志、行为人格障碍的调适、心理疾病以及身体疾病的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心理疗法,让你漫步于心灵花园之时,获得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在部分章节还列举了一些趣味小测试做参照,争取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永葆身心健康。
全书集针对性、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适合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来阅读,是一本视角新颖而又中肯实用的心理健康辅导读物。希望本书能帮助您在人生中找到幸福,抓住事业成功的时机,走向成功之路。
心理学教授乔治·斯格密指出:“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宝塔顶层的桂冠,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握在我们手中的一柄利剑。只有磨砺好这柄利剑,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夺取成功的桂冠。”成功需要健康的心理,没有健康心理的成功早晚会出现“漏洞”,甚至会塌陷。所以,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我们必须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
自己的心理问题只能自己解决。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有一位法灯和尚,他性情豪逸,但终日无所事事,众和尚都看不起他。不过法眼和尚却很器重他。一天,法眼和尚向众和尚问道:“老虎项上系着一个金铃,哪个人能把它解开来?”众僧皆回答不出。恰好法灯和尚走进来,法眼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法灯和尚随即答道:“系铃的人能够解开。”
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万变不离其宗,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说到底,人的心理缺陷不可能彻底消除,但是它可以弥补,可以跨越,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
本书以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加以深入浅出的心理学理论分析,指出了心理问题的根源以及危害,讲述了不良心理情绪的克服、意志、行为人格障碍的调适、心理疾病以及身体疾病的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心理疗法,让你漫步于心灵花园之时,获得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在部分章节还列举了一些趣味小测试做参照,争取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永葆身心健康。
全书集针对性、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适合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来阅读,是一本视角新颖而又中肯实用的心理健康辅导读物。希望本书能帮助您在人生中找到幸福,抓住事业成功的时机,走向成功之路。
花园一角:
李某,女,10岁,小学五年级,聪明活泼,就是有一个拖延的毛病。每天放学,她总是先玩,把作业撂一边,任妈妈怎么催促也不肯写,直到很晚了,才开始不停地赶作业。不光学习,别的事情她也经常有各种借口拖着不做。每当妈妈提醒她说书桌该整理了,脏袜子还没有洗,借同学的光盘早就该还了……她总是一句“我忙着呢,现在没有时间,明天再做!”
什么是拖延
拖延是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精神状态,是常见的一种意志缺陷,也是许多人深感苦恼而又难以改正的缺陷。喜欢拖延的人往往意志薄弱,他们不敢面对现实,惧怕艰苦,缺乏约束自我的毅力;目标和想法太多,缺乏应该有的计划性和条理性;没有目标,也可能不知道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
对拖延者而言,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尽管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并且拖延发生在生活的所有领域。
尽管拖延者比其他人更乐观,他们对时间的估计能力并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让一个拖延的人制定一周的计划,就像让一个慢性抑郁症病人马上高兴起来一样。
拖延的表现不止一种,有三种基本类型:
觉醒型或寻求激励型。这些人总是到最后一刻到来时才会忙碌起来。
逃避型。这些人总是在逃避对失败的恐惧甚至是对成功的恐惧,但无论是在哪种情形,他们总是担心别人是怎么看待他们自己的。这种类型的拖延者更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做事不够努力而非能力不足。
决定型。这种类型的拖延者他们不去做决定,因为不做决定,他们就不必承担最终结果的责任。
人为什么爱拖延
拖延主要是下面这几个原因引起的:
目标缺乏,动机不足。“我不知道做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还是等我心情好了再去做吧。”
抱有想法的人往往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需要,可能从来没有制订过人生目标,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安排或指挥。
思维消极。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影响他对事情的预期和对自我胜任能力的评价。当他认为任务的难度很大或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就常常会拖延。
回避焦虑。喜欢拖延的人对于压力比较敏感,当他们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导致退缩和回避行为。小李不去体检,可能是健康意识不强,更可能是他害怕真的查出什么毛病来自己无法承受;老王作为经理不愿意见客户,说明他不喜欢承受销售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焦虑和失败体验。
被动攻击。对某些人来说,拖延还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的表达。当他们讨厌别人、不赞同对方的意见而又不愿意或不能正面反对时,就采取不理睬、不执行的办法,以被动的形式“攻击”对方。被动攻击通常是潜意识的,拖延者很难意识到,更不会承认。
另外,认为条件不成熟,无法开始行动也是导致拖延的原因之一。
拖延的危害
拖延是健康的杀手。小张是一位“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社会成功人士。已经三十多岁的她看起来还很年轻,而且精力过人。尽管她知道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但总是抽不出时间去医院:忙着写工作计划,还要整天为提高销售成绩而加班加点,暑假要带孩子去旅游……等她感到身体极度不适而去医院时,已经晚了,她被诊断为癌症晚期。
拖延会侵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常常陷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小赵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老板布置他去做的工作老是不能按时完成。开会的时候他经常是最后一个到,订好的计划一到他去执行就总会遇到各种阻碍。老板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要不是碍于推荐人的情面,早就把他给开了。
拖延使自我评价降低。拖延者往往对环境和自己抱有消极悲观的看法,而拖延行为本身更肯定了这一点。总是不愿、不敢去面对现实要求,缺乏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和喜悦心情,这种失败的体验会降低拖延者的自我评价和自尊。一个总是拖延学习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是没有信心的,一个工作上拖延的员工在单位里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好的评价。
拖延让人际关系受损。拖延意味着一个人对别人的不重视、不合作、不守信用和不负责任,对方当然会重新考虑与拖延者的关系。一个总是失信于朋友的人,朋友也会离他而去。P56-58
心理学教授乔治·斯格密指出:“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宝塔顶层的桂冠,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握在我们手中的一柄利剑。只有磨砺好这柄利剑,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夺取成功的桂冠。”成功需要健康的心理,没有健康心理的成功早晚会出现“漏洞”,甚至会塌陷。所以,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我们必须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
自己的心理问题只能自己解决。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有一位法灯和尚,他性情豪逸,但终日无所事事,众和尚都看不起他。不过法眼和尚却很器重他。一天,法眼和尚向众和尚问道:“老虎项上系着一个金铃,哪个人能把它解开来?”众僧皆回答不出。恰好法灯和尚走进来,法眼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法灯和尚随即答道:“系铃的人能够解开。”
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万变不离其宗,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说到底,人的心理缺陷不可能彻底消除,但是它可以弥补,可以跨越,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
本书以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加以深入浅出的心理学理论分析,指出了心理问题的根源以及危害,讲述了不良心理情绪的克服、意志、行为人格障碍的调适、心理疾病以及身体疾病的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心理疗法,让你漫步于心灵花园之时,获得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在部分章节还列举了一些趣味小测试做参照,争取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永葆身心健康。
全书集针对性、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适合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来阅读,是一本视角新颖而又中肯实用的心理健康辅导读物。希望本书能帮助您在人生中找到幸福,抓住事业成功的时机,走向成功之路。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