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面孔/英国国家美术馆细究名画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英)亚历山大·斯特吉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展示了在英国国家美术馆所藏绘画中的各种迷人面孔。不管是肖像画还是叙事画,寓意画还是风俗画中,最直接地向我们传递信息的往往是画中人的面孔。画家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交代情节,刻画性格,而描绘面孔的手法也突出体现了绘画者对于艺术的追求与思考。本书探讨的内容包括千变万化的面孔、对于“美”的不同定义、肖像画家如何画出逼真的人像同时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以及我们是怎样对面部表情进行解读的。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斯特吉斯(Alexander Sturgis),英国艺术史学家。1963年出生于伦敦,曾于牛津大学学习历史,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在伦敦考陶尔德学院继续研习艺术史。199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2005年,任职于在英国国家美术馆;2005年到2014年,担任巴斯大学的赫尔本博物馆馆长;现为牛津大学阿须摩林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在撰写学术著作、艺术普及类图书的同时,也为孩子们创作图书,希望以此帮助孩子理解艺术,鼓励他们走进艺术馆。
目录
引言
画家如何画面孔
肖像画:描绘容貌
肖像画:刻画性格
情感的表达
结语 空白的面孔
延伸阅读
图片版权
序言
当我们与一个人相见
,首先留意的便是对方的
面孔,我们会着意辨认,
看看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
,或者透过面容揣测他的
情绪和个性。可能仅仅在
一瞥之间,我们就能发现
他的眼睛、鼻子和家人长
得很像,或是捕捉到他略
显尴尬的表情;我们能看
出他日渐衰老的苗头,或
有血压偏高的征象,或是
刚刚冒头的胡楂儿。这是
我们的本能,也是我们的
特长。这种对于人面孔精
细入微的敏锐感受力也同
样体现在面对画中人的时
候。我们能够自然而然地
通过人物的肖像揣摩他的
性格,在观看叙事画时,
也会被那一张张神态生动
的面孔所感染。有时我们
甚至会遇见一些熟面孔,
比如在一幅画作中意外发
现里面的人物酷似某位朋
友或亲戚,这是绝大多数
人都曾有过的经历。举个
例子,在15世纪画家罗吉
尔·凡·德尔·韦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的作
品《为圣胡伯特迁葬》(
见图1)中,围观仪式的
人群里就有人与英国国家
美术馆的一位退休警卫撞
了脸。
然而,画中人的面孔
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见
的活生生的人不同。真人
更多的是通过面部的动作
来传情达意,不管是一闪
而过的笑容,还是突然咬
紧的牙关,都有其含义,
可图画是静止不动的。而
且,在美术馆收藏的作品
中,尽管我们能找到一些
熟悉的面容,以及一些已
经确认是真人的肖像,但
还有一些面孔是我们在现
实世界中永远不可能看见
的。比如桑德罗·波提切
利(Sandro Botticelli)笔
下的维纳斯(见目录页)
,其容貌便只能存在于绘
画中。本书的主题正是英
国国家美术馆馆藏画作中
的各种面孔,包括肖像画
和不同题材作品中的人脸
。我们将会探讨这些面孔
为什么会画成这样,以及
作者想要传达什么。
※两种类型的面孔
要论人物面孔之多,
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的
所有画作中,几乎没有什
么作品能够比得上以下两
幅画。这两幅画完成的时
间相隔了两个半世纪以上
。画中都包含了超过50张
面孔,或整齐或松散地排
列成行,似乎在争相吸引
观众的注意,但除此之外
,两者就再也没有什么共
通之处了。一幅是《圣母
加冕与圣徒敬拜》(见图
2),由雅各布·迪·齐奥
内创作于1370年至1371
年间,是圣乔治–马焦雷
教堂巨幅祭坛画的主体,
象征着天堂。作为对照的
另一幅,则由赫拉德·特
尔·博尔希(Gerard ter
Borch)创作于1648年,
题为《明斯特和约获得批
准》(见图3),是对这
一真实事件的记录,画幅
比前者小得多。两幅作品
诞生的原因和绘制手法截
然不同,却对两位画家提
出了同一个难题:如何描
绘众多人物的面孔?对此
,两位画家各自的解决办
法值得我们细品。
在雅各布的祭坛画中
,排列在基督和圣母两侧
的圣徒外形上有很多区别
点,其中最明显的是身上
的服饰和手里拿的东西。
乍看之下,他们的容貌似
乎也是天差地别的:面容
白皙的青年跪在肤色黝黑
的老者身边;“大胡子”和
“光下巴”并肩而立。但是
,假若我们忽略发型和肤
色的种种差异,把注意力
放在他们的面部特征上,
就会发现这只是一套简单
重复的公式化脸谱。各位
圣徒都有着同样笔挺的鼻
梁,他们注视基督和圣母
的双眼也都是形状相同的
杏眼。尽管其中一些人秃
了头,另一些人留着长须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区别
——不过是掩饰千人一面
的障眼法而已。
特尔·博尔希的画走的
是另一条完全相反的路子
。虽然画幅小,但所有人
脸自然生动,还有着各式
各样的缺陷。我们能看到
朝天鼻、鹰钩鼻等不同形
态的鼻子,同时棱角分明
的方脸、瘦长的马脸与胖
乎乎的、有着厚厚的双下
巴的脸型成了鲜明的对照
。可以想见,博尔希不是
在千篇一律的“公式脸”基
础上修修改改,而是参照
着真实的人脸作画。事实
上,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当西班牙与荷兰共和国
宣誓结束战争时,博尔希
就在双方缔约地明斯特市
。他为许多与会代表画了
个人肖像,其中不少留存
至今,我们能够从画中辨
认出许多人物。他甚至把
自己也画了进去——画面
最左侧那位头发微红、目
光望向我们的历史见证者
就是他本人。不过,即使
我们对这些背景知识一无
所知,也能推断出画中人
的面貌取自真实人物,正
如我们一眼就能瞧出,雅
各布·迪·齐奥内所画的人
脸是虚构的。
写实化与脸谱化——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有
时还会出现在同一幅画中
。不妨来看一幅15世纪的
西班牙画作:巴托洛梅·
贝尔梅霍的《圣米迦勒战
胜恶魔》(见图4)。这
幅画原是一组祭坛画中位
居正中央的一幅,捐助人
安东尼奥·胡安(Antonio
Juan)便是画中跪倒在大
天使面前的人。显而易见
,安东尼奥的脸是按照真
人画的,圣米迦勒的脸则
是画家的创作。自然,贝
尔梅霍不可能找到真的大
天使当模特,不过抛开这
点困难不谈,造成两张脸
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他采
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一
张是凡人的脸,体现在安
东尼奥特别的鼻梁曲线、
紧锁的眉头和带胡楂儿的
下巴上(见图5);另一
张则十分独特,圣米迦勒
拥有一张鹅蛋脸,眉毛弧
度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