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钢院里生活的“钢小伙”、“铁姑娘”,2007年、2008年的暑期,北京科技大学的228名同学,根据生源地,组建了30支分团、小队,在祖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对分布在101个市、区、县的207件大型铁器做了调查,详细记录了文物的规格参数、年代用途、铭刻纹饰和艺文记载,并进行拍照、摄像。
在“指南针计划”试点项目“中国古代生铁发明创造挖掘与展示”的支持下,中国古代大型铁质文物学生实践团将同学们在调查期间所写的日记、感悟和报告稍作整理,从中选辑出数十篇,汇编成这本《寻铁记》,希望将同学们的所历、所感、所想呈现出来,与众读者共欣享。
这本《寻铁记》由中国古代大型铁质文物学生实践团编著,分为行程篇和调研篇。行程篇记录了中国古代大型铁质文物学生实践团2007年、2008年30支分团、228名同学从项目选题、团队组建、实地调研、资料整理、成果总结等方面的实践情况。调研篇在大量调研数据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古代大型铁质文物分布特征,建立了铁质文物损害分类,分析了大型铁质文物的典型病害现象,阐释了我国铁质文物的文化价值,并对铁质文物保存与利用中现存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大型铁质文物科学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和意见。书后附有实践中拍摄的文物照片和文物简介及相关故事说明。
《寻铁记》可供从事科技史研究和学生社会活动工作的相关人员参考。
上:行程篇
北京
大钟寺里的热情
行程小结
铁器,让我欢喜,让我忧
行程手记
陕西
实践日记
寻经铁佛寺
河南
团队行程手记
湖南
行程手记
铁枷难觅
行程手记
调研感悟
浙江
浙江杭州和湖州铁器调研
浙江杭州和宁波铁器调研
天津
天津“钟王”调研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报告
山西
太原分团行程手记)
实践手记
实践手记
山西长治实践记
条条“铁”证如山
那些“漂泊”的日子
实践感悟
陵川之旅
山东
行程手记
实践手记
实践手记
济南之行所感
河北
实践手记
实践感悟
沧州东光铁佛寺行程手记
寻并学习着
保护文物,刻不容缓
下:调研篇
中国古代大型铁质文物保护现状及其文化价值调研报告
1 项目综述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研究思路及方法
1.3 项目创新点及难点
2 古代大型铁质文物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2.1 中国部分地区古代大型铁质文物的分布概况
2.2 古代大型铁质文物病害状况调研
2.3 古代大型铁质文物丢失状况统计
2.4 古代大型铁质文物文化价值认知
3 古代大型铁质文物保护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材质受限,铸造工艺缺陷
3.2 环境污染,存放环境受限
3.3 设备缺乏,技术手段不当
3.4 历史变迁,文化信息缺失
3.5 宣传薄弱,价值长期低估
3.6 管理不善,筹资渠道狭窄
4 关于铁质文物科学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4.1 更新理念,开展多方合作
4.2 技术修复,减少劣化因子
4.3 加强宣传,增强民众保护意识
4.4 强化管理,运用信息科技手段
4.5 统筹兼顾,拓宽资金渠道
5 本课题的成果与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古代大型铁质文物调研参数表(2008年)
附录2 古代大型铁质文物民众保护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3 古代大型铁质文物调研结果一览表
附录4 116件古代大型铁质文物病害一览表(按病理分)
附录5 中国古代大型铁质文物调研项目团成员信息
附录6 日程回顾
附录7 获奖情况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