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的学科,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体会,编书就会纸上谈兵,人云亦云;而如果只有临床经验,只知开方用药,不会从理论上进行阐发,就会使人阅读本草书籍感到枯燥无味。书中所载【临床解悟】一栏,以及“总论”中的“附”,是编者结合古今认识和自己的体会发表的一些看法。
本书围绕中药的有关理论和临床方面的问题,阐发观点和认识,希冀解决中药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并联系临床实践所写的一本临床中药学专著。书中围绕中药的有关理论和临床方面的问题,阐发观点和认识,希冀解决中药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附有作者的不同见解。各论共收载常用中药377味,每味药设有[处方用名]、[药性特点]、[功效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功效比较]、[临床解悟]等项。其中[临床解悟]是重点,针对临床中药学中的一些疑难、有争议的问题,使用当中的一些模糊问题等进行了阐发。书中还收载了作者多年应用中药的经验、体会,并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一些验方及秘方。
本书实用性强,适于中医临床医生、在校师生、自学中医人员参考。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附:关于本草分类史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 产地
第二节 采集
附一: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附二:关于中药代用品研究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附:关于炮制的意义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
附:关于四气
第二节 五味
附一:关于五味
附二:关于中药性味的可变性
第三节 功效
附一:对“功效”的认识
附二:记忆中药功效方法介绍
附三:关于中药性味与功效的关系
第四节 升降浮沉
附:关于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诸因素
第五节 归经
附:对中药归经学说的几点看法
第六节 毒性
附一:关于药毒
附二: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所列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附一:关于单行
附二:中药配伍与提高疗效的关系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附一:关于十八反的历史沿革
附二:关于十八反药物数
附三:关于十九畏药物数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中药的剂量
附一:关于中药用量的一般原则
附二:关于剂量的换算
第二节 中药的煎法
第三节 中药的服法
附:关于中药命名的方式方法
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