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幼彬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之道》富有创意地阐述了“有无之道”的建筑本体论和建筑艺术论,构建了极具特色的基于“有、无”哲理的“中国建筑论”。该书被列为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老子》是中哲学的源头,老子哲学中论及建筑的“有、无”哲理,被誉为“最好的空间理论”。侯幼彬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之道》从“有、无”视角综论“中国建筑之道”:论析了建筑实体的“有”与建筑空间的“无”的内在制约,建筑发展史呈现的“有无相生”的矛盾运动,植根“有、无”的建筑艺术的特质和建筑语言的特性,木构架建筑体系各个层面的“有、无”;充分揭示了中国建筑早熟的空间意识,及其多彩的表现形态,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有、无”分析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中国建筑之道》富有创意地阐发了“有无之道”的建筑本体论和建筑艺术论,构建了极具特色的、基于“有、无”哲理的“中国建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