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好设计--设计师可以改变世界
分类
作者 (加)戴博曼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倾力作序。

为什么人们会去买他们负担不起的房子?

为什么美国的汽车制作商们正在苦苦挣扎?

为什么我们面临环境危机?

设计的重要性,前所未见。

是时候缴“大规模欺骗性武器”的械了。

设计师设计了如此多的、我们所看的、所用的以及所体验的视觉产品。

在环境、社会和经济危机空前纷乱的时代,设计师有两个选择——绘制美丽的画面刺激过度消费,或用视觉传达重整世界。

立刻行动起来吧!

本书提醒设计师们注意他们现在所扮演的角色:说服全球民众去满足那些被各类厂商创造出来的所谓需求。这本书勾画出一个对于设计师的设计实践和对设计的诉求而言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内容推荐

这是由一位坚信“个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加拿大资深平面设计师撰写的小书。作者用游记式的行文,希图改造后工业文明中我们对于“造物”那咄咄张狂但又窃窃嗫嚅的可笑面貌的执迷不悟。其内的诸多故事,也紧紧围绕着作者从业30年来在“设计制度”,特别是与平面创意表现领域内的社会伦理和行为规范构建相关的种种行迹。

而对于专业和社会诸多缠绊的思考,在阅读此书之后,不同层次的每一位设计师都将获得一种新的挣脱的力量。

目录

引言

创意之本:削减“大规模欺骗性武器”

第1章 现在开始

第2章 超越“绿色”:就手的谎言

第3章 波普风景

第4章 武器:视觉骗局,被制造出来的需要

第5章 真实所在:险境

第6章 酒,女人与水

第7章 诸感顿失

设计解决:便利的真实

第8章 为何当下最适时?

第9章 怎样扯淡,又怎样讲真话

第10章 做好事才是好设计

第11章 职业风气之变

“誓言做好”

第12章 一位(任何)专业人士能做些什么?牢记!

附录A 《“要事为先”宣言》

附录B 《GDC道德规约》摘要

附录C 《AIGA职业标准》摘要

附录D 挪威及中国之路

注释

问题讨论

致谢:一小群与此相关的公民

关于作者

试读章节

第1章 现在开始

想想,如果你只有20来岁,而已经明确地知道未来将要做些什么:这很好,你找到了干劲和激情。你可以自豪地为自己所喜欢的一切埋单。生活真美好。

我嘛,是在高中出版一份杂志时寻获激情的。可当我上了大学后,却成了为赶工而通宵熬夜者中的一员,不过那似乎又与我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内的学位无关。20世纪80年代末,我遵循“神启”进入了一家位于南渥太华某当铺楼上的小型设计事务所。与众多年轻人发现设计正是他们所想要的那样,在网格、字体和“潘通”色彩系统所构筑起的世界里,在创造、探索并追逐个人完美的极限“小宇宙”中,我被激荡着。那已是早在桌面印刷出版系统将复杂的设计工程变成日常简洁的命令符之前的事了。

那时,我可以把纷乱的世界统统关在门外,只剩下美轮美奂的设计操作伴我奋斗。在字体设置器(手摇滚动,以在字型胶片上着蜡)的协助下,与两英寸长的字型胶片彻夜纠缠令我愉快,还有精调的字距、不可避免地吸入的大量冲印化学药水的气味、X-Acto的自动传递震荡片、“拉突雷塞印字系统”、Rubylith原图用红色涂料……到了清晨,我会将厚厚的一摞作品集绑在我那辆鲜红的“速可达”车上,穿着一双涂着蜡笔道道的棉布鞋,或者一身儿“黑”地在城里逐户拜访。

可是,当那位惹火”的女伴刺入我的“小宇宙”时,我赫然发现我们这群平面设计师需要为摧毁森林,以一种所谓成系统的对象模式在使用女性的躯体作宣传,最终为销售服务的行为负责。是的,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抵制一切。

不过,之后更重要的在于我还是通过一件件项目的操作,发誓为那种抵制多做点更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而当我第一次与“加拿大平面设计师协会”本地的一个分部有过接触后,那个富有创造力的,但又夹杂着社会正义感、欲望、愤世嫉俗的孤傲的男青年离我而去了。当匆匆开始撰写“eco-女性主义宣言”时,我已考虑转变我专业活动中的伦理准则。我几乎不知道,这样的转变花费我16年的光阴,并涉及了在20多个国家的旅程,掐指算来,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原本天真的期望。有趣的是,还有更多的故事将要发生……

设计如何令民主失效

当千禧年来临,我获得了更多的启发,设计师不单有回应社会责任感的潜力,而且能够把握世界的未来。先让我们在这里看一个例子吧。

我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信息设计作品应算是为2000年11月美国大选棕榈滩郡所设计的蝴蝶选票了,因平面设计的误导,产生了大量指向独立候选人帕特·布坎南而非阿尔·戈尔的错投,以致“确保”了乔治·W·布什在佛罗里达州的些微优势,让他最终在全国性的总统选举中成为赢家。所以,这可憎的选票设计将为美国的失败负责:拒绝签署关于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3年以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对伊拉克的侵略,还有在那8年执政中冗长的、总有争议的白宫各项决策。

AlGA协会“为了民主的设计”项目也就是致力于同美国政府一道以清理选票上的种种混乱,当然这也面临对于民主机制的种种妥协。作为成果,美国“选举协助委员会”于2007年6月印发了非官方性质的,在联邦行政选举操作中如何有效使用设计的指引。不过,时至2008年,这份指引的功效仅可能在6个州的选票“我能轻易地区分出谁是抱着投给阿尔·戈尔的信念却将选票给了我的。”

帕特·布坎南

设计中有所反映。美国仍然保持了数以万计的不同选票类型,以各自迥异的表现技术选出那唯一的总统。

责任心强的政府理应为选民提供由信息设计专家规划过的相对稳定的选票。的确,在加拿大以及在大多数西方民主阵营,提供所谓专门的恒定格式的全民选票将会是对于公众的羞辱。然而,奇怪的矛盾却在于,法律上,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却要求众多的食品外包装均需具备明确标注营养含量的设计内容,可政府竟失语于在立法上保证一份能通行51个州、区的相对可靠的选票设计和选举流程。

南非于1994年倒是实现了这个愿望,大量的当地人从来没有参与过选举,且文盲比例较高,而一份印上被选举人头像的选票成为极高效的工具。选票的影响力往往也超越于票箱之外,参选人却更多地将助选经费投向广告,以至于那些更关键的信息被草率且刻意地误导了,人们挖空心思地在选票上隐去照片和相关的说明文字。《广告世纪》的专栏作家鲍勃·加菲尔德承认,“政治宣传是我们民主制中的污点,它将那些只存在于名义上的东西以耸人听闻的夸张的谎言形式集中展现出来。”2004年,美国参选人花费了过10亿美元的经费在巧饰并以图操控民意,却不愿直接提供相关信息,以便群众可以做出更理智的选择。奥巴马总统则是2008年选举中全国第三大的“广告客户”,这里面自然还应包括希望获得积极回馈的未经完全统计的网络投放量。

如何才能令这类行政操作手段变成常态?为了使美国民众在选出领袖时更好地“武装”起来,我们是否需要强制性的宣传媒体,从小学便开始灌输,或者是透过立法,一如现在严厉禁止辞藻上的谎言那样禁止图像的欺骗?当然,好的设计还可以鼓励年轻人降低那种据统计说高达54%的愤世者情绪,进而更好地把握住投票机会。

“喝牛奶,爱生活”

一天,我与女儿汉娜走在去她学校的路上,她那时只有8岁半,当经过一块漂亮的宣传板,上面宣传说“喝牛奶,爱生活”,不喜欢喝牛奶的女儿向我发问了。

汉娜:大卫先生,我才不喝那种奶呢,这是不是说我就不喜欢生活了?(是的,她总称呼我为“大卫”)

大卫:不,当然不是。

汉娜:那么,我是不是比那些喝一大堆牛奶的家伙更不热爱生活?

大卫:不,汉娜,这些家伙总喜欢编些词儿出来劝你多喝牛奶。

汉娜:(长久的“思考”之后)那他们怎么可以撒谎?

说服

多棒的问题呵,汉娜。当时,我正为温哥华举办的设计大会准备一次演讲。像大多数设计师那样,我预计将要展列我最得意的作品。但与女儿同处的那一刻,我来了灵感:何不放弃宣传自己的作品,转向谈谈各种设计所能产生的影响力?

当设计师在积极且可持续的方式下善用他们的能力去影响决断与信念,这将会产生怎样的可能?想想吧?如幂我们不仅仅会做好的设计……当然,问题是我们做得够好了吗?

大量的会议、主题发言还有后续的研讨会,我总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在其间穿梭旅行。如此的过程,也令我能够在如我所要传达的内容一样丰沛的、那些更年轻一代的身上,获得新知。

某次,我在坦桑尼亚农村遇见一位小男孩儿,他紧攥着个饰有骆驼香烟标牌的塑料袋,而这又或许是他一生所见的唯一“骆驼”了。

2002年,我在约旦安曼的一场设计大会上演讲,并花了一天的时间前往佩特拉,那是一个在所有岩石表面都布满了伟大雕刻的古城,真算得上第八大奇迹了。也就是在那儿,我遇见了一位年轻妇人以及她的骆驼。他们住在近旁的Wadi Musa村,那里最大的宣传板竟正吹嘘着“超爽美国口味”的当地香烟品牌。

在我生活的世界的另一面,回到加拿大的家中,我女儿可是从来看不见一块香烟广告的:如果所有烟草宣传在孩子们面前出现,都将是非法的。

香烟算是世界上最卖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之一了。据称,大烟草商们将在今年内花费130亿美元推广他们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即抛型尼古丁传送系统”。他们的目标是:劝说年轻人群中的至少三位从十来岁时便开始吸烟,直至亡故。

在引以为傲的西方社会,我们同样愿意告知家长要控制孩子们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人们常说,需要一村子的人来共同哺育一个孩子。我更愿意说,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倾其全力哺育一代人。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家长,我会协助我的女儿在烟草上明智抉择,也盼望她能够健康成长,但愿还能跨入新的一个世纪。

当22世纪到来,当孩子的孙辈们回望我们曾生存过的这个伟大时代,历史将会召回哪些我们认为最关键的事件令人们凭吊?

十来岁孩子的文明

地球上任何一项针对人类的潜在威胁,如果整合了当前世界同质化的文明设计趋势,将会变得更加巨大而可怕。以下将是我个人对此的解释。

人类文明来又复去,起又复落。纵然多数科学家相信我们这个种群存在至少已有500万年了,但社会的组织可能不过6000年(最多1万年)。然而,正如科学哲学家罗纳德·赖特所指出的,经过6000年关于文明设计的实验,我们人类现在终于发觉大家都在一条巨型的遗失方舟上,载着整合为一的世界文明,驶向未来。”不论是否喜欢“全球化”这个概念,可我们确实能够在有生之年得见人类进化为单一又复合的,从未有过的巨大社群。再也没有地理上的新大陆被发现,仅剩那飘零且又不断被共享着的“命数”。

赖特继而描述到,文明是神放纵了一种特别的灵长类动物——人——到了命运的实验室,任由他们获得能力而胡乱地修补着自己的生活。这样一幅图景最令我感到惊悚的在于原来我们都还生活在“实验”中啊:假若不小心摧毁了“实验室”,不论是我们还是未来世代,都将无家可归。

无论好坏,全球化的创造进程早已将大伙儿的宿命融成了统一的文明架构,所以人类终归得一起尽力做出余生可能的智慧抉择。我们相同的未来,会成为共同要面对的设计的挑战。

有或没有人类,进化总伴着试验和谬误。但如果未来需要包括一种能够被识别的人类文明,我们就不能再有差池。

我希冀着,自现在起的10万年,当后代回望这属于先民的6000年“童稚期”时,应该是文明的大爆炸的,成功的青春期:那些有着众多文明的笨拙年代将是怎样的一种远古回忆。或许,我们还将因克服了在青春期便希望不朽的错觉,以及空洞且无所指的混战而被追记。是的,我们推进了最好的文化,并一起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们找到了满足自身需要的办法,而不必令未来的世代向他们的需求妥协。

赖特关于“方舟”的类比,恰能描绘出当前的现状。试想需要多么辽阔的海域才能令一艘巨轮转向:当冰山突然间出现在地平线,我们必须早早地调度开来,避免相撞。如若过长地等待,驶向了可能的事发之处,那必将因手足无措而去观摩我们自己痛苦而缓慢的陨落。而设计的潜能正在于激励我们驶向更安全的航线。

P7-17

序言

2006年,大卫·伯曼(David B. Benmn,他的中文名字是戴博曼)先生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做过一个讲座,题目是:“做好的设计——设计师的社会职责”,在老师与学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引起大家对设计师的工作、设计师的社会职责、设计师的社会能量,以及设计师的社会身份的深刻反思,而他的命题恰与我们设计学院的口号“设计为人民服务”有着相同的接点。这之后我与他谈过很希望他的书能够在中国发行,因为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几乎一夜间带出了一个巨大的设计行业,成千上万的中国设计师在忙碌之中也许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他所谈到的这些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中国设计师来关注并做出一些行动。

也许我们都是为了美,为了创造美好的东西才选择成为设计师,但在我们创造美的同时是不是也在为这个社会带来我们未曾想到的负面的结果,我们的设计是否使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不利于生存?

也许我们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设计师,不是决策者,言微势弱,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一些行为,也无法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负责,但当我们重新端量设计师的社会能量,你会发现自己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也许我们认为自己受雇于企业,要以企业利益为重,但当我们重新审视设计师的社会职责,你会发现,大卫·伯曼所说的,不仅做正确的设计,而且要做好的设计不仅有利于社会,实际上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

很荣幸与大卫·伯曼在Icograda理事会中作为同事,他在推动世界设计师思考自己的社会职责、责任,更为人性化的设计以及照顾残疾人的设计标准上不遗余力,其行为影响着众多的设计师,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这个地球,有利于人类的正确的设计才会是好的设计,不仅要美也要善,最终两者应该是一致的。

王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