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 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 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 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 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
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 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 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蜕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 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 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谓、段硅、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 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 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 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 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 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 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 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 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 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 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谓,以为内应。
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 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谓。唐周乃 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请等一干人下 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 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 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 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 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竞陵人氏,汉鲁 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 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 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 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 ,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 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 ,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 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 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P1-3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明代有名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历目前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记录不多,较为可信的有明代贾仲明编著的《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较为清新。”《稗史汇编》也有只言片语提及,说他“有志图王”,据传他还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张士诚做过幕僚。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这些作品中以《三国演义》成就很高,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鼻祖,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国的古典小说,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尤为突出。经过与古典小说专家学者的座谈沟通,我们把中国古典小说(白话小说)依照题材内容的不同,大致划分出如下几个板块——
有讲述古代名臣断案的作品,拟称“名公断案系列”;
有反映历朝历代开国进程的作品,拟称“开国征尘系列”;
有以家族宗亲为核心的英雄传奇作品,拟称“家将英雄系列”;
有笔墨集中反映市井生活的作品,拟称“市井风情系列”;
有传统武侠类作品,拟称“侠义雄杰系列”;
有名著大作的续书,拟称“名著续作系列”;
有表现人间欢愁冷暖的作品,拟称“世情万象系列”;
有揭露批判社会异变的作品,拟称“狭邪烟粉系列”;
有记述神人奇事的作品,拟称“奇人异事系列”等等;
当然,更有“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影响深远、成就辉煌的经典,拟称“金声玉振系列”。
将已然满目的所谓“系列化”出版进一步推向细化、规整化,是“华夏古典小说分类阅读大系”最根本的特色。强调“类型化”,既是对不同读者口味的关照,也是对我国古代小说一次有机的整合;“分类大系”的各个系列,分,则旗号鲜明,聚,则大大皇皇。
“分类大系”充分考虑到广大读者阅读的便捷,选择了目前国内最权威、最流行的版本作底本,通过对疑难词的释义与注音,达成对阅读障碍的“清剿”,版式方面,采用了以降低读者视觉疲劳为目的的“稀疏化”设计。同时,这套精装书以比平装书还低的价位,更表现了它“接地气”的通俗化、平民化的特质。
希望“分类阅读大系”受到广大读者、收藏者的欢迎。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描写的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近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主要叙述了东汉解体后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篇,以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结束,反映了作者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历史观。
三国故事在民间颇为流行,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依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目前所见的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其重新修订,并做了逐回评论、增删文字、整顿回目为对偶等细致工作,进一步突出了以蜀汉为正统的创作思路,弘扬忠、义、勇,使书中的思想内容更加符合正统的社会观念。毛本问世后,成为后世最流行的本子。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重要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之一,早在明代,它就和《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一同被誉为“四大奇书”,在清代又被誉为“第一才子书”,现在,它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全书写到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一千二百余个,其中许多人物栩栩如生。这些人物、故事,至今还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由《三国演义》衍生出的许多思考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早已弥散到中国以外,它的流传方式,也不简单地只是小说的形式了,足见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巨作。
2017年1月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重要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之一,早在明代,它就和《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一同被誉为“四大奇书”,在清代又被誉为“第一才子书”,现在,它和《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全书写到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一千二百余个,其中许多人物栩栩如生。这些人物、故事,至今还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由《三国演义》衍生出的许多思考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早已弥散到中国以外,它的流传方式,也不简单地只是小说的形式了,足见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巨作。
三国故事在民间颇为流行,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依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目前所见的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其重新修订,并做了逐回评论、增删文字、整顿回目为对偶等细致工作,进一步突出了以蜀汉为正统的创作思路,弘扬忠、义、勇,使书中的思想内容更加符合正统的社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