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必然遭遇美国霸权围堵(代序)
一 中国必须应对软、硬两条战线上的霸权挑战
二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金融战争本质
三 从软战争视角看预测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
四 “华盛顿共识”是美国全球霸权战略工具
我如何意识到隐蔽战争的威胁(第一版序言)
作者访谈录:不唯洋的“老海归”
第一章 隐蔽战争、经济杀手与当代帝国主义
一 美国总统、高官提供的“软战争”宏观证据
二 美国经济杀手提供的“软战争”微观证据
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提供的“软战争”证据
四 孙子论谋略战争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五 “软战争”的显著特征与软武器共振效应
六 美国通过隐蔽战争制造马列主义失效假象
七 美英高官鼓吹新帝国主义证明列宁的理论并未失效
八 美国对华政策多变与冷战思维挥之不去的深层原因
九 中国如何反击美国挑战中国战略核心利益
附录:刚柔并济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一)中美关系为何出现一波三折的反复
(二)美国“软硬兼施”两手战略的威胁
(三)“刚柔并济”应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第二章 反击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金融战争
一 美国制造站不住脚的借口施压人民币升值
二 坚持马列主义理论剖析美国汇率战本质
三 美国汇率武器破坏力远远超过关税大棒
四 屈服美国压力将会陷人全面金融战和贸易战
五 反击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舆论战
六 反击美元霸权根本解决全球经济失衡
七 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减少对美国依赖
第三章 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严重威胁
一 美国炸弹和同胞鲜血敲响了警钟
二 美英霸权主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
三 究竟是本性改变还是策略调整?
四 从“硬冷战”到“软热战”
五 勿以羔羊之心度豺狼之腹
第四章 美英谋求霸权的全球隐蔽经济战
一 美英锻造隐蔽经济战的利剑
(一)酝酿世界经济有控制解体战略
(二)对东方和南方发动猛烈的进攻
二 破坏威力大于核弹全球经济满目疮痍
(一)拉丁美洲沦为首批牺牲品
(二)前苏联实力遭到彻底摧毁
(三)日本落入金融全球化陷阱
(四)亚洲经济惨遭金融风暴重创
(五)挫败西方国家的社会改良运动
(六)20年间世界格局面目全非
第五章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一 超级大国的衰落:俄罗斯的惨痛教训
二 揭开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失败之谜
三 戳穿西方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误导
四 为何前苏联倒退到“资本主义初级阶段”?
五 警惕西方动摇我们制度信心的“软战争”
第六章 剖析美国的隐蔽经济战暗器
一 隐蔽经济战的杀手锏与交叉火力
(一)“看不见的手”为何失灵了?
(二)“放开价格、管紧货币”的骗局
(三)“科斯产权定律”神话原形毕露
(四)财政、金融、外贸改革的暗器
(五)各种战略暗器的相互配合
二 防范美国隐蔽经济战对我国的威胁
(一)中国必须“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谨防美国用隐蔽经济战袭击中国
第七章 时代呼唤富国强兵的大举措
一 迎接国内外严峻形势的新挑战
(一)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挑战
(二)防范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挑战
二 国民经济应进人局部动员状态
三 借鉴罗斯福的新政和动员经济
四 实行局部动员经济的意义
五 实行局部动员经济的措施
六 实行局部动员经济的好处
(一)消除通货紧缩巩固社会稳定
(二)加强国防建设抗衡美国威胁
(三)促进我国国际地缘战略利益
(四)加强水利建设抵御洪灾威胁
(五)支援落后地区促进平衡发展
(六)防范爆发全球大萧条的冲击
(七)调整国有企业合理战略布局
第八章 世纪之交的沉思:回顾沧桑变迁
一 全球化对世界来说并不陌生一
二 回顾中华民族崛起的艰难历程
三 改革开放良好环境须饮水思源
四 从战后“黄金时期”到新霸权秩序
五 反思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第九章 迎接新世纪的经济安全挑战
一 识别和防范美国隐蔽经济战暗器
二 如何避免改革开放中的潜伏风险
三 我国改革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一)建立改革开放的“科学试验室”
(二)探索符合国情的完善民主之路
四 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五 加人世贸组织与维护经济安全
六 团结世界各国共同反对美国霸权
第十章 私有制与公有制:孰优孰劣?
一 私有制企业的利弊剖析
二 公有制企业的历史意义
三 公有制企业正是民族振兴希望
四 各类民族企业的命运戚戚相关
第十一章 现代企业制度:不模仿西方的静态结果
一 伊索寓言的启示:鸟和鱼的对话
二 企业产权结构与“预算软化”之间的关系
三 企业的产权结构与法律形态的演化规律
四 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的创新过程
第十二章 企业改革的关键:责任制创新
一 斯蒂格利茨谈产权与代理制
二 企业扩权与经济责任制创新
三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发展
四 投入产出总承包的改革实践
五 关于承包制的若干争论问题
(一)财税改革与承包制
(二)承包制与政企分开
(三)承包制与短期行为
(四)承包制与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第十三章 企业产权改革:长期性与渐进性
一 两种不同的产权改革思路
二 中国式股份制改革的成绩
三 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四 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与困难
五 建立和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六 各种形式的企业产权重组
第十四章 再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问题
一 企业的产权多元化问题
二 企业的债务负担及治理对策
三 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
四 企业的“办社会”负担及治理对策
五 企业职工下岗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生产过剩的矛盾
(二)经济结构调整不应单纯依靠市场机制
(三)关键是疏通国民经济的“堵塞穴道”
附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策促使东欧经济恶化》
《保加利亚:悲惨的十年》
《探索解决当前就业矛盾的宏观治理对策》
《适当扩大经济建设规模积极改善宏观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