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中国文学史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文学名著,从多种角度对这些名著作了全面的汇聚、评说,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由点及面,读者不仅可一窥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概貌,也可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领略每部名著的精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文学名著快读 |
分类 | |
作者 | 方迎九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中国文学史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文学名著,从多种角度对这些名著作了全面的汇聚、评说,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由点及面,读者不仅可一窥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概貌,也可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领略每部名著的精华。 内容推荐 本书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采撷菁华,起于《诗经》,迄于二十世纪末叶,筛选出堪称“名著”的文学作品近百部。每部名著下一般分设六个小栏目: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知名篇章、妙语佳句、阅读指导、阅读建议等,读者对作品能有全面了解。 目录 《诗经》春秋 《楚辞》战国 《左传》春秋 《论语》春秋 《庄子》战国 《战国策》西汉 《史记》西汉 《搜神记》东晋 《陶渊明集》东晋 《世说新语》南北朝 《乐府诗集》宋 《文选》南北朝 《颜氏家训》南北朝 《王维集》唐 《李太白全集》唐 《杜工部集》唐 《白氏长庆集》唐 《昌黎先生集》唐 《李义山诗集》唐 《资治通鉴》宋 《苏轼诗集》《苏轼文集》《东坡乐府》宋 《漱玉词》宋 《稼轩词》宋 《剑南诗稿》宋 《唐宋传奇集》唐、宋 《窦娥冤》元 《西厢记》元 《三国演义》明 《水浒传》明 《西游记》明 《牡丹亭》明 《金瓶梅》明 “三言二拍”明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缳文集》明 《聊斋志异》清 《桃花扇》清 《红楼梦》清 《儒林外史》清 《曾国藩家书》清 《老残游记》清 《尝试集》1920年 《沉沦》1921年 《女神》1921年 《鲁讯全集》20世纪初—1936年 《雨天的书》1923年 《三寄小读者》1923年、1958年、1978年 《志摩的诗》1925年 《死水》1928年 《剪拂集》1928年 《家》1931年 《望舒草》1933年 《金粉世家》1932年 《子夜》1933年 《雷雨》1933年 《边城》1934年 《死水微澜》1935年 《汉园集》1936年 《上海屋檐下》1937年 《呼兰河传》1941年 《小二黑结婚》1943年 《传奇》1944年 《缘缘堂随笔》1925年—1948年 《围城》1946年 《林海雪原》1957年 《缘缘堂随笔》1925年—1948年 《雅舍小品》1939—1949年 《林海雪原》1957年 《茶馆》1957年 《李自成》1957年 《青春之歌》1958年 《创业史》1959年 “毛泽东诗词”1923年—1965年 《沙家浜》1965年 《白先勇短篇小说选》1954年—1966年 《傅雷家书》1954年—1966年 《金庸作品集》20世纪50—70年代 《艾青诗选》1932年—1982年 《活动变人形》1986年 《海子诗全集》1984年—1989年 《王朔文集》1984年—20世纪90年代初 《汪曾祺文集》20世纪40年代—90年代 《活着》1992年 《长恨歌》1995年 试读章节 《诗经》 背景搜索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若按作品的乐调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国风,就是各诸侯国的土乐,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共一百六十篇;雅是周王乐歌,分大雅(三十一篇)和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颂是朝廷祭祀鬼神和赞美功德的乐歌,分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各篇创作年代,大体上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五百年间,作者大多不可考。这些作品经过长期的积累,大约在春秋末年由孔子重新编订,作为其学生的教科书。先秦时代统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现存的《诗经》,据说是战国时的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被叫做《毛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余冠英选注的《诗经选》是较好的阅读版本。 内容精要 《诗经》里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祭祀: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农事:《诗经》的时代,农业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有不少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业诗。《七月》一首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宴飨:《诗经》中有些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飨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体现了周代初年靠血缘亲缘关系、礼乐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巩固统治的目的。 怨刺:大雅和小雅中有不少的诗篇反映了厉王、幽王时的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在辛辣的讽刺中含有强烈的不平。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当时政治腐朽、社会黑暗的产物。 战争和徭役: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了乐观精神。有的战争诗也写出了征夫厌战、思妇闺怨的情绪。 爱情和婚姻:这个题材的诗作在《诗经》中比重很大、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下面列举几个具体篇章的内容: 《关雎》:写一位青年男子,深深地爱上了一位正在河心滩上摘野菜的“窈窕淑女”,认为这位女子是他最佳的配偶。他朝思暮想要娶她,但却“求之不得”。他痛苦得夜不能寐,发誓:一旦她同意婚事,一定“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生死相爱,使她幸福。 《静女》:以一个小伙子的口吻,说“静女”约他到城角幽会,却躲着不露面,急得他抓耳挠腮。见到面后,“静女”送给他一棵红色的管茎草,非常好看。之所以觉得好看,因为是“静女”送的。 《蒹葭》:描写主人公为了追求对岸的情人,沿着河水逆流而上,不畏道路艰难曲折、漫长,仿佛看到情人就在水的中央。 知名篇章 关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妙语佳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邶风·击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阅读指导 《诗经》深刻地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的各个方面,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两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构成了《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同时,还常用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使诗歌可以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吟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芣苜》的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苜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苜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 赋比兴的运用,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简单地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这首诗叙述的是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用的就是赋法。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起着形象化的作用,如《硕鼠》《硕人》就用了比的手法。兴就是触物兴辞,由客观事物引出要抒发的情感,如《关雎》和《蒹葭》。赋比兴三种用法往往交互使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历代以个人为主体的缘事抒情发愤之作,无不是源于《诗经》。《诗经》的比兴表现手法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后世诗歌中的兴象、意境等,都可以在《诗经》中看到萌芽。 《诗经》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诗歌总集,为五经之首、儒家“六艺”之一。在清朝灭亡前两千多年间,一直被当做教科书,是科举时代必读之物。即使在今天,其中一些篇章仍被列入教科书中。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位诗人未曾受过《诗经》的熏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他看来,不学《诗经》便说不好话。他还认为《诗经》有综合性功效,“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时期,《诗经》广为各国诸侯、土大夫等贵族所引用,在各个场合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特别是一些外交家,为了训练自己的口才,加强外交辞令,使语言含蓄委婉而优美,往往引用其中的句子来表达本国或个人的意志和态度,故在贵族阶层形成了学《诗经》的风气。 在世界文学史上,《诗经》也属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与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摩呵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史诗争奇斗艳,且以大量描写现实生活并富有人情味的优美抒情诗为特色,称得上是远古世界领域里独一无二的瑰宝。所以今天仍然有许多诗人、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诵读研究它,从中汲取养分。 阅读建议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为中国古代中原地区诗歌的典型代表。读的时候,先借助好的注本,通晓诗歌的含义,然后再反复吟诵。可先读“风”和“小雅”,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读“大雅”和“颂”。P1-5 序言 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名著,读者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本书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采撷菁华,起于《诗经》,迄于二十世纪末叶,筛选出堪称“名著”的文学作品近百部。每部名著下一般分设六个小栏目: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知名篇章、妙语佳句、阅读指导。阅读建议。从多种角度对这些名著作了全面的汇集、评说解说,引领读者登堂人室,由点及面,一窥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概貌,并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领略每部名著的精华。 知识性体现在“背景搜索”与“内容精要”两部分中。“背景搜索”对该作品产生的社会时代特点、作者生平、创作契机、题材来源与人物原型等情况进行介绍,使读者获得基本的知识准备。“内容精要”对原著的内容作完整而精炼的概括,从而使读者对作品能有全面了解。 鉴赏性主要体现在“知名篇章”和“妙语佳句”两部分中。“知名篇章”选取作品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或者若干短篇作品,都是最具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在赏读之中“尝一脔而知鼎味”,一获得真切生动的阅读体验。选段前加有简短按语,说明其情节背景并指明其精华所在。“妙语佳句”则如在万花丛中采撷的几朵奇葩,或诗意盎然,或哲理深邃,供读者把握欣赏,进而引作人生的座右铭。 指导性实际贯穿于各部分之中,但更集中体现于“阅读指导”和“阅读建议”两部分。“阅读指导”旨在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指明其文学价值之所在,说明它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考虑到读者必然会对某些原著产生浓厚兴趣和直接阅读的渴望,或者在将来某个适当的时候有进一步研读的需要,我们在“阅读建议”中根据该部作品的特点和青年朋友的实际需求,在阅读方法和阅读要点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并非每部作品的介绍都包括这六个完整的栏目。如有的作品,“妙语佳句”较难选取,就宁缺勿滥。再如“毛泽东诗词”,因作品的特殊性,不宜按六个栏目分项介绍,栏目就有所合并。 本书篇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审定。古代部分撰写者:方迎九、马东瑶、徐宝余;现当代部分撰写者:赵锦丽、孙映辉、丁燕、杨志。图片作者:罗韵希、帅初阳、吴涛、张琰等。 愿本书能成为青年朋友们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学的好伴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