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号子里的那些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夏泊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潜规则》作者、著名学者吴思老师作序并鼎力推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监狱题材的小说。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其真实性媲美记实文学,但并未丧失小说的丰富多彩与可读性。本书曾被某省作协主席剽窃,成为当年文坛第一大丑闻,并被誉为文坛潜规则第一案!

小说讲述了一位青年在上世纪70年代蒙冤“坐牢”时所见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以及他偷越国境到越南“抗美援越”,被抓后在越南监狱中邂逅一位越南女犯人的故事。

内容推荐

小说讲述了一位青年在上世纪70年代蒙冤“坐牢”时所见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以及他偷越国境到越南“抗美援越”,被抓后在越南监狱中邂逅一位越南女犯人的故事,深层次地剖析了当年监狱中法律的缺失以及监狱中的生存潜规则,揭示了人的精神和肉体在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的侮辱和践踏,以及人性的闪光与坚持。

2004年本书被某省作协主席剽窃一案震惊文坛,把本书推到了风口浪尖。官司历时4年,作者最终全面胜诉。

目录

第一章 “杀威棒”

第二章 黑馍的战争  

第三章 宣判大会

第四章 西瓜的诱惑  

第五章 锅是铁打的   

第六章 西瓜的麻烦 

第七章 关于越狱   

第八章 西瓜的罪恶 

第九章 临时宣传队  

第十章 调动工作   

第十一章 尬尴的“白求恩”

第十二章 我是个倒霉蛋

第十三章 无奈的曼多琳

第十四章 下流分子

第十五章 翻烧饼

第十六章 逃离虎口

第十七章 我与父亲

第十八章 还是老姜辣

第十九章 我重蹈复辙

第二十章 “回头绳”

第二十一章 辛酸的泪水

试读章节

“啪嗒!”一响,略带金属声,巴掌般大小的铁锁被班长打开了。

“唿啦!”一声,大拇指头般粗细的铁门栓被班长拉开了。

“叽儿——”铁门被班长拉开了。估计门合页长时间没上过油,声音死难听。

“进去!!”站在门旁的班长把头冲里面一摆,厉声命令我。

“嗯?……”我略微迟疑了一下,眼光从班长威严的脸上滑进面前昏暗的监号里,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新环境是什么样。

“进去!!!”声音更严厉了。同时“哗啦”一声,腰眼上重重地挨了一钥匙板,疼得我咧着嘴“哎哟”了一声。伴随着哎哟声,我立即明白了听到命令时不积极执行的后果,这规矩即使换了环境也不能改变,于是我马上就像一只受惊吓的小老鼠那样窜进了监号里。如果只看我饿得瘦骨嶙峋的样子,估计谁都想不到我的身手会那么矫健,动作会那么敏捷。这要归功于分局的班长们,是他们把我训练成这样的。军人讲究行动军事化,对我们更严格。

在分局看守所里关了三个多月,“无产阶级专政”的“忆苦饭”把我饿得像癌细胞大面积扩散了六个月以上的遛街狗那样苗条。“同号”们说我身上有“三快”:屁股比锥子快,脊梁骨比刀子快,卧倒比爬起来快。还说我的脊梁骨一节一节凸凹得像冰糖葫芦。外面一层皮,里面像冰糖葫芦的脊梁骨被串着二十多把铜钥匙的厚铁板使劲拍了一下,想想那是什么滋味吧。

从分局看守所转到了市公安局看守所,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规模大得太多了,就像把你突然从幼儿园拉出来送进了大学里似的。分局看守所监号的钥匙只有可怜巴巴的两把:一把开男号,一把开女号;而市局看守所光监号的钥匙就有二十多把。分局看守所的两把钥匙是用脏兮兮的一小段细麻绳拴在一起的,而市局看守所的二十多把钥匙则是用铁丝串在一个铁板上的。那铁板约一尺多长,四指宽,管钥匙的班长总爱背着手掂着它,而且总爱晃荡着让它发出哗啦哗啦的金属声。时间长了,我们就在背后叫他钥匙板。他是唯一的一个没因身体条件得到绰号的班长;而别的班长的绰号都是因自己的形象而获名,例如疙瘩脸、绿豆眼、大龅牙等。

进市局看守所一两天后你就能熟悉钥匙们各种不同的哗啦声:如果由远及近的哗啦哗啦声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响起的,“该喂脑袋了”或是“该放茅了”的嘁嚓声便会低声响起来。“喂脑袋”就是开饭,“放茅”是上厕所,都是犯人期盼的事情。如果那由远及近的哗啦声不是在我们犯人熟悉的时间里响起的,那就是又进新人了。如果在开饭或是放茅的时间里“哗啦”的一声特别重,一般还伴有严厉的训斥声和夸张的“哎哟”声,那就是拿钥匙的班长看着某个犯人的行为不合他的意,手里的钥匙板又砸在那犯人的后腰或是脑袋上了。

那天砸在我后腰上的“哗啦”声和铁门被关上的“咣当”声只相差了半秒多一点,足见掌管钥匙的那位班长训练有素。紧跟着我进屋而关上的铁门使劲撞了一下我的屁股,让我往前趔趄了两步就被绊了个大马趴。幸亏我带来的被窝卷是抱在胸前的,绊倒后正好趴在被窝卷上,这才没把鼻子磕烂脸磕肿。慢慢坐了起来,定了定神,四下观望了一下,看到这号子里除我以外只有一个人,就像条死狗一样一动不动地躺在墙角处,似乎根本就没觉察到这屋子里又关进了一个他的同类。

钥匙的哗啦声在外面渐渐远去了。我环视了一下“新居”,觉得这儿比分局拘留号正规得多,是长方形的,大约有二十多平方,一进门是一个长方块,西南角上垒着个尿池——这从散发出的骚味上可以判断出来。北面就是睡觉的地方,是水泥砌的约有两柞高的平台,刚才我就是被这平台给绊趴下的。平台上面铺着席子,像日本人的榻榻米似的。墙比较干净,不像分局看守所那样,到处都是抹死臭虫蚊子后留下的血迹,还有不少小偷们自己编的淫秽诗词。但这儿的窗口更高,也更少,只剩下了一个。靠近门口的铺上摆着四个两头尖中间鼓的黑面馍和一碗菜。

我脱鞋上炕(姑且把这水泥砌的平台叫炕吧),把被子在炕上抻开,那人还像条死狗似的一动不动。我心里不禁有点儿毛了——他会不会是个死人呢?二十多平方的号子里只有我们两个人,空荡荡的,昏暗的灯光瘆得我觉得后脊梁皮有点儿发凉发麻。

走近看看,那人二十多岁,瘦长脸高颧骨,胡子拉碴的,盖着一条打了几个大补丁的薄单子躺着,单子已经相当肮脏了。从单子表现出来的棱角上看他瘦得出奇,就像单子盖在一副剔光了肉的骨头架子上似的。我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盯了他十几秒钟。在昏黄的灯光下,薄单子下面排骨一样的肋巴扇还在微微起伏。看来他还在呼吸,还没死。于是我的呼吸也均匀了,后脊梁上的皮也不麻了。

“哎,伙计。”我蹲下身轻轻晃了晃他,尽量亲切地说:“以后咱俩就是难友了。”

他还是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睁开。但我能感到骨头架子还有温度,不错,绝对没死,他只是不想动不想说话。扭脸看到了那四个黑馍。哦,明白了,他是在绝食。在看守所里,身边放着能吃的东西而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的犯人只有两种,要么是傻得连吃饭也不会了,要么就是有意识地不吃,也就是说是绝食。嗯,不错不错,一天两顿饭,一顿一个黑馍,一天两个。这么说他已经绝食两天了。

只要是进了市局看守所就意味着一定会判刑,很少有漏网的。惨淡的前景让他绝望,想不开,就想一死了之。这种事在看守所时有发生,却每每都是以绝食者继续活下去而告终。也有些绝食者会死去,但那绝对不会是死于饥饿,而是被枪毙了。

既然这位骨头架子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死,人家的思想境界肯定早已涅了,大约早已进入了神鬼们的精神领域,当然就没心思跟咱这贪恋红尘的凡夫俗子说那些没用的人间废话了。他肯定觉得我对他说话是添乱,烦。这点儿我很能理解,所以我就没继续烦他。但我很奇怪:那四个黑馍排在那儿,起码有两个昨天的馍是经历过昨天那一夜的。然而那四个馍个个都是毫发无损,难道这号子里没有老鼠?不太可能呀。我再仔细瞟了那四个馍几眼,不错,个个都是油光发亮完美无缺,是那种吃着略带甜味的红薯面馍。咳,还真是没老鼠呢!这大概是模范看守所吧。

哎哟,不行了,才瞟了那几个馍几眼,我那不争气的肚皮就咕噜咕噜狂叫起来了。猥琐的眼光里恨不得能伸出四个钩子,立刻把那四个馍钩进我嘴里,让我的肚皮停止喊叫。我极不情愿地收回了眼光,躺到炕上闭上了眼睛瞎想起来:我会被判几年呢?三年,五年?或许会像小说里常说的那样碰到大赦……唉,再想也没用,睡吧。

哎哟,不行不行,虽然眼皮子已经闭上了,那四个油光发亮光彩耀人的黑馍影子却似乎总是在眼前忽忽悠悠地晃着,晃得我越来越清醒。四个黑馍在我眼前每晃一下,我的肚皮里就会里应外合地咕噜两三下,舌头下面就会涌出四五滴唾液。尽管那几个杂面馍的表皮已经干了,干得闻不出一点味道了。我却不知怎么搞的,总是能闻出它们刚出笼时的芳香。

如果把一个精力旺盛的棒小伙子绑紧了,把他和一个洁白耀眼肉乎乎的光屁股漂亮妞关到一间屋子里;或是把一个饿鬼的嘴用胶带纸给贴严实了,面前给他摆上几个刚出笼的狗不理包子,那滋味就可想而知了。我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处境,那四个黑馍就像漂亮妞或是狗不理包子那样勾心挂魂,让我难以入睡。

但我又不能死皮赖脸地对骨头架子说:既然你一心想死,人间的一切对你就没什么意义了。我成全你,废物利用一下,把这没有意义的四个小黑馍让我吃了吧。你临升天以前做了这件好事,等你去了那个世界以后我一定会经常怀念你,每到你的周年的时候我一定给你烧纸焚香说好话……那样做太缺德。况且,即使是我抹了脸给他说了,看他刚才那架势,从他紧闭着的嘴唇里肯定不会挤出一个字来,肯定得把我晾在一边。我要想吃那几个馍就得不经允许自己动手拿,其实也就是偷,是抢……

P1-4

序言

号子里的那些人,他们生活的世界,我等平民难免有陌生之感。可是,随着故事的展开,熟悉的味道越来越浓。我认出了熟悉的人物,发现了熟悉的社会关系类型,看到了熟悉的权力结构,领会了熟悉的心情和算计。

作者说:“我只想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幻觉写出来,并不想告诉别人该怎么看,怎么听和怎么想。”作者做得不错,写得很好看。作为读者之一,作者不告诉我该怎么看,我照样形成了对故事的看法。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也可能有一千种对故事的看法。

我把这个故事看成一个模型,权力支配世界的模型。

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权力支配一切的世界。我们生活在权力的支配之下,还生活在市场和货币的支配之下。其中的比例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又有重大调整。市场主要认钱,在特定的场合也认权。如果把这种混杂的状态提纯,提纯为一个权力支配一切的世界,在那里,暴力和剥夺成为主要控制手段,那个世界将会怎样?那个世界里的人际关系将会怎样?在那个世界里生活的感受将会怎样?读完这个故事,答案大体就出来了。

在权力支配的世界里,自由度是可以由权力随意调整的。看守所不同于监狱,监狱里还有反省号,反省号里又有戴镣与不戴镣之别,脚镣还有不同的重量。此外还有宣传队,有锅炉房,有堵嘴布,还有回头绳。自由与限制的层次很丰富。自由的大小与吃喝拉撒睡这些欲望的满足程度又有密切关系。人们趋利避害,巴结权力,拉帮结派,相互争夺,彼此合作,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故事。

通过分析极端的模型,我们可以联想到其他权力支配型世界的共性,从老官场,到旧军队,从江湖黑帮,到主奴关系,从我们的过去,到我们的邻国,直至奴隶制度。那里有各种关于服从的规定,有关于服从的正当性的论证,也有潜规则,有横规矩,有涉及生死的利害计算。

这个模型还能反衬出另一种自由模型,或者叫公民权利支配的世界——监狱之外的世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由,基本权利不受限制和侵犯,如同市场上的买卖双方。还可以把这个市场模型推到极端状态,把政治也拉入市场,把政治变成公共物品的交易,税收与公共服务的交易。有了这重政治保障,监狱内部的状态也将随之转变,形成一些大体合乎人性的基本底线,还能减少入狱者,减少冤假错案。

反躬自问,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概在两种模型之间的某个位置吧。

作者的写作,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种种微妙,非外人所能想像。读这本书,可以替我们坐一回牢。

2009年7月7日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是那样老老实实地写,不强词夺理,也不遮掩辩驳,黑白美丑全都呈现到纸上,其他都留给读者自己。可作为一个阅读者,心一直被拽得紧紧的。

——新浪读书

这本书给人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强烈地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内心。坦白地说,我看着很压抑,可能是我在小说描述的那种极端压抑的环境中,看到了前所未有全面的人性。但是作者只在不动声色的给我们讲述着,带着我们慢慢剖析人一步步魔鬼化的过程……

——搜狐读书

读得很过瘾,读得心惊肉跳。

——腾讯读书

号子里的那些人,他们生活的世界,我认出了熟悉的人物,发现了熟悉的社会关系类型,看到了熟悉的权力结构,领会了熟悉的心情和算计。

—— 著名学者 吴思

读后令人震撼和发人深省,在心中留下了无比的沉重。又使我想起张贤亮的《绿化树》和从维熙的《雪落黄河静无声》。

——著名作家 张继善

那是我等平民十分陌生的世界,套用钱钟书先生的话应该就是“墙外的人不想进来,墙内的人很想出去”。这本书有意或无意地在故事中做了一些“留白”,在那样局促的空间中,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大学教师 张子睿

我读完这本书,觉得心里的感觉很难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因为觉得任何评论性的言语都苍白且多余。除了沉默,也只有滚烫的泪,可作为对这些在黑暗、绝望的处境中渐渐被魔鬼化的人们的微薄献祭。

——律师 王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3: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