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萨支山编著的《话题2010》——揭开少林寺、李一道长与“曹操墓”神秘的外衣,多层解读众声喧哗下的汪晖事件与韩寒现象,深度解析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和电影《孔子》,细读章子怡“诈捐门”和“蜗居”“蚁族”们的“N连跳”……已经成为历史的2010,依然留下这些余波难平、喧嚣难去的公众事件。一批年轻学人聚合起来的1217俱乐部,秉承独立个性、人文立场,对事件不判断是非,亦不提供所谓的真相。但是他们把这些事件嵌入历史的谱系,在其中进行思考、批判,和预测。
20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专题
为什么是汪晖?——“汪晖被指抄袭事件”的多层次解读
第一层:“抄袭没抄袭,小学生都知道”——第二层:媒体为什么不喜欢汪晖?
——第三层:汪晖攻防战——第四层:规范的霸权与理论的傲慢——第五层:知识界的“共业”
【附录】“汪晖事件”与90年代学术规范讨论
【附录】如何评价汪晖
国产仙师与仙友:李一和樊馨蔓们
李一的“道”路——樊馨蔓的执着——李一的“道”理——樊馨蔓的真诚
讨论:李一,败在何处?
少林寺有多少和尚?——一座寺庙的当代世俗化生存
重建寺庙的热潮——媒体聚焦少林寺——爱少林,恨少林——少林功夫少林医——少林寺有多少和尚?——一座寺庙的世俗化生存
讨论:这还是一座庙吗?
多棱镜中“曹操墓”——学术考古、地方利益与公众情绪
序幕:是怎样一个缘起——公众的质疑——考古学家如是说——这些人怎么说——世道人心的多棱镜——尾声,抑或开始?
讨论:“曹操墓”,又一个“周老虎”?
韩寒与韩寒现象——剧场寓言与批评空间的局限
消费时代的剧场寓言——道义性话语的非道义生产——批评乱象中的韩寒与韩寒现象——常识的限度:批评何以可能?
讨论:《时代》为何选韩寒?
为何“进不来”?为何“回不去”?——“蜗居”、“蚁族”与“中国工人”的“相遇”
“同命相怜”的新生代农民工与蚁族——“马拉松比赛”与“吸金大法”——“无人工厂”是可能的吗?
讨论:中产阶级神话的破灭
“二胎教授”杨支柱的行为艺术
杨支柱二胎条件的媒介传播考证——三十年来的争议以及作为第三条道路的二胎试点
——民间的声音:计划生育+寄生经济=绝路?——回到杨支柱
讨论:杨支柱VS女性立场
《孔子》,向权力致敬
“大片”《孔子》——《孔子》,向权力致敬——《孔子》与《孔夫子》:穿越70年的“巧合”
讨论:不仅仅是致敬
《非诚勿扰》复写时代——“相亲秀”背后的价值观
“以娱乐关怀民生”——被“围剿”的价值观——“用广告求婚的可否”——谁解此中“诚”与“扰”
讨论:《非诚勿扰》亲历记
“善款门”:自媒体打蒙章子怡——一个天涯热帖的文本细读
明星慈善:引发关注的两大热点——权力话语:权责不明的巨大真空——自媒体:网络资源的个性解读——并非结语
讨论:网络公关在行动
热点
“蚁族”之困
玉树的凤凰涅槃
富士康:代工之劫
“富跑跑”的移民潮
一场围绕相亲节目的媒体交锋
南非,世界杯狂欢
怠、停、罢:劳资博弈进行时
世博:亦游园,亦惊梦
月份观察
1月:背后都是政治
2月:虎年春节“脱衣舞”
3月:头版与花絮
4月:整月都在“地震”
5月:国家牛,个人槑
6月:世界不因世界杯而不同
7月:残缺记忆与残酷现实
8月:做人不要太张扬
9月:给力的微博
10月:如何城市,怎样美好?
11月:“大战”与“大火”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