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对联,是诗的小兄弟,虽无诗的纵横捭阖,却胜在短小精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王侯将相、文人骚客的佳句名对,此中更有佳话无数,请看客们翻开本书,一起来品味佳句,清谈佳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
分类 | |
作者 | 于子洲//陶明华 |
出版社 |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对联,是诗的小兄弟,虽无诗的纵横捭阖,却胜在短小精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王侯将相、文人骚客的佳句名对,此中更有佳话无数,请看客们翻开本书,一起来品味佳句,清谈佳话。 内容推荐 对联俗称对子,学名楹联,又叫楹贴、联语,是中国古代诸多文学形式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对联萌芽于先秦,兴起于唐后的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称之为“题桃符”,这大约是我国严格意义上最早的对联了。 对联吸收诗的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的长句短句,曲的恣意爽劲,散文的行云流水,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不愧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学形式。因此,对联历经几千年的历史,依旧深受人们喜爱,至今也是人们时常玩味的一种有品位、富含知识量的高雅的文字游戏。 本书通过对各个朝代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乃至皇帝的妙联妙事取其精华,收集于此,希望能带您进人时空长河中采撷一朵朵幽默、智慧、轻松而又意象隽永的历史浪花! 目录 序言 晋朝 刘道真出联屡被羞 南北朝 历史第一联 唐朝 王勃改联震大臣 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宋之问吟句识宾王 杨贵妃妙对唐明皇 李白对倒胡乡绅 七岁李泌一联惊天子 诗圣赠联刘郎中 曹子建与白居易 吕洞宾怪联巧设 卢储悟联谢老师 杜牧酒店巧做媒 五代 春联始祖孟昶的第一个春联 宋朝 少年刘少逸巧对名士 包拯妙联破命案 醉翁欧阳修妙联轶事 王安石妙联趣谈 豪放派词人苏轼妙联趣话 苏小妹妙联佳话 黄庭坚妙联妙谈 苏辙改对显才华 吕蒙正佳联佳话 三朝宰相韩琦的“心药”联 岳飞妙联语泰山 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对联趣话 陆游的书巢联 八十二岁状元趣联 马远联逗小丫鬟 少年黄鉴因联开口 奸贼贾似道得联扬州 朱熹游玩妙联 州官田登不许点灯 元朝 赵孟頫给忽必烈写联 戏曲家高则诚成虾子对蛙儿 关汉卿吟联脱险 明朝 朱元璋趣联趣话 明代大学士杨廷和中秋联 对联大师解缙佳联佳话 六岁神童逗笑永乐帝 杨士奇对联训子 王汝玉巧答父对 丘浚智答先生 万安助客人解字联之围 白丁尚书徐唏对联解嘲 宰相李东阳妙联趣事 少年戴大宾联讽官员 施槃巧对明月联 韩雍对联辨奇冤 杨慎妙联妙话 顾鼎臣巧联答先生 董文玉巧对县令 四大才子之祝枝山妙联趣事 “风流才子”唐伯虎巧联趣事 周文宾以联诉衷情 少年汤鼐智对大臣 文学家蒋焘应景巧对 神童程敏政杏梅联得良缘 少年夏言先施礼后对联 王波巧对舅父 杨继盛巧对四字联 书画家徐文长对联气知府 周一敬父子妙联 李贽对联说民心 叶向高趣联趣话 汤显祖洞房续趣联 四才子联羞知府 罗万藻巧对书联 林大秀巧对叶先生 文必正联句结良缘 杨翰林以菜为联 杨溥以联救父 李时珍药联趣话 戏“陈也罢” 神童以宰相为联 冯梦龙大胆对师 吴承恩隐语讽奸商 罗锡以四季联嘲太监 赵南星联戏太监 恶太监与恶缙纬 于谦对联趣话 徐广文联句驱睡意 明代抗清名将熊廷弼巧书挽联 倪元璐傲联自寻辱 金圣叹临刑对苦联 皮匠宫谦妙联胜权贵 “竟陵学派”对句得匾 傅山先生烈联不降清 填字问叛徒洪承畴 丘岳联贿张居正 宁王联中已成囚 公主联激驸马 李元阳绕口出对 喜词宰相对巧联 彭青山替傻儿解围 康大和联难众人 张居正妙联趣话 王夫之的哲联 嘉靖帝的绝妙寿联 袁崇焕“收银” 吴亮尤安蛙蛇联句 清朝 方粢如临死对句 李方希因联人仕 李渔桃花庵巧对方丈 康熙题“松鹤”联 戴名世临刑得下联 牧羊女巧对“三晋第一才子” 李光地一百春联对康熙 周渔璜妙联妙话 一语惊考生 李北斗与张南月巧对 难得糊涂郑板桥对联趣话 张廷玉父子赏荷对佳句 乾隆皇帝对联趣话 曹雪芹佳联佳话 “铁齿铜牙”纪晓岚妙联趣谈 “联圣”李调元对联趣话 吴省钦大口吞天 施伯雨幼年敏对 叶天士的中药趣联 王尔烈妙联趣话 刘凤诰智联趣话 阮元不卑不亢对圣上 彭文勤对联言志 林召棠妙联轶事 徐本对联禁戏 蒲松龄智联趣话 如此“文正” 诗文大家吴鼒“不贪”联 王应遇吟赋新月对 王鸣盛梨园对化纠葛 孙髯180字对联 赵林考先生 三十年后续成对 岭南第一才子宋湘趣联乐事 书法家何绍基妙联趣话 贾席珍巧敬东家 刘鹏程写联漏一字 老者笑对石清泉 老和尚难倒状元郎 林则徐佳对趣谈 思想家魏源妙联佳话 王畏岩怒联骂塾师 陶澍除夕对佳对 李品芳智对妙联 陈细怪羞富豪 陈见山与六味丸 狂举人不敌神童 袁枚倨联遭辱 黄遵宪警联佳话 普贤和尚以联劝善 丁宝桢凭联聘漏官 张之洞趣联趣话 妙联吓退日本人 刘定回出联拒辱 顽童反戏卜昌 曹凤《百鸟归巢图》联 教育大师俞樾趣联趣话 名将左宗棠对联趣话 一联吓跑二官 天下神对李元度 洪秀全豪联明志 石达开改联 英国女王与光绪的对联 康有为挽袁崇焕 彭玉麟楼联 梁启超对联趣话 双海两江 巧联讽慈禧太后 声讨袁世凯 谢觉哉书联嘲绅士 新年大头虫 滑稽大师何淡如 民间妙联 中秋夜妙联 县官闻鼓声喜对豪联 何必多管 胡秀才对联巧成姻 幼童联难知县 劝戒鸦片的绝联 樵夫戏财主 孔明与赵云的绝妙庙联 八府巡按与秀才 石匠与蔑匠的妙联 棺材与秀才 烹天子之父 泰山平顶孔子崖联 韩信祠联 刘备寝殿联 黑张飞的墓联 诸葛殿的墓联 郑和的胜迹联 徐光启祠墓联 史可法墓祠联 阎典史祠联 秀才改字气财主 鸡公鸭婆 和尚考功名 石佛寺与四仙桥 烟霞洞的美联 “千古英雄”与“一池春水” 牛看文章 秀才过年 总是萝卜 夏牛飞 “铲”对联 先生妙联讨筵席 相国小姐的拼字对 酒鬼联 天大人情 分月饼 寿联训儿孙 皮匠娶公主 愁恨全消 高与低 巧借联 三位举人 藏物谜联 先生与老子 解解解解元之渴 虞美人草与使君子花 如此爱民如子 考糊秀才 惧内与惧考 送寿礼 如此“清官” 眼前轻薄 旧时雪与暖轻裘 秀才巧对得姻缘 牧童巧对秀才联 秀才佳句换良缘 红娘子对白头翁 老翁赠联救书生 数字佳联气贪官 救命联 对联结亲 填字讽知县 巧联聘司药 吴济妙作蚕兔对 农家子巧对尚书小姐 “周不行” 才子与圣人 史致俨妙对县令 狐仙戏谑孙得言 高生细柳互敬爱 林六隐代民评理 巧对巡抚获宽免 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王勃改联震大臣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王勃只活了27个春秋就英年早逝了,他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像《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被称为千古绝唱。就连杜甫都说王勃与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四人的文采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勃活的时间短,所以开窍也早,他8岁那年,有一次从河津乘船渡黄河,忽然天降大雨,众人便躲进船舱内欣赏雨景,正巧,有位朝廷派出的观察使站在王勃身边,那位观察使面对雨景诗兴大发,捋须吟道: 风吹河水千层浪, 雨打沙滩万点坑。 从字面看,此联也无可非议。但王勃眉头一皱,觉得“千层”和“万点”并不妥切,将身一转,开口问道:“大人,这‘千层’‘万点’,你可曾数过?” 观察使循声一看,见是一个约8岁的孩童,倒也不以为意,继而一想,又觉得这孩子既然发话了,必然有他的道理,于是观察使转过身来,谦和地笑问:“小先生言之有理!那敢问,怎样说才更妥帖呢?” 王勃一边作揖一边答道:“恕晚辈无礼!依小童之见,只需各易一字即可。”说完王勃脱口而出: 风吹水面层层浪, 雨打沙滩点点坑。 “干层”“万点”改为“层层”“点点”之后,不但给人以遐想,而且动感十足,意境愈深,音韵更美。观察使细品之后惊喜异常:“将来定成栋梁之才!” 后来,王勃果然在14岁的时候被授予朝散郎之职,诗文名闻天下,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 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武则天(624~705),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对才子们十分青睐,连写檄文讨伐她的骆宾王都没有加以诛杀,对才女们,她也是青睐有加的,譬如她十分喜爱的上官婉儿。所以,当她得知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时候,就十分想昭这对姐妹进宫。 两个姐妹年纪都很小,姐姐13岁,妹妹只有9岁。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时,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忍不住东张西望,见到处是金碧辉煌,处处都觉新奇。女皇帝见她俩那副机灵娇憨的神态,心里觉得十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漫步。两姐妹跟着女皇帝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则天对姐姐说:“小姑娘,朕就以此为题出一联与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则天听了之后,对小姑娘的才思喜出望外。接着,武则天又带着她们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女皇帝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兵砸冰,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9岁的小女孩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出了下联: 龙卧隆中,隆兴龙,龙腾隆中升。 隆中是诸葛亮隐居时的地方,诸葛亮又号卧龙。武则天一听下联,觉得这对子对得十分大气,不觉出声赞曰:“真是神童啊。” 武则天一边琢磨着: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所以朕想留你在宫中深造,不知你是否乐意?” 小妹妹一惊,吓得双目圆瞪,她知道,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于是吃惊地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则天笑说:“不必迟疑,你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小妹妹两行眼泪哗哗流下。武则天听她说得凄切动人,又见她哭得小脸都红了,只得摇头笑说:“人各有志,你既不想留下,朕又怎能强求。” 于是,武则天重赏了姐妹二人,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宋之问吟句识宾王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 宋之问的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可谓是脍炙人口,这位高宗时期的文人生于书香门第,衣食不愁,闲来无事时便喜欢到处游走。一次,他夜游灵隐寺,见月光皎洁,松竹在清风下沙沙作响,与泉水击打石头的清脆声音相呼应,又觉得秋虫唧唧声十分悦耳动听,便往泉边走去,走了一会儿,被一阵风吹得身体寒凉,忍不住动了伤秋之心,不禁信口吟出一句: 岭边树色含风冷, 待他想要吟下旬时,却喉咙被噎,想了许久,竟想不出一句好词,急得满头大汗时,泉石边上打坐的老僧却代他续出了下句: 石上泉声带雨秋。 宋之间听后十分惊喜,没想到灵隐寺的和尚竞如此有文采,便忍不住想与这位老僧攀谈一下。一番交谈之后,宋之问觉得这位老僧的谈吐、才情和学识都在自己之上,忍不住脸红之余,叩问姓了老僧的姓名,一问吓了一跳,这人竟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见大文豪骆宾王眉毛都白了,却身子骨十分硬朗,精神矍铄,宋之问高兴之余,便问:“以先生的旷世才情,怎么当起了和尚?” 骆宾王淡然一笑,告诉他:“老僧自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兵败,便隐姓埋名,投入空门为僧,已不知多少岁月了。”说完,骆宾王起身,在宋之问还未回神之际,就消失在了竹林中。P6-9 序言 对联俗称对子,学名楹联,又叫楹贴、联语,是中国古代诸多文学形式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对联萌芽于先秦,兴起于唐后的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称之为“题桃符”,这大约是我国严格意义上最早的对联了。 但是,有人在《谭嗣同全集·石菊影庐笔记》中找到了对联的更早记载,谭嗣同认为,公元500年左右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兄妹的自题门联为最早的对联,其联曰: 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 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宋朝之后,对联开始盛行,像我们熟悉的大文豪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僧人佛印就留下了许多新鲜精妙的对联。再如变法家王安石、“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散文家欧阳修等人,都有瑰丽有趣、富于文采的对联传世。明清之后,对联文化发展得如火如荼,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酷爱对联,此时,对联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明清小说中,对联用得就更加广泛了,四大名著中皆不乏生动传神又哲理丰富的对联,像《红楼梦》里,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里看到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流传至今,曾有多少人拿来自省;又如《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的励志联“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大丈夫的豪情跃然于其上;诸葛草庐中门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睿智洒脱之情如云飘然而来,更有关公死后,关帝庙里的挽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可谓大气磅礴,从关公的浩然形象到其驰骋沙场的英姿无不让人感受至深。 对联有很多种用途: 一、对联最常用的是用作春联。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型,明代已很普遍。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王安石《元日》一诗所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 二、寿联。顾名思义,贺寿而用,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像我们都知道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一般写给30岁以上的人,夸男夸女用词有区别,“愿献南山寿,先开北海樽”,是写给男人的寿联;“慈竹荫东阁,灵萱茂北堂”就只能用在给女寿星贺寿的场合了。因为是书写出联人的美好祝愿,寿联里从来都不乏妙联,像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先生六十大寿自撰联: 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三、婚联。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的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喜庆色彩则更足,像“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又如“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当然,也有一些著名的诗词可以用做婚联,像李商隐的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四,挽联。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既是抒发生者对死人的哀悼,也是活人用来慰勉自己和他人的意思之表达,关公的挽联我们已看过一则,歌颂英雄的许多对联更是壮哉、妙哉,像康熙皇帝挽郑成功的对联: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五、名胜古迹联。名胜古迹对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山水风光名胜地的对联;另一部分是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纪晓岚与乾隆皇帝所对的: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六、文学作品联。清代及清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在描绘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以及各种场景环境时往往插入一些对联创作,形成了文艺作品中的对联。如《镜花缘》里的“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又如《西游记》中写西牛驾洲地界之山景: 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 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七、堂联。也叫做“装饰联”。布置和美化于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对联。其内容和风格通常是寄寓着主人、作者的情怀和志趣,还有寄寓作者、主人的抱负和理想。一般立意优雅,情趣佳妙,寓意深邃。例如谢姓的“东山堂”。东山的典故出自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谢安,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辞别东山,出任宰相,指挥淝水之战大获全胜,又出兵北伐,收复了一系列失地,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谢家的堂联就是: 淝水震北寇, 宣城惊南文。 对联的种类还有很多,近些年还出现了商业联、交际联等。对联吸收诗的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的长句短句,曲的恣意爽劲,散文的行云流水,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不愧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学形式。因此,对联历经几千年的历史,依旧深受人们喜爱,至今也是人们时常玩味的一种有品位、富含知识量的高雅的文字游戏。 本书通过对各个朝代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乃至皇帝的妙联妙事取其精华,收集于此,希望能带您进人时空长河中采撷一朵朵幽默、智慧、轻松而又意象隽永的历史浪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