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图书馆·科学新文献:夜间思维》由安德烈·洛克所著,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梦,可是对于自己的梦境依然所知甚少。《科学图书馆·科学新文献:夜间思维》第一次将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到一起,回顾了这一领域短暂却引人瞩目的历史,记录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梦境。书中提出困扰已久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记住梦境的一部分?为什么梦境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梦境究竟能否启发创造性思维并用来解决问题?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梦境的解析是否正确?神经学家对于梦境中阶梯、隧道和公众前裸体又有什么说法。
《科学图书馆·科学新文献:夜间思维》由安德烈·洛克所著,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以及如何做梦的最新科学观点,“目前,在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以及如何做梦的科学观点上,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推翻了由弗洛伊德和荣格提出的关于梦境的一些基本理论。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一些经典理论如今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显得更加耀眼。这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心灵风暴。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了夜间大脑的工作情况,甚至可以以分子的形式来研究。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来自生物化学、航天工程、神经精神学、生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来为我们揭开夜间思维之谜。”
《科学图书馆·科学新文献:夜间思维》记录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梦境:这些梦境有来自“9·11”事件的幸存者,有来自离婚后的夫妇,还有来自对梦境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们。甚至还有来自保罗·麦卡特尼,一位在梦境中聆听到《昨日》旋律的音乐天才。
前言
第一章 洛克茨的大腿舞女郎、脑电图描记器和香蕉奶油派
第二章 反弗洛伊德
第三章 本性的实验
第四章 针鼹课程
第五章 再闯迷宫
第六章 夜间疗法
第七章 最佳媒体顾问
第八章 创造性混乱
第九章 变化的状态
第十章 意识与超越
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