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秀芬,1979年生,内蒙古赤峰人。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完成各级别课题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4部。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扶贫”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精准扶贫”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产业扶贫精准性”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文献评价 第三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贫困理论 第二节 可行能力理论 第三节 增长诊断理论 第四节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第五节 理论评价 第四章 区域属性的经济学阐释 第一节 区位租 第二节 不可流动性要素 第三节 区域功能 第四节 小结与启示 第五章 区域发展诊断法 第一节 SLA框架 第二节 相关理论借鉴 第三节 区域发展诊断框架 第四节 小结与启示 第六章 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 第一节 产业扶贫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坐标系与诊断项目 第三节 六步诊断法 第四节 诊断要素与标准 第五节 小结与启示 第七章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模型分析 第一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承载力模型分析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减贫成效度量模型分析 第三节 甘青宁区域发展能力与可行能力的交互耦合模型分析 第八章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案例分析 第一节 项目概述 第二节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第三节 诊断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力求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力的提升。本书是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面对新的贫困问题开展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本书的研究从基本理论出发,再到区域属性的再发现,最终形成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框架和应用过程,体现了演绎推理法的过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区域属性为切入点针对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精准性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依托社会学、民族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阐释区域发展二重目标——区域功能永续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区域发展诊断框架,将产业扶贫精准性诊断归纳为六个步骤、三类要素,进而以“一种经济学,多种药方”的思维方式探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扶贫之间的协同关系,为中国在新时代扶贫战略发生重大转变背景下探索出一套好的体制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