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维学科视角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政治哲学思想开展深入研究,无论对于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还是对于深化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政治哲学,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及现实意义。
本书作者能打破学科界限,从政治学、法学、哲学三维学科视角对邓小平法政治哲学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这本身即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与有益的探索,作为其理论探索的成果,该书与其他研究邓小平政治法律或民主法治思想的同类著作相比,无论在体系、内容还是方法上均有所创新。
序言
第一章 法政治哲学与邓小平法政治哲学
第一节 法政治哲学
一、法政治哲学的内涵界定
二、法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政治哲学、法政治学的异同辨析
第二节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
一、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科学内涵
二、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研究邓小平法政治哲学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思想体系
第一节 邓小平政治法律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一、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范式的确立及其特点
二、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功实践
三、毛泽东晚年政治思维历程剖析
四、邓小平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恢复、继承与发展
五、邓小平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及其政治思维视角的转换
六、邓小平政治认识方式的特色
七、邓小平独特的政治认识方式在政治法制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的价值蕴含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民主价值观的确立
二、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邓小平民主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三、对数千年专制政治的彻底否定:邓小平民主价值观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政治价值范畴的时代内涵:邓小平的深刻揭示
五、秩序的“时间先在性”与“逻辑优越性”:邓小平的理论论证
六、平等与效率的内在统一及相互冲突:邓小平的价值选择
第三节 邓小平民主法制化思想的内容体系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必要性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科学内涵
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路径选择
四、邓小平民主法制化思想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政治理论
第一节 实践呼唤理论的指导
第二节 邓小平法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政治理论的内在联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政治理论体系的建构
一、人与政治法律内在统一论
二、实践唯物主义法律价值基础论
三、人民民丰洪治诊
四、人与制度互动论
五、国家权力的社会制约论
六、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有机结合论
七、权力与权利(自由与控制)平衡论
结语 科学解读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