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世纪南京发展论丛》第三辑中的一本,是南京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展示,通过对南京故都文化特质的剖析,详细了解南京历史文化资源,谋求以文化产业的途径将南京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全书共分背景篇、资源篇、评价篇、开发篇四大部分。背景篇,分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 ,进行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的深刻性和重要性,“文化资本将撬动经济发展”;资源篇,对历史上南京历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展示,剖析了南京“故都文化”这一特质,突出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评价篇,对南京“故都文化”的价值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理性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南京历史文化具有的重要特征,在历史价值的基础上,构建出它们的当代价值;开发篇,分析了目前南京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及不足弊端,就南京“故都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和产业化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很好的发挥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关键是必须“文化观念和文化体制不断创新”。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从经济的支撑力量径直走上创造社会财富的舞台,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市的南京,准确认识和把握其文化特质和资源禀赋,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南京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沉积层。其中,最具特色、成就最高的是六朝文化、南唐文化、明朝文化、太平天国和民国文化。六朝文化、明朝文化和民国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南京文化史上的高峰。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将南京历史文化特质整体概括为“南京故都文化”。
丰富的故都文化遗存为南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精神层面看,多元、开放、交流、文雅的历史文化因子可为南京的社会文明做出新的贡献。从经济层面看,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为南京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当然,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等于优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更不是发达的文化产业。近年来,南京的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转化已初见成效。但如何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本书提出,南京在开发和利用故都文化资源过程中应着眼于文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提高文化资源与产业的关联度,使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
《新世纪南京发展论丛》序
概述/1
背景篇:大势驱发——文化产业化时代的来临/7
第一章 文化经济一体化/9
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兴起/20
第三章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轨迹/32
第四章 南京文化强市的必由之路/39
资源篇:蓄势待发——南京故都文化的比较优势/47
第五章 中国故都概说/49
第六章 南京故都文化/63
评价篇:因势论发——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价/159
第七章 故都文化的历史价值/161
第八章 故都文化的当代价值/181
第九章 故都文化资源与“文化南京”/199
开发篇:顺势兴发——南京故都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205
第十章 文化资源价值实现的途径/206
第十一章 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214
第十二章 南京文化资源转化的战略选择/237
参考文献/259
后记/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