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一书以图文的形式,向读者全面介绍航天员到太空中活动的历史发展、活动的过程、航天员所穿的服装、所使用的设备、在舱外的工作内容、在月球上的活动,以及未来的发展。本书以真实的360余幅图片为主,形象、生动地将人在太空活动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身临其境,利于深入理解所介绍的内容。
太空在召唤,时代在挑战,愿我们的青少年朋友面向太空,立下大志,展现宏图,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作者 | 邸乃庸 |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一书以图文的形式,向读者全面介绍航天员到太空中活动的历史发展、活动的过程、航天员所穿的服装、所使用的设备、在舱外的工作内容、在月球上的活动,以及未来的发展。本书以真实的360余幅图片为主,形象、生动地将人在太空活动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身临其境,利于深入理解所介绍的内容。 太空在召唤,时代在挑战,愿我们的青少年朋友面向太空,立下大志,展现宏图,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内容推荐 《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作者著名航天专家邸乃庸多年从事航天工作,1992年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199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成立,任工程总体室第一任负责人,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论证至成功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全部过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特等奖等奖项。这位有着丰富的航空工作背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的航天专家,在我国“神七”遨游太空之际,同步推出该书,解密航天员的舱外活动,满足广大读者渴望了解太空漫步知识的需要。 该书以360余幅高清晰图片为主,将人太空活动各方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内容涉及航天员到太空中活动历史发展、活动过程、航天员所穿服装、所使用设备、舱外工作内容、月球活动以及未来发展等。据明天出版社副社长李文波介绍,该书将在“神七”遨游太空之际同步推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唤起读者更多阅读欲望。 目录 序言 为什么要进行舱外活动 疾步迈进的厉程 复杂的出舱过程 特殊的训练 保障生命的服装 奇特的舱门 实用的装置 安全保障 太空建筑 太空维修 科学技术实验 邀游月球 展望未来 试读章节 09.26 航天员手持太空站遥控机械臂使用的抓握式固定器,准备安装到1号节点舱上的构架结构上,遥控机械臂可以通过这个固定器固定在1号节点舱上的构架结构上进行组装操作,固定器可以为机械臂提供电源和控制数据传输。 09.27 构架结构是国际太空站的脊梁,S0构架结构是组装全部构架结构的开始,随后,在遥控机械臂的帮助下,两位航天员经过7个多小时的舱外活动,将这个长13.7米、宽4.6米、高4米、重12.5吨的右舷第一组(S1)构架结构,安装到S0构架结构的右端。 09.28 航天员在构架结构上安装电源、数据电缆和冷却管线与氨水贮箱,施放s1构架结构上的锁销,展开一副天线,安装电视摄像机,并将氨水供应管线连接到S1构架结构的散热器上,开启锁销后,成功展开散热器。随航天员飘浮的大部件就是氨水贮箱。 09.29(左1\图) 航天员又将与右舷第一组构架结构相同的左舷第一组(P1)构架结构安装到S0构架结构的另一端。两位航天员在P1构架结构上安装了乘员运输车,该车可以用来在构架结构轨道上运送航天员和设备。这是航天员在拆除龙骨锁,使运输车能够在轨道上行驶。 09.30 此时的国际太空站总质量178594千克,舱内增压空间425立方米,全长44.5米,宽73米,高27.5米,太阳电池阵面积892平方米。可以看到在太空铺设的世界第一条太空铁轨,机动运输车,乘员与设备辅助运输车停放在左舷P1构架结构上。 09.31 航天员操纵转移到机动运输车上的遥控机械臂,将15.9吨重的P3/P4构架结构运送至P1构架结构端头进行安装。航天员紧固P3/P4构架结构与P1构架结构间的固定螺栓,连接电缆,并拆除用于发射过程中与航天飞机货舱装置连接的固定装置。 09.32 航天员在P3/P4构架结构端头的太阳电池阵支座支杆前端展开太阳电池阵装载盒,为了便于发射,太阳电池阵折叠在0.5米的装载盒内。两边的装载盒已经全部展开,将装载盒拆除后,两扇长34米、宽12米的太阳电池阵就可以展开了。 09.33 航天员从太阳电池阵旋转驱动装置上拆除了6个发射固定器、4个防热罩和16个发射锁,并连接好由太阳电池阵向太空站输送电源的电缆,之后,两边共4块太阳电池阵全部顺利展开。航天员脚固定器下方是该构架结构的散热器,尚未展开。 09.34 航天员在处于折叠状态的P3/P4构架结构散热器上工作,开始拆除散热器上的锁定装置。随后,航天员成功地展开由七块散热板构成的P3/P4构架结构散热器。 09.35 接着在P3/P4构架结构端头又组装了1820千克的左舷第三组(P5)构架结构。这是组装完毕后的国际太空站,新的太阳电池阵发电能力是128千瓦。下一项任务就是拆除P6构架结构上先前组装的美国第一组太阳电池阵,首先拆除它的左舷太阳电池阵(画面上右)。 09.36 航天员开始折叠太阳电池阵的左边两块电池阵,在回缩过程中,其中一块出现皱褶,不能顺利回缩。两位航天员使用特制工具经过4次舱外活动、累计舱外工作20多个小时,终于使太阳电池阵回缩中不再出现皱褶。 09.37 经过航天员的艰苦努力,P6太阳电池阵的左边两块电池阵都缓慢回缩成功,全部处于折叠状态。 09.38 开始回收P6构架结构上的右舷散热器,为此,航天员先拆卸冷却用氨水贮箱,然后开启散热器锁,启动右舷散热器回收程序,P6构架结构上的右舷散热器在回收机构作用下开始回收,由七块散热板构成的散热器逐渐回收呈折叠状态。 09.39 开始构架结构右舷的组装工作,遥控机械臂将重达17.8吨的S3/S4构架结构和第三套太阳电池阵从航天飞机货舱内取出,移动至S1构架结构右边的组装位置就位后,航天员进行螺栓连接工作和电源和数据电缆连接工作。 09.40 航天员连接冷却管线,并施放在S4构架结构上固定光电散热器的固定带和管线卷盘,随后启动S4构架结构上散热器展开程序,散热器成功展开。构架结构端头是尚在装载盒内待展开的第三套太阳电池阵。P141-149 序言 太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人类进入太空就是要开发太空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获取新的强劲动力。航天事业半个世纪的发展,使我们在通信,气象、导航、资源勘查,灾害预报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获得了飞速发展。今天,离开了通信卫星我们不能进行通信联络,离开了导航卫星我们的飞机、轮船不能航行,离开了气象卫星我们不能进行准确的气象预报……航天事业确实使我们获得了巨大利益,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如今,人类正在太空建造大厦,航天员在这座大厦中将长期工作,进行众多的科学实验,为人类探索利用太空资源的新途径。人类还将重返距我们最近的星球——月球,探索利用月球资源为人类服务的可能性。人类还将目光投向与地球相似的火星,憧憬着登上火星的情景…… 我国航天员已经成功进入太空,随着接续进行的一次次飞行,将逐渐掌握一系列太空飞行复杂技术,宇航员到飞船或太空站外面去活动和工作,是进行科学实验、建造太空站、维修卫星和太空战所必须的,是载人航天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在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到飞船外面去活动。通过这次舱外活动实验,掌握航天员在太空实施舱外活动的技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一书以图文的形式,向读者全面介绍航天员到太空中活动的历史发展、活动的过程、航天员所穿的服装、所使用的设备、在舱外的工作内容、在月球上的活动,以及未来的发展。本书以真实的360余幅图片为主,形象、生动地将人在太空活动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身临其境,利于深入理解所介绍的内容。 太空在召唤,时代在挑战,愿我们的青少年朋友面向太空,立下大志,展现宏图,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