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飘在水上的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罗有高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罗有高: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水浒摇篮、板桥故里的江苏省兴化市。现事从行政机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泰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闲暇时光写作小文数百篇,散见于《文艺报》《新华日报》《新民晚报》《扬州日报》《泰州日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党的生活》《文苑》《经典美文》《稻河》等报刊和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多篇文学作品在全国、省、市文学大赛中获奖。系列散文入选《里下河文学丛书·散文卷》。

内容简介

《飘在水上的花》是一本来自里下河文学之乡——江苏兴化的散文集。这本书,让你见识、感受不一样的水乡情韵。全书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鲜活的文字与雅致的情节:"乡村鱼趣",借助里下河地区关于鱼获的俗语,描述着一则则诱人的鱼文化轶事;"乡味 舌尖",从粥面茶油到瓜果蔬菜,留给你的都是特色味道的期翼;"乡愁 记忆",那一段段斑驳的印迹,娓娓道来童年与往昔的别样风雨;"乡韵 风物",称得上是水乡由物到景的工笔画卷,给人以纯净的无穷回味;"乡亲 印象",让你在淳朴厚道的水乡人身上,寻觅到草根布衣的哲理与智慧;"乡情节令",不仅仅是水乡风俗文化的传承,还有四季衍生的爱恋与思绪。这本散文集,笔法纵横捭阖,思路开阔新颖,文字考究细腻,意境深沉优美,主体上有助于学者研究水乡的地域文明,细节上有益于青少年解读文本的课外拓展,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辑 乡村 鱼趣

无鱼不成席002

拼死吃河豚004

吃鱼没有取鱼乐 006

积善人家磬有鱼 009

钓鱼要钓刀子鱼 011

菜花流水鳜鱼肥 013

船过簖抓痒016

罾上鱼虾鲜019

取到鱼板都会说话 022

麻虾子嗍嗍025

吃“鱼拐子”不吃字 029

第二辑 乡味 舌尖

吃自己裹的粽子 034

碎米粥038

故乡的茶041

和事草046

寒风中的扁豆 049

兰花豆儿053

独脚蟹056

奶奶哼059

青 菜061

三腊菜064

炖 蛋067

读 蟹070

第三辑 乡愁 记忆

走 水076

挑 水080

农事记趣084

母亲的“生姜拐” 090

里下河洋车094

民间的记号098

小巷如竹102

厨房里的水缸 107

第四辑 乡韵 风物

飘在水上的花 112

读 雾117

芦苇的爱情121

风水是一棵树 126

青青三叶草128

我的故乡有香草 131

你敬过艾草137

空灵的乡村139

乡村记趣145

第五辑 乡亲 印象

母亲的秘密152

母亲的哲学155

奶奶的圣水160

仰荞砌屋163

窑 神166

水乡吉卜赛人 170

第六辑 乡情 节令

清明之思174

端午节说蛋179

里下河的梅雨 184

中秋敬月187

乡村的冬天192

冬日暖阳196

我爱过年 199

精彩书摘

  母亲的秘密
  家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牵挂。谁都会有一个如梦如幻的记忆,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但总还是会想念摇曳在梦中的老家,因为这衣胞之地,是生命的根系。有人说,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从乡村到闯荡江湖,二十多年了,我虽然回家逐渐少了,但逢年过节还总是想着回家。现在人到中年,事业也日升月恒,对回家的眷念,却渐渐增添。
  老家是一个大庄子,属里下河九寺十八堡之一,叫蔡家堡,我家在庄东头,一座普通的农舍,门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总是流得欢畅;啁啾的小鸟,带着太阳刚绽放的笑脸,直通通地送进堂屋;夜晚皎洁的月亮,挂在河边枝叶茂盛的老榆树上,格外地清亮纯然;屋后摇曳的竹叶,沙沙作响,如天人在语;一年四季清新爽人的风,从罗家桥上吹过来,伴随着角落里蟋蟀的叫唤声,很是静谧、亲切和温馨。
  父母一直住在老家。父亲那时候是村支书,整日在外面忙碌。母亲很是能干,耕、种、栽、锄、纺、织,样样拿手;在老家还是有名气的土菜师,几桌人吃饭,她一个人掌勺;虽说不识字,记性却很好,经典的古戏文会很多唱段,像什么“叫一声张生我的儿”,真的唱得有板有眼。办事很是麻利,处处逞强,性情毛躁,但人们都说她心直口快,是刀子嘴豆腐心,菩萨心肠。家里的琐事,母亲打理得清清爽爽,屋子尽管没有什么时新的家具,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祖上留下来的八仙桌,母亲总是把桌面擦得能照见人影。
  屋前的空地被母亲用篱笆圈起的小菜园,春天里的鸡毛菜,葱葱郁郁;夏日中的瓜蔬茄椒,更是五彩纷呈,蛾蝶翩翩;“满架秋风扁豆花”爬满院落;腊月的青菜赛羊肉。鸡啊、鸭呀相互追着。老屋西山墙连着我家的猪圈,黑猪白猪不时地变换着。满庭生机,一道憩静的风景,俨然似世外桃源。
  老屋的房梁上黏着燕窝,挂着窝窠,春暖花开,总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屋中央地面上常有被燕屎熏黄的痕迹。母亲有意无意地将一些稻谷麦粒撒向庭院里,门前榆树上的喜鹊,不时地落在院子里来觅食。快入冬了,还要将一些破烂的棉絮、断乱的绒线和鸡毛之类的东西,晾晒在院子的显眼处,好让鸟们衔去筑窝。有一次,鸟粪奇巧地落到了我的新衣裳上,我气得恶声恶气地驱赶它们,母亲连忙制止,说,天上飞的燕子、喜鹊这些鸟雀,是亲戚朋友,能和我们共同生活这么些年,是我们的幸运,是我们家的福分,吉祥呢!
  老屋到现在二十多年没动过,历尽了世事的沧桑甘苦。岁月的磨蚀无情,梁檩也有些凹垂,瓦沟里长满青苔;房根下的滴水砖,打上了一圈一圈深浅不一的年轮印记;墙壁泥尘脱落,糊着花花绿绿的年画,早已叠加了几层;两扇粗糙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门下角的“猫洞”上面也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父母关不全的牙床。
  十多年前,就想让父母随我们到街上去住,父亲刚要说什么,母亲__抢着先说:“这房子在庄上也不算多差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鸡窝,你们常回家看看就是了。”我也经历了从土墼茅舍到空墙青瓦,杉木门窗,前后两进建房的过程,清楚父母像春燕衔泥般,耗尽了大辈子的心血才建成了这个房屋,深深的家的情结难易。那时两个弟弟还在外面当兵,我也不便强求了。
  前年春节回家,弟兄三个商量想翻建一下,父亲诡秘地说:“我随意,这事得问你妈。”母亲看了看房梁上黏着的燕窝,沉思了好久,才说:“知道你们不缺钱,屋是老了,但又不漏,过两年再说吧。”
  这两年庄上楼层砌了不少,我家的老屋渐显得有一些低矮了,我们弟兄三个也算是有头有面的,不说图面子,也得尽孝心吧。后来又与母亲谈了几次关于老屋的家常,母亲有什么秘密似的,总是推三阻四,虽然语气淡淡了,但最后还是说:“儿,听话,等等,再等等吧。”
  又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家有长子,我一拍板:“老二,你去找图纸;老三,你去联系工程队。请大舅父去通知他们,下周五是农历初六,黄道吉日,回老家开工建房!”
  工头带来了十多个木匠瓦匠,锣鼓轿马家伙的,也都运到了老家。父亲忙着搬东西,母亲也没辙了,悄悄地把我拉到屋檐下,仰面说:“世上万物都像一出戏。你看房梁上黏着燕窝,檐上还有鸟巢,相伴这多年了,我一直没说……”她又低声喃喃而语:“我天天看着,肉鹊雀刚会叫娘,农历十六日子更好啊,一定要再推迟十天,一定要等它们都出了窝!”
  原来这就是母亲的秘密。看着头发花白的母亲,听着头顶上燕昵雀啼,我的眼眶湿润了,哽咽地说:“行,听妈妈的……”

内容推荐
《飘在水上的花》是一本来自里下河文学之乡—江苏兴化的散文集。这本书, 让你见识、感受不一样的水乡情韵。全书分为六个章节, 每个章节都有鲜活的文字与雅致的情节: ”乡村·鱼趣”, 借助里下河地区关于鱼获的俗语, 描述着一则则诱人的鱼文化轶事 ; ”乡味·舌尖”, 从粥面茶油到瓜果蔬菜, 留给你的都是特色味道的期翼 ; ”乡愁·记忆”, 那一段段斑驳的印迹, 娓娓道来童年与往昔的别样风雨 ; ”乡韵·风物”, 称得上是水乡由物到景的工笔画卷, 给人以纯净的无穷回味 ; ”乡亲·印象”, 让你在淳朴厚道的水乡人身上, 寻觅到草根布衣的哲理与智慧 ; ”乡情·节令”, 不仅仅是水乡风俗文化的传承, 还有四季衍生的爱恋与思绪。
编辑推荐

书中附赠精选作品阅读试题详析详解,

提高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成绩的金钥匙。

一花、一草、一木、一虫……蕴藏着大自然的美丽传奇。

乡情、乡味、乡愁、乡韵……充满着独特的风土人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