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必将再次大爆发,对于中国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0万亿人民币的居民储蓄这只“笼中虎”来说,这究竟是“危”还是“机”呢?面对这样一场世纪金融海啸,所有人都在分析和思考:金融海啸背后有着怎样惊天的秘密?它究竟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它对你我产生怎样迅速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将如何面对?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将与您一起,共同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韩秀云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必将再次大爆发,对于中国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0万亿人民币的居民储蓄这只“笼中虎”来说,这究竟是“危”还是“机”呢?面对这样一场世纪金融海啸,所有人都在分析和思考:金融海啸背后有着怎样惊天的秘密?它究竟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它对你我产生怎样迅速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将如何面对?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将与您一起,共同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内容推荐 本书韩秀云与您探讨金融海啸来去始末,金融海啸如何扑面而来,对金融海啸进行寻根问底,到底是何原因?祸起97亚洲金融风暴,敲山震虎打欧元,互联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伊拉克战争——一箭多雕,地产泡沫穷途末路,美国的未来在何方?金融海啸与我何干?五根脐带输血美国,金融海啸真正祸根在文化!我应该如何面对,政府如何面对金融海啸,企业生存之道是什么?百姓应有一技之长,中国经济的未来是怎样?中国的未来是怎样?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金融海啸来去始末 第1章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 第2章 金融海啸寻根问底 第3章 祸起97亚洲金融风暴 第4章 敲山震虎打欧元 第5章 互联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6章 伊拉克战争——一箭多雕 第7章 地产泡沫穷途末路 第8章 美国的未来 第二部分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 第9章 五根脐带输血美国 第10章 金融海啸真正祸根在文化 第三部分 我应该如何面对 第11章 政府如何面对金融海啸 第12章 企业生存之道:做老大、傍老大、躲老大 第13章 百姓应有一技之长 第14章 中国经济的未来 第15章 中国的未来 后记 试读章节 2008年,对于美国,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历史性的一年。这一年,爆发了以美国华尔街为中心的全球金融海啸!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危害之深,百年未遇。 警钟响起 这场金融海啸的爆发始于2007年。 2007年4月4日,美国第二大次级债提供商新世纪金融公司(NewCentury Financial Corp.)申请破产保护。8月6日,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 Investment Corp.)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这两家公司为什么破产?因为二些信用等级不够的美国穷人也贷款买房,可这些人没钱,还不上贷款了。就这样,次级贷款的隐患陆续浮出了水面,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下跌。这两家公司持有大量的住房贷款抵押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MBS),这些债券的价值大幅下跌,它们不能在市场上顺利售出,导致公司现金流断裂,终于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 这是金融海啸到来前敲响的第一声警钟,它向世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美国近几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跌了。 然而,这个信号的发出并没有引起世界各国足够的警觉,原因或许在于这两家公司的规模还不够大,不足以影响到整个美国经济,更不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全局。处理掉这点坏账,对美国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况且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相信”,这点区区小事,美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完全可以消化掉,他们有能力也应该处理好,外人不必担心。 没几天,关于次贷危机已经过去的论调陆续出笼。很多媒体都说,这完全是虚惊一场,美国不会有事的,这件事似乎已经过去了。 然而,好景不长。 灾难升级 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最后宣布接管“两房”。 “两房”是什么?它们是美国两家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一家叫房利美公司(Fannie Mae,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另一家叫房地美公司(Freddie Mac,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这两家公司经手了大量的住房贷款抵押债券业务,规模大到5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美房地产贷款市场总额的50%,也就是说美国次级贷款的一半都在它们手上。没想到,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了,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大量缩水,它们的损失超过l49亿美元,公司股价在两年期间跌去90%,公司完全资不抵债,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如果美国政府再不出手相救,“两房”一旦破产,就意味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瞬间就会发生雪崩,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它们的规模太大了,手里的次级债券太多了。美国政府只得硬着头皮,顶着舆论压力接管这两只“巨无霸”,使它们免遭破产的命运。 灾难向投资银行扑来 美国政府全力营救“两房”,是为了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将次级债风波的损失控制住不要蔓延,但天不遂人愿,灾难随即迅速扑向华尔街投资银行。华尔街的第五大投资银行名叫贝尔斯登(The Bear SteamsCompanies,Inc.),在2007年7月16日它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9月,爆出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公司股价暴跌。 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The Board ofGovernors ofthe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美联储)紧急援手,促使摩根大通银行(J.EMorgan Chase&C0.)收购了贝尔斯登,将贝尔斯从死亡的边缘上拉了回来。 这时,美国金融机构的问题已经变得越发严重起来。表面上看,美国几家抵押贷款公司的“小规模”破产,大投行贝尔斯登被“顺利”收购,巨无霸“两房”又被美国财政部接管,似乎这一切都给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美国总会有办法的,流再多的血也会被止住,不会“死人”的,“天”是塌不下来的。人们遇到灾难时总愿意朝好处想。世人没有警觉,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心想:美国这样的国家,它什么没有经历过?这些问题就不用咱们操心了,美国一定有办法摆平的,放心吧!P4-6 序言 从2003年《推开宏观之窗》出版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普及宏观经济知识。2008年《看不懂的中国经济》出版后,登上中国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第一财经日报》和搜狐网评出的“2008最佳商业图书”奖。这让我感到,中国民众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也到了一个大爆发的时代。 随着美国金融海啸扑面而来,中国遭遇了企业大量倒闭、员工大量失业,股价、楼价和物价暴跌等一系列难题。《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书在2008年6月出版,那时以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金融海啸还没有发生。现在我无论走到哪里,读者都在问:你在上本书中说,中国经济的每次大跌都在为它的大起做准备,中国经济还在大爆发之中。金融海啸这么严重,你还这么看好中国经济吗? 答案是:没有改变。 为什么金融海啸这么大的负面影响,我的观点仍没有改变呢? 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在之前已经把这个变化因素考虑进去了。每次大跌都在为大起做准备,这个“大跌”本身就已经暗示了导致经济下跌的“金融海啸”的来临。我在《看不懂的中国经济》这样写道:“今天看到的美国,应该在晚上八九点的样子,夜幕还没有完全降临。”其二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中说了中国经济会继续大爆发,不过没有明确说明这个趋势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大致的轮廓: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大趋势是一直在涨,涨了两百年,涨到了尽头,到2008年它开始了真正的下跌;而中国恰恰相反,从19世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济跌了近200年,而改革开放30年,它才开始上涨,这就是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再次肯定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还是要面对近在咫尺的金融海啸;即使知道天会亮,但我们更关心自己是否会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全世界都在思考和寻找答案:这场金融海啸究竟怎么来的?目前的结论基本上是源于华尔街的“坏孩子”们错误地设计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以及美国政府放松监管所致。 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不禁要问,美国的次贷产品、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赤裸裸欺诈,导致美国和牵连全世界数以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为什么没有一个“罪犯”被送上法庭?这背后藏着怎样惊人的秘密?如果这样的“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是不是必然还有下一次金融海啸的来临? 如果我们找不到金融海啸真正的祸根,就不可能有效解决当前经济中面对的问题,更不可能找到防止下一场金融海啸的有效手段。 比这个问题更让读者关心的是:美国的金融海啸和它的经济危机将会朝怎样的方向演变?它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它跟中国政府、企业、百姓之间有何干系?为什么美国那里出问题,我们这里迅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未来这种负面影响还会持续多久?作为中国政府、企业、个人在这样一场世纪金融海啸中,该如何看待,如何应对? 这些都是迫在眉睫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虽然没被人们意识到,却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更加密切相关。 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日本经济被击溃;1991年苏联解体,卢布暴跌;1992年英镑被袭击大败,被迫退出欧洲货币体系;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四小龙、四小虎被席卷一空,货币暴跌;1999年欧元诞生伊始就暴跌;2008年全世界同时掉进美国次贷危机的惊天陷阱。 那么,下一个会是谁? 中国经济必将再次大爆发,对于中国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0万亿人民币的居民储蓄这只“笼中虎”来说,这究竟是“危”还是“机”呢? 面对这样一场世纪金融海啸,所有人都在分析和思考: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应该从中得到什么?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将与您一起,共同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韩秀云 2009年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 后记 这是一本躺在床上写出的书。 2008年写完《看不懂的中国经济》,由于过度疲劳不慎左脚骨折。但又不能放弃对各地读者之前的许诺,因此前后花了三个月时间坐着轮椅走遍中国。 在这过程中,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中国经济急转直下,不断有读者在见面的时候问我,中国经济是不是也要出大问题。我说:中国经济正像我一样,不小心从楼上掉了下来,摔折骨头,痛苦是肯定的,但心脏还在跳动,大脑属正常,这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会好起来的。中国经济亦如此。 为了给读者一个交代,为了从全球数十万亿美元金融海啸的损失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对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有启示、有帮助的东西,我拒绝了所有讲座的邀请,倾注全部精力,投入到对金融海啸的研究当中。 我对美国经济的关注,并不是从金融海啸开始的。真正引起我重视,是从1997亚洲金融风暴开始。每一次美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我都在努力寻找中间的规律和趋势。当我把日元升值、卢布暴跌、英镑溃败、亚洲各国货币贬值、欧元重创、次贷陷阱这些大量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时,发现了其中很多不为人知或者可能熟视无睹的共同规律和秘密,我感到该给读者朋友们一个交代了。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的问世,首先要感谢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栏目和中信出版社对我的敦促,作为媒体他们甚至比我更有责任和义务,要及时给中国的老百姓一个交代,没有他们对我的催促,我恐怕坚持不到现在,这部作品也不可能这么快问世。 我和助手严雪铵为了写这本书,真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觉,到了“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的地步,我们深陷其中,欲罢不能,这是一本心血之作。 钱大川先生作为编辑,连夜加班、不眠不休,帮我修改书稿,对他的感激之心无以言表。 还要感谢我的先生盛斌,自从金融海啸爆发后,他就一直跟我讨论对金融海啸的看法。由于他始终站在政府经济工作的前沿,为我从政府角度思考金融海啸的应对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参考。 女儿在国外经历了多年历练,如今对金融海啸的熟悉程度已经让我感到震撼,她帮我收集了很多一手资料,对完善本书做出了贡献。 美国金融海啸的发生,让我们有机会、有勇气、有可能去深刻反省,今天的中国虽然在大发展,但我们同样也面临了不可忽视的危险。我们从学习美国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是否最终会成为美国的翻版? 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文化最终会成为决定这个国家、民族命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面对世纪金融海啸,面对中国世纪的崛起,作为一名普通的经济学者,我感到了自己肩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我愿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倾尽我的心血,去不断思考和探索。 韩秀云 2009年3月1日 于中央党校家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