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出困局(危机下企业自救之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周德文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经济学家郎成平曾有一段著名的秃鹰论:“你每穿一双耐克鞋,每逛一次沃尔玛,这两只秃鹰控制的产业链就要向美国输送一次财富。如果把每件商品价值等分成10份,它们每次都挑走最肥美的9份,只给中国的企业主丢下一份拌着自己骨髓的渣滓。”

这是郎咸平眼中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围城困境:这两只冷血秃鹰,一只为产业资本,一只为金融资本,傲居产业链高端,大肆掠夺中国低附加值产品的价值。随着中国制造的生存价值不断被压缩,中国制造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危局。

然而,中国制造的大危局不单单是西方世界的“剥削与压榨”,毕竟世界是平的,我们与世界共感“全球冷热”。我们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共享西方发展的成果。同时,当世界经济驶入慢车道时,中国一样面临巨大的危机与挑战,“2008年也许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来自大洋彼岸的经济剧变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全球化不是风靡一时的时尚,更不是一场各国短暂扮演各种角色的天堂游戏,而是一种趋势。全球化在以特有的逻辑、规则,潜移默化地对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世界的竞争中来;在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中,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国家之间早已没有了国界。

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人了全球化的浪潮。

一场来自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把世界经济拖入水深火热之中,导致这场经济闹剧的始作俑者就是“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贷”)。

次贷是美国房产金融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在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是美国国情使然:

在美国,房贷并不是银行的专利,有大批的信贷公司从中渔利。银行的垄断被打破,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为了赚钱,信贷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不惜透支信贷者的信誉与购买力。在2005年之前,房市飘红,有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抢着买房,信贷公司为了拉单子,不惜把根本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当做他们的上帝,越来越多的针对较弱还款能力者的金融产品问世。

虽然美国也有“基准利率”,但此利率却非中国的基准利率,它不是警戒线,只是参考线,各家信贷公司可以自行规定基准利率。具体到贷款人,贷款利率与个人信用息息相关,信用高,则利率低;反之亦然。

美国的大多数信贷公司没有背景,难以吸纳大量的民间资本,所以这些信贷公司只能出卖债券以获得资金。房产债券则通过华尔街打包公司将房屋债权打包卖给各类基金、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吞下这些债券的投资者则准备在家坐吃贷款人按照约定归还的本息。

在美国形成了一个长长的金融产业链:信贷公司、债权打包服务公司、投资银行、信用评级等中介公司、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投资人,他们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房地产繁荣时,他们一荣俱荣;房地产泡沫被戳破时,他们一损俱损。

但是,被房地产牛市催生出来的次贷市场是一个既不成形又不规范的市场,看似浩浩荡荡,却缺乏流通性与信息透明度,甚至连投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债券到底值多少钱。房产利好时,他们赚得不亦乐乎;但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房产盛宴戛然而止,还不了按揭的不幸者越来越多,最终导致这个长而不稳的金融产业链的断裂,一场空前的次贷危机席卷美国。

当然,受次贷危机的能量波及的远不止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危机日益升级,成为世界“宠儿”,在经济领域兴风作浪,小干戈引发大风暴,在美国、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股灾、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中小企业破产、房地产商血腥洗牌……所有的经济困境一拥而上,考验着世界对经济变局的应对能力。

到2008年7月,次贷危机已向全球发起了四波冲击:

第一波,始于2007年7月、8月,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

第二波,从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美联储和部分西方国家央行不得不联手干预;

第三波,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救援,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

第四波,2008年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奄奄一息。

次贷危机像一个巨大的敛财机器,疯狂吞噬着人类积累的财富,人人谈“次贷”失色,很多人认为此次危机比2000年的纳斯达克网络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将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

作为世界经济的轴心,美国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经济在未来不安的状态中被迫步人经济滞涨期。普世性的经济减速

“习惯的链条在重到断裂之前,总是轻到难以察觉!”自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步入增长周期,连续的增长让人们忽略了增长只是经济周期的某一个片段,或许此轮前所未有的繁荣就要探到顶了。到2006年,以美国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世界经济,出现降温的痕迹。原本隐藏在繁荣中的危险因素,如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崩溃、金融海啸等,一一浮出水面,蚕食着世界经济多年积累的经济成果。

随着这种经济负面因素所产生的停滞效应和滞后效应,伴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的世界经济迈入更深的泥沼,发达国家集体陷入衰退的阴影。翻开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报表,上面的数字大都不能让我们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世界经济保持足够的乐观。

在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考量中,美国除了吞下世界经济减速的苦果,还要成为首当其冲者,其承受着更为残酷的经济压力。2008年的美国,不得不在滞涨中苦苦挣扎。次贷危机像一个放大镜,彻底放大了衰退的美国经济。整个2008,美国经济几乎没露什么好脸:大批金融机构甚至资本大鳄在这场风暴中丧生;房地产市场持续恶化,到2008年10月,住房价格仍远未见底;就业率破天荒一路下跌,到10月,已达到6.1%,尤其是非农业就业岗位的急剧缩减,恰恰是美国就业市场进入疲软期最有力的见证;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很难回落到3%之下,美国消费者承担着企业所转移的成本压力;美联储降息空间有限。就连一向乐观的经济学家也对美国经济判了“死刑”,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忧心忡忡,“美国经济下行势头明显,失业率几乎可以肯定将达到7%,升至8%的可能性也很大。目前美国失业率为5年来最高的6.1%。”美国经济毫无争议地进入“严重衰退”期。

索罗斯把英国经济比喻成希腊悲剧,因为英国央行在英国经济即将陷入低迷之前,还不得不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尽管与美国相比,英国的经济要景气得多,但英国的经济报告无一例外对未来抱有悲观态势:“英国经济正面临类似20世纪90年代的衰退”;“英镑走贬无法避免出口导向的经济呈现衰退”;“英国央行2009年将降息至3.5%,目前为5%,不过这对进入下行甬道的经济也仅是杯水车薪”。2008年春天看着遥远的乌云,慢慢在头顶笼罩,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感知到这片乌云的分量。尤其是9月以来,随着金融海啸的蔓延,英国一片风声鹤唳——通货膨胀率上升到4.4%,房价下跌了近12%,每4分钟就有一个人宣告破产。P2-5

目录

序一 明天总会更美好

序二 活着

前言 倒在盛世是最大的遗憾

第1章 滞涨性世界经济的辐射

 来自大洋彼岸的经济剧变

 普世性的经济减速

 中国的蝴蝶效应

 他山之石:冷观越南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仅仅走完了三分之一

第2章 新《劳动合同法》——福兮?祸兮?

 “狼来了”的经济学故事

 在突围中沦陷

 不争的事实:劳动力成本上升

 距离“劳动力短缺时代”有多远

 找一条活路走出去

第3章 资本市场的噩梦

 2007盘点:一只披着牛皮的熊

 “跌跌不休”的黑色2008

 是谁动了股市的奶酪

 缩水症:上市公司的灰头土脸

 如何在“股市”刀刃上舞蹈

 站在高岗上的“散户”企业

第4章 背负着人民币升值的重壳

 是什么逼着人民币升值

 金钥匙与魔咒之争

 中国制造的扼喉之痛

 出口企业的自我救赎

第5章 遭遇银根紧缩的寒流

 经济过热的危险

 资金链:一个生与死的命题

 合适的成长控制力

 站到更厚的冰面上

 在政府的保护伞下重生

第6章 在“成本狂欢”中退役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黑金帝国的浮华

 点中经济的软肋

 身价陡升的田园风光

 中国制造之殇

 不得不走的“腾笼换鸟”

 转型:最后一张王牌

第7章 房地产的冬天

 温水慢煮的累加效应

 房产大亨:“阳谋”与“阴谋”

 房产小兵:在冰封期中陨落

 房产中介:地产链上的又一个败将

 “剩”者为王

致谢

序言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德文教授长期跟踪研究“温州模式”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是国内研究民营经济及“温州模式”的知名专家。他以自己扎实的理论分析及对中小企业第一线的调研,多次向政府及社会发出预警: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小企业的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2008年3月28日周德文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访时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局”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作出了“温州约20%的中小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况”的判断,使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之后,他大声疾呼,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如“宏观调控应适度放宽”、“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金融要加快对内开放的步伐”、“要制定法规,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化”、“中国制造业要加快产业提升和转型”等,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为了系统对“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周德文教授历时半年,搜集并分析了大量的企业实例,撰写了本书,系列地、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生存状况。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论述中小企业“困局”的著作,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一系列的经济问题正向其他国家不断转移。这场金融危机来得是这么的迅猛,从雷曼兄弟的不辞而别,到欧洲央行的连连出手,再到普通民众求助于阅读《资本论》,都是对金融危机做出的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回应。在寻找出路的美国资金面前,外贸增长一向迅猛的中国,无疑难以独善其身。

本书中给出了很多鲜活的事例,“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失业”,“7月初温州市经贸委对全市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的1552l家中小企业调查发现,停工、半停工企业数达1009家,占调查企业数6.5%;倒闭企业数达250家,占1.6%。停工、半停工和倒闭企业数合计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

中国企业如此艰难,说明中国同样处于金融危机的包围之中。对此,有不少人士大声疾呼“中国企业要过冬”。但是怎样过冬,为何会进入冬天,各路的专家、学者却是看法不一。

因为发展遇到困难就否定发展的观点,无异于生活常识中的因噎废食。改革开放的发展硬道理,是我们从一穷二白的阶段走到今天的不变信念,也是接下来几十年不断走下去的指路明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这是中国亿万人民的心声与呼声。

在这本积极面对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方式的著作中,向大家展示了很多企业怎样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怎样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共同的选择——向前。出路好像是海绵中的水,只要用力想、用力做,就能让出路源源不断地展现在面前。李建明的垃圾发电值得称道。他作为温州垃圾发电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让这个项目在整个温州市全面开花。温州企业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进军:低压电器之王正泰集团斥资6000万元上马SAP的ERP系统,温州最大的眼镜制造商泰恒也着手实施信息化系统。从2006年开始,广东汕头一家名为奥飞动漫的玩具企业,就开始把玩具生产与动漫卡通结合起来,成为玩具群中成功突围的奇兵。风靡全国的“悠悠球”,其幕后推动者就是奥飞动漫。

站在中国的全局看,向前发展再也离不开科学发展。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讲,要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节能减排。因为发展第三产业占用资源少、投资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对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更重要的一点,这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发展,科学发展,为何成为中国命运的关键词,为何成为13亿人民的共同选择?要明白这个论断,就要明白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个穷则思变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问题。有人说,20世纪是资本主义的文明主宰和引导着整个世界的发展方向;21世纪是环太平洋的世纪,与之相关的国度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不同地域的重要性升降的背后,是资本主义文明不断衰落、社会主义文明不断昌盛的社会发展规律。在这样的视野和背景下,中国的复兴与崛起,也就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今天的“困局”的解决,将为明天之“变局”、后天之“胜局”提供智慧和经验。

李连仲

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博士生导师

2008年12月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以中国企业为什么会陷入困局为线索,以简洁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集中分析了导致企业出现困局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少企业逆势飞扬的情况,本书也重点描述了典型企业的突围之道,为在困境中挣扎的企业提供启示与参考。 本书除了分析导致企业出现困局的原因、企业突围的方法,还专门以房地产业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描述。深层次剖析2008年的房地产现状,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对症下药、积极进行自救,也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经济。

编辑推荐

在当前经济危机下,面对国家的产业调整、货币政策的调控、财政政策的变化,过去在微利中发展的企业 ,都面临着生存与淘汰的严峻考验。

企业如何赢得市场,以换取生存的权利呢?

企业如何取信于众,以实现最终的胜利呢?

本书以简洁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案例集中分析了导致企业出现困局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论述中小企业“困局”的著作,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