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山崩地陷,江河呜咽。这一刻,即成国殇。
8.0级强烈地震,短短80秒,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这场21世纪发生的毁坏性灾害震惊了世界,全球的目光投向中国……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在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震后不到两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速成立,指挥机构高效运转。主题只有一个:“第一位是救人!”“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为配合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新华社等的报道文章、图片,全面介绍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开展举国大救援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历程,全书共分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守望相助、震撼心灵,大爱无垠、感天动地等篇,地震灾难、自助常识篇中收录了地震小知识,抗震救灾自助常识等内容。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
万众一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献给英勇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
全军总动员 中国军队抗震救灾大事记
生命通道上的开路先锋——最先到达汶川的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和他的挺进小分队
温家宝总理:我只要这十万群众脱险!
地震救灾中的特殊角式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有一个方向叫回家
仰望师魂
“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希望
废墟上挺起不屈的脊梁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献给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
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6月8日汶川地震已造成69 136人遇难
守望相助 震撼心灵
孩子篇
教师篇
亲情篇
爱情篇
友情篇
救援人员篇
支援篇
村民敢死队
高尚的光辉——遗嘱、包裹和现金的故事
联合国发言人驳斥某西方记者:我不许你这么说!
谭君子:在父亲的光芒下坚强微笑
大爱无垠 感天动地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我们与你同在
大爱,也许只是一滴——献给汶川地震大灾中生死相望的人们
5.12祭灵:三分钟的国殇,十三亿的国魂”
生死不离
瓦砾中的中国
寻找生命的痕迹
请再坚强一点,因为我们在你们身后边——致灾区的母亲和孩子
雄起,我的祖国,我的姊妹兄弟!
滴落的眼泪,为灾民祈祷!
孩子们,一路走好——给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
急行军
抗震救灾诗二首
手牵手为远方的人祝福
生命与救助的奇迹——有感四川大地震诸多感人场面
四川大地震
聚我中华力,重建我家园
我们正在回家的路上——写给灾区人民
留住即将消失的生命
献给不屈的生命——5.12地震灾害纪念
地震中四川人的幽默和乐观
地震灾难 自助常识
地震小知识
我国解放前的大地震
我国解放前的重大水灾
国外五次惊天大地震
抗震救灾自助常识
泥石流、塌方、滑坡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
万众一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献给英勇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
这是一只令人心碎的小手:伤痕累累的手中,紧攥着一支笔。孩子的躯体被无情的砖石掩埋。
这是万人揪心的一刻:废墟上的一座闹钟,已经损毁。留下的,是那个永远定格的时间——14时28分。
2008年5月12日,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能量的汶川大地震,在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释放。霎时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
汶川、北川、茂县、理县……一栋栋房屋倒下,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生命消失。
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灾难,让中华民族进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一场抢救群众生命、抗击地震灾害的斗争,在中华大地展开。
托起生命的希望——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人民安危牵动着中南海。
灾情传来,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震后两小时,温家宝总理赶赴地震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紧急部署——
地震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任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5月14日,灾后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
5月22日,灾后第十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又一次专题研究抗震救灾工作,强调要继续搜救被困群众,切实把搜救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乡村,特别是要抓紧彻底排查边远乡村,努力做到无一疏漏。
面对千头万绪的救灾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髓。灾难面前,关爱生命、抢救生命、为了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决不放弃……所有这一切,成为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
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长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心与灾区人民的心一起跳动……
——5月16日,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乘飞机赶赴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5月22日,了解到灾区安置受灾群众急需大批帐篷,胡锦涛立即赶赴浙江省湖州市,实地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
——5月25日,胡锦涛又专程前往河北省廊坊市,实地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
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2日再赴灾区。他走上废墟,走进野战医院,走进帐篷小学,走进灾民临时安置点……
同样心系灾区的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或到救灾第一线指挥救援,或主持会议部署救灾工作……
抢救生命、抗震救灾,从中央到地方,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紧张忙碌。汇集灾情、下达指示、调兵遣将……在救灾的不同阶段,总指挥部成了流动指挥部,先后在北京、在灾区帐篷里、在行进的火车上,召开13次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及时作出具体部署。
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省份也迅速动员、紧急行动。
一队队解放军和武警、公安消防官兵,一支支医疗队和专业救援队、一家家新闻媒体记者,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与此同时,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在全国展开。
世界关注着中国的抗震救灾。《新西兰先驱报》发表社论称,中国政府正以高效率、体恤民众和公开透明的态度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在距奥运会开幕不到3个月时发生的这场大地震证明:中国能够经受住突如其来的考验。
以人为本,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以人为本,中华民族的力量紧紧凝聚。一个大写的“人”字在山崩地裂中巍然挺立!
托起生命的希望——11万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都江堰告急,什邡告急,绵阳告急……汶川、北川、茂县、理县音讯全无。无数生命在呼唤,人民子弟兵紧急集结。
地震发生第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
地震发生第2小时07分,成都军区2架察看灾情的直升机冒雨起飞。
同一时间,驻灾区的9100名官兵紧急出征,南北并进开赴救灾一线。空军各个机场、各个飞行部队,按照打仗标准,完成起飞前的准备……
距地震发生不到10小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就有1.2万名官兵进入四川灾区展开救援。在陇南和陕南,兰州军区3000多名官兵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
争时间,抢速度,救生命!13日7时45分起,23架军用运输机和12架民用客机,不间断飞行78架次,将在洛阳、武汉、开封等地集结的10891名官兵及救灾装备运抵成都地区4个机场。
空中运送、铁路输送、摩托化开进……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向灾区全力挺进。短短几天,全军和武警部队投入现役部队总兵力达到11万人,涉及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专业兵种包括地震救援、防化、工程、医疗防疫、侦察、通信等20余个……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自5月12日14时28分起,震中汶川没有了消息,10万百姓生死不明。
2个小时过去,4个小时过去,10个小时过去……汶川怎么样了?
党中央在关注,全国人民在关注。
“由党员和班长骨干就地组成200人的突击队,携带干粮、水和抢险工具,徒步前进,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汶川。”13日凌晨1时12分,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果断下令。几分钟前,王毅和他所率领的救援部队经摩托化行军抵达古尔沟。此时,前进的道路已被巨大的山体塌方堵塞。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