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愿意积极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过着在旁人看来没有多少追求的生活。每个人的性格、阅历、生存环境各自不同,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得走通向所谓“成功”的道路,除此之外,还有千百万条道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幸福人生。
不错,人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事业成功,可是,现实生活中,无数所谓的成功人士,在享受成功的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却迷失了自己,在兴奋和快感之中走向堕落。本书让读者看清所谓的“成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人生,让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常桦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也许有人愿意积极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过着在旁人看来没有多少追求的生活。每个人的性格、阅历、生存环境各自不同,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得走通向所谓“成功”的道路,除此之外,还有千百万条道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幸福人生。 不错,人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事业成功,可是,现实生活中,无数所谓的成功人士,在享受成功的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却迷失了自己,在兴奋和快感之中走向堕落。本书让读者看清所谓的“成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人生,让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内容推荐 21世纪是一个人人都追求成功的时代,成功学大师也因此应运而生,几乎所有的成功学大师都无一例外地向人们灌输这样的人生信条:“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这也是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所有人都被置于“成功/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下,“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渴望过成功,甚至产生了一种成功焦虑症。那么,该如何正确地理解成功的内涵?成功对于人们来讲真的那么重要吗?可不可以不成功? 目录 第一章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成功的标准/P2 成功的误区/P5 成功学大师的成功标准/P7 建立属于自己的成功模式/P8 停止盲从的脚步/P12 不要被周围人的价值观所左右/P14 解读“赢政文化”/P16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P18 第二章 成功成瘾性 成功的负面影响/P22 一个奥运冠军的心声/P23 成功的困境/P26 成功成瘾性/P29 顺风顺水未必是好事/P32 一桩突如其来的凶杀案/P34 成功人士的抑郁症/P35 都是贪婪惹的祸/P38 钱真的越多越好吗/P40 第三章 谁在为成功买单 得意忘形/P44 高处不胜寒/P46 成功综合征/P47 劳燕分飞/P50 过劳死/P52 吸毒成为一种时尚/P54 玛丽莲·梦露之死/P56 探险英雄的墓碑/P59 成功的代价/P61 测试一下你是否患了“成功综合征”/P63 第四章 我们究竟为谁工作 病态工作狂/P73 超时工作的紧张心理/P76 生命序位重分配/P79 学会减压/P81 你为什么而忙/P84 我们究竟为谁工作/P86 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P89 将工作当成人生的乐趣/P92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P94 保持一份超然与宁静/P95 自动自发地工作/P97 第五章 是什么乱了你的方寸 从缉毒英雄到毒贩子/P101 麻烦二奶/P105 警花的堕落/P108 虚荣的歧路/P114 物欲的陷阱/P117 盲目地与人攀比/P120 活在别人的眼里/P122 盲从是潜在的危害/P124 任性会乱方寸/P126 不要成为贪婪的奴隶/P128 完美的缺陷/P130 失衡的心态/P132 第六章 当感恩也成为营销的手段 功利化的感恩/P136 感恩成为营销手段/P139 利用情感营销树立自己的品牌/P145 别把灾难变成营销主题/P148 扭曲的成功观是传销的温床/P151 被扭曲的感恩心理/P153 不要用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P156 善恶终有报/P159 第七章 成功即色相 成功却并不幸福/P164 他还能选择什么/P165 亿万富翁竞羡慕乞丐/P168 李娜为什么出家/P170 林妹妹选择的思考/P172 避世隐居的名人/P174 请不要看我的背影/P176 不堪承受生命之重/P178 第八章 春夏秋冬又一春——生命之思 金钱买不来健康与快乐/P181 回归自然享受人生/P185 活在当下享受过程/P188 寻回迷失的自我/P191 过简单的生活/P194 仔细品味幸福的感觉/P196 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P201 施比受更有福/P203 试读章节 俄国19世纪伟大的作家契诃夫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大狗叫,也有小狗叫,无论是大狗还是小狗,它们都有叫的权利。 大狗叫得惊天动地,小狗叫得温柔可爱。 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参与和决定那些所谓的大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的小事业不断蒸蒸日上、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与那些杰出的大人物相比,我们可以普通,但绝不卑微。他们有他们的成功标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但并不一定非要以他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只要我们今天比昨天强,明天比今天强,不断地取得进步,这就是我们的成功! 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有数百亿美金是成功,我们有几万元人民币的存款也是成功;克林顿、奥巴马当总统是成功,我们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取得了小小的成绩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2006年春节前,某个著名的图书撰稿人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办讲座和签名售书活动。 当时有很多读者在场,其中有一位读者听了他的讲座之后,问了一个很敏感且有些尖刻的问题:“这位先生,你好像是在给我们讲成功学,那么,请问,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人士吗?” 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用几句话很难回答,这位图书撰稿人讲述了当时的情景。他是这样描述当时自己的心态的:“如果我自我否定的话,我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给大家谈‘成功经验’?可是,如果我自吹自擂自诩成功的话,又岂不在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面前贻笑大方?于是我没有片刻的犹豫,响亮地回答:‘不谦虚地讲,我个人认为自己是成功的。虽然,我没有住别墅,开奔驰宝马,但是,我已经找到了发挥自己最大潜力、与社会最佳对接的位置——找这个位置,我用了接近八年的时间!然后,在这个位置上,我努力了八年,我完成了一个个计划和目标,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获得了同行和社会公众的认可——我的几本图书销售量总和有两百多万册。我赚到的钱虽然不多,但至少对几百万读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他们有所帮助——所以,我敢说自己是成功的!’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听众显然认可了我的答案,接下来的签售活动让图书大厦和出版社都很满意,当然,我自己也很有面子——要知道签售活动的冷场是非常难堪和尴尬的。这件事仿佛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更增强了从事这个行业的自信心。” 很多人都在考虑一个问题: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有现成的答案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汽车工业巨头福特曾经特别欣赏一个年轻人的才能,他想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这个年轻人说出自己的梦想之后却把福特吓了一跳: 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现有财产的100倍。 福特问他:“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年轻人迟疑了一会儿,说:“老实讲,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只有那样才算是成功。” 福特说:“一个人拥有那么多钱,其实也未必是好事,没准他会威胁到整个世界,你应该再考虑考虑你的想法。” 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福特没有再见过这个年轻人,直到有一天他们又相遇了,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创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有了10万美元,还缺少10万。福特这时开始帮助他,他们再没有提过那1000亿美元的事。 经过8年的努力,年轻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伊。P3-4 序言 21世纪似乎成为一个全民成功的时代,“成王败寇”的价值观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几乎所有人都被置于“成功/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下。人们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渴望过成功,甚至产生了一种成功焦虑症。成功学大师应运而生,几乎所有的成功学大师都无一例外地向人们灌输这样的人生信条:“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成功的标准变得极其简单而绝对:亿万家财、百万年薪、豪宅名车,就是所谓的“成功”。而成功似乎也变得轻而易举,只要一心想成功人人垂手可得。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例子为人津津乐道,而成功励志类的书籍更是层出不穷,热销不止,成功学大师更是摇唇鼓舌,向人们兜售成功的灵丹妙药。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成功人士寥若星辰,而且离不开个人长期的努力和机遇的眷顾。若成功一学就会,一用就灵,那么社会上到处都是成功者,那又何足为奇。成功光荣,失败可耻,那么,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还如何生存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所谓成功者无暇眷顾,生之喜悦他们更不屑去体会。当所有人为成功而痴狂,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和人们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时,成功就是一种如鸩酒般的毒药,饮鸩止渴,最终让人沦落为成功的奴隶。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没有这么迫切地追求成功。那个时代人们虽然也非常狂热,但他们是以生活、健康等为生命诉求的,用物质、金钱和财富来彰显人的社会地位,只是当前某些所谓成功者引领并自我标榜的。当人们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成功只能用一种评判标准来衡量的时候,也许有人成功了,但整个社会却充斥着压抑和失败。 是谁断定了不成功的人生就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是谁告诉我们“出人头地”才是人生正道?人生除了成功或者失败,就没有其他衡量标准了吗?如果所有人都被置于“成功与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下,这个社会肯定出了问题。当许多人被“榜样”和“楷模”教导着踏上漫漫“成功之旅”的时候,还有谁会真正遵循自己独立的标准,按照自己个人的意愿来生活? 也许有人愿意积极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过着在旁人看来没有多少追求的生活。每个人的性格、阅历、生存环境各自不同,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得走通向所谓“成功”的道路,除此之外,还有千百万条道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幸福人生。 不错,人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事业成功,可是,现实生活中,无数所谓的成功人士,在享受成功的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却迷失了自己,在兴奋和快感之中走向堕落。因此,本书区别于一般市场上成功励志类图书之处就是让读者看清所谓的“成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人生,让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常桦 2008年8月25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