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复兴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每一位中国人都熟悉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
本书只是引导你直接学孔子、读《论语》,本身并无新创。是作者自己多年慕道、习孔的体悟。
体悟虽浅,到底是体悟。
体悟一点,人生就受用一点。
我们看中国历史。大凡一个时代看重向传统学习。则社会安定。个人价值也能实现。如果我们抛弃传统,一味高歌猛进、则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孔子是一条线,把中国历史串起来。没了孔子、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断了线的珍珠,满地乱滚。
生活中常读《论语》,想想孔子的话,也许我们的心态会好些,智慧会多些。如果你要我为人生开一个神奇的方子,我开不出,但我可以负责地说:读孔子。虚心听孔子讲人生,确实有益处。
“桴”就是小船。
孔子说“乘桴浮于海”,有两个意思:
一是到海上去玩。
二是飘洋过海。另寻乐土。
联系上下句,孔子强调的应是第二层意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是说如果我的理想在本国得不到实现,我就到异国他乡去实现。
孔子是鲁人,家乡近海边。山东人漂洋过海的非常多,所以孔子说这话相当自然。
孔子是山东人,这样先天的地理环境与后天的练历造就了孔子海洋般的胸怀。
孔子是海。
孔子的学说是海。
就这样,孔子把中国人的思维从本土拉到了全世界.所以他的学说日后能在全世界风行。
孔子是殷人之后,孔子家族是殷朝遗民.孔子是甲骨文的后代。同时,孔子说“吾从周”,他本人也终生信奉周朝文化。
但是,殷周文化都只是大陆文化,内陆文化.还达不到世界级水平。孔子的出现.为大陆文化沣入了新鲜的海洋文化.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转换,使中国文化成为以大陆文化为主体,以海洋文化为补充的兼容并包的大文化。
殷人重商、周人重农,而孔子重学。这样,就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多元复合的成熟民族,其社会分工更加科学合理,其人民生活更加富有文化之美。
孔子完成了这两个重要的转换,为中国人的进步做了极大的神圣工作。特别是第一条,孔子把人们的目光从本土拉到海外,这为开阔中国人的眼界与心胸起了良好的指导作用。自那以后,中国人不再拘泥于故土,开始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去寻找乐土。今天以东南亚、北美两大基地为代表的海外华人世界的繁荣,与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思想有很大的关联。
因为故国已不容我,所以要到海外去,这是一种情况。
因为故园空间太小,或发展不对路,所以要到海外去,这是又一种情况。
因为故乡太好,所以要把故乡的好处带到全世界,这是又一种情况。
P3-4
孔子给我们最大的教益就是做人要讲仁义。
孔子讲的仁义是真仁义,不是假仁义,孔子岂让我们做衣冠禽兽?很多人一听“孔子”二字就冷笑,何必如此偏激?孔子的话自有道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领悟。
我们看中国历史。大凡一个时代看重向传统学习。则社会安定。个人价值也能实现。如果我们抛弃传统,一味高歌猛进、则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孔子是一条线,把中国历史串起来。没了孔子、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断了线的珍珠,满地乱滚。
生活中常读《论语》,想想孔子的话,也许我们的心态会好些,智慧会多些。如果你要我为人生开一个神奇的方子,我开不出,但我可以负责地说:读孔子。虚心听孔子讲人生,确实有益处。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兴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每一位中国人都熟悉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
本书只是引导你直接学孔子、读《论语》,本身并无新创。是作者自己多年慕道、习孔的体悟。
体悟虽浅,到底是体悟。
体悟一点,人生就受用一点。
愿以感恩的心,与同道中人共勉。
王少农
2008年4月3日 香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