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者对动物检疫基础理论、技术做了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同时也用较为详实的实例,论述了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使动物检疫工作者了解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逻辑性较强,既适用于基层动物检疫工作者,也适用于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动物检疫人员参考使用,对于提高检疫人员的动物检疫理论与技术,增强公共卫生意识以及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书也可作为大中专学生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动物检疫概述
第一节 动物检疫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动物检疫的特点
第三节 动物检疫的原则、分类和范围
第四节 动物检疫的对象
第五节 动物检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
第二章 动物检疫的病理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适应性反应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第四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五节 炎症
第六节 淋巴结在动物检疫中的意义
第七节 肿瘤
第三章 动物检疫技术
第一节 动物检疫的方式、方法与内容
第二节 动物产地检疫
第三节 动物宰前检疫
第四节 动物宰后检疫
第五节 冷冻肉的检疫
第四章 常见动物疫病的检疫
第一节 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
第二节 猪的传染病
第三节 牛羊的传染病
第四节 禽类的传染病
第五节 寄生虫病
第五章 组织器官常见的病理变化
第一节 局限性及全身性组织病理变化
第二节 器官的常见病理变化
第三节 淋巴结的常见病理变化
第六章 性状异常肉的检疫
第一节 色泽异常肉的检疫
第二节 气味异常肉的检疫
第三节 其他性状异常肉的检疫
第七章 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处理
第一节 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处理概述
第二节 动物的检疫处理
第三节 动物产品的检疫处理
第八章 新鲜肉和冷藏肉的变化
第一节 鲜肉的变化
第二节 冷藏肉的变化
第九章 动物病理解剖及病料采集
第一节 动物的病理解剖
第二节 病料的采集
第十章 动物及动物产品与公共卫生安全
第一节 动物及其产品中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动物及其产品中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寄生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附录2: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
附录3:关于印发《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的通知
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