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英雄的饕餮盛宴!历史黑幕,跌宕起伏;重重谍影,惊心动魄!
战谍是指被间谍情报机构秘密派遣到敌方,或暗地招募、收买敌方人员,以从事窃密为主的各种特工活动。广义地说,战谍是指从事秘密侦探工作的人员,从敌方手中刺探机密情报或进行破坏活动,以此服务于其所效力的一方。战谍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敌对方,采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过秘密或公开途径窃取情报,来进行颠覆、暗杀、绑架、爆炸、心战、破坏等隐蔽活动。
二战期间,处在中国战区的侵华日军开始收缩防御,不甘失败的日军情报机关为扭转败局,制定了代号为“飞雪计划”的绝密行动。于是,中共特科、国民党军统、中统等各路情报机关竞相展开侦察。在谍战过程中,潜伏多年的各路王牌特工,逐渐亮出其真实的身份:亲密情侣竟是敌人,刀枪相对的对手却是战友……
二战期间,处在中国战区的侵华日军开始收缩防御,不甘失败的日军情报机关为扭转败局,制定了代号为“飞雪计划”的绝密行动。于是,中共特科、国民党军统、中统等各路情报机关竞相展开侦察。在谍战过程中,潜伏多年的各路王牌特工,逐渐亮出其真实的身份:亲密情侣竟是敌人,刀枪相对的对手却是战友……
中共特科的英雄儿女们,与日本特务展开了殊死斗争,他们成功地粉碎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侵华军事计划,用智慧和鲜血谱写出抵御日寇入侵的不朽颂歌!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昭和二年(1927年)召开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秘密奏折中所写的内容。在这一侵略方针的指导下,日本关东军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月十八日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后,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占领沈阳全城。国民政府的蒋委员长坚持效仿清末老佛爷“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竞电令张学良的几十万东北军绝对不抵抗,退入关内,保存实力,以作剿共之用。致使东北三省不到半年全部沦陷。
日本人为了推行以华制华的侵略方针,于次年三月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以新京(今长春)为都城。在关东军情报部高级特务土肥原贤二、川岛芳子等人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之下,将中国清政府的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诱骗到新京当了傀儡皇帝。此后,日本关东军不断向热河、察哈尔进犯。1937年“卢沟桥事变”所导致的中日大战全面爆发之前,中日军队早已在长城内外激战数年。而国民党中央军的主要兵力全都投入到了围剿红军的“安内”战场上。满洲这块物质资源富饶的宝地,为日军的继续侵略提供了丰富的后勤支援。这里便成了日本在本土之外的重要战略基地,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向西南方向的蒙古、华北广大平原入侵,部队能迅速展开和随意选择攻击目标,能和“田中奏折”中的观点相印证;向北可入侵苏联,实行全球性侵略扩张。因此,满洲也就成了中国国民党、共产党、苏联、朝鲜、韩国等各国各派间谍云集之地。日本关东军在这里当然更是建有非常完善的情报系统和反间谍机构。
1937年6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天色朦胧,在哈尔滨市的日军情报机关里,刚从奉天赶来巡视的土肥原贤二正坐在一张红木书桌前仔细地审阅着一份文件。在他的对面站着一个身穿黑色西装,头戴黑色礼帽的人,帽子前檐压得很低,根本看不到她的脸,但她丰满的胸部却显露了她是女扮男装。这位恨自己不是男儿身的女子,就是有“帝国之花”之称的日军情报部王牌女间谍川岛芳子。土肥原贤二看完文件,严肃的脸庞露出了兴奋的笑容,提笔在文件结尾的空白处签了名,将文件合上,文件的封面用日文写着“飞雪行动”。
“芳子小姐真不愧是我们的帝国之花,你所制订的这一计划很有远见,而且非常完美,这一计划就由你亲自负责实施。”土肥原贤二一笑满脸横肉打紧。
川岛芳子谨慎地说:“为了这一计划的实施,学生未经将军批示就秘密回日本做了整容手术,请将军按军法处置。”
土肥原贤二站了起来,笑道:“芳子小姐不必自责,你这也是为了工作需要,为了不暴露身份,现在除了我知道你的身份以外,已经没人能认出你来了,真不愧是我的学生,你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为你感到骄傲,更为帝国感到骄傲。”
川岛芳子以职业军人常有的口气道:“感谢将军多年来对学生的栽培,不是之处还请将军多多指教。”
土肥原贤二将文件装入一个写有“绝密”字样的档案袋里,递给川岛芳子:“你速返回奉天,将这份文件送交二号档案室,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许动这份文件,你的身份也尽量别让其他人知道。”
“哈依!”川岛芳子双手接过档案。
土肥原贤二又严肃地称赞川岛芳子:“你可是我们日满两国之巾帼英雄,两国女性之典范。希望你早日完成这一计划。”
川岛芳子信心十足道:“学生保证在皇军进驻上海前完成这一计划。” 正在这时,门外有人喊“报告”。土肥原贤二道:“进来。”
开门进来的军官五十来岁,身材瘦小,戴着一副眼镜,此人正是哈尔滨特务机关长安藤麟三将军。
“安藤君,是那部苏联电台有消息了吗?”土肥原贤二激动地从办公桌后走出来问道。安藤麟三面色沉重,侧眼打量了下自己已经不认识的川岛芳子,欲言又止。
土肥原贤二挥挥手:“但说无妨。”
安藤麟三垂头道:“不是,是关内发来的情报,通过我们潜伏在共党内部的内线得知,中共特科派遣了一名代号为‘401’的间谍秘密进入我市,来执行一项绝密任务。”
土肥原贤二向窗边走了几步,问道:“关于这个‘401’的情况还知道多少?”
安藤麟三摇头叹息:“目前还不了解‘401’的情况,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到这里来做什么就更不清楚了。”
土肥原贤二在书桌前来回走动,皱眉沉思。
川岛芳子突然请命道:“将军,要不我先留下,帮着把这个案子破了再走?”
土肥原贤二止住脚步,摇头道:“上海那边的工作更离不开你,这里的一切我们能处理好,你就放心去吧。”
川岛芳子低头道:“哈依!学生告退。”随即转身离去。
在土肥原贤二看来,中共特科派遣一名间谍到东北来执行任务是很平常的事,战争年代吗!作战双方如果不派间谍到对方的辖区内活动,那才不正常呢。就现在潜伏在满洲各地的国共两党的间谍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还有他们所领导的武装队伍。
川岛芳子离开后,土肥原贤二背着手走动了几步,然后平静地说:“我此次来哈尔滨,主要是为了弄清有关苏联国际间谍一案。根据可靠情报,两月前赵尚志的大军攻占舒尔河街,就是由于得到了我们那里兵力空虚的情报,而这一情报就是苏联间谍通过哈尔滨的秘密电台发送回莫斯科,再转到中共手中的。哈尔滨紧邻苏联,苏联间谍往返频繁,这里是他们的情报中转站。他们的格柏乌、契卡(即后来的克格勃)、总参四部都抒着共产国际的招牌向满洲境内派遣大批间谍,他们在这里的活动最为猖獗,严重威胁到满洲的安宁。关东军宪兵司令东条英机也非常关心你这里的反问工作,严令要加强防谍对策。你们哈尔滨特务机关是侦察苏联情报站的大本营,一定要充分发挥你们的作用。如果再不把潜藏在这座城市的那部秘密电台找出来,不知道还有多少情报会通过它发送到莫斯科去。”
安藤麟三垂头道:“这次有将军阁下亲临指导,我们一定能一举破获这个苏联谍报网。我们已经在全城安装了36架探测器,从各个方位不断搜寻电波,还增派了几辆侦听巡逻车,在各街道穿插搜索,只要他们敢再用这部电台,10分钟之内就能找到它的准确位置。另外,根据浅野大佐的调查,在道里中央大街上岛酒吧上班的苏联籍女服务员玛雅莉是苏联的间谍。浅野大佐已经派人对她进行监视了。她是长期固定在一个地方工作,以接近去喝酒的我军官兵,达到收集情报的目的。她绝非是一个人单独行动,肯定还有同党,说不定与我们一直在查的那部电台有关。”
土肥原贤二停在窗户边,转头面向他,命令道:“要一网打尽。”
安藤麟三语气坚定地回答:“明白,我这就去布置。”
土肥原贤二突然又阴险地笑道:“石井四郎的731部队细菌实验场,正从背阴河秘密迁往哈尔滨,他对我说急需大批活人做实验,你就将抓到的这些人通通送给他吧。”
安藤麟三会意地赔笑着:“哈依!”
土肥原贤二漫步走回办公桌前,话题一转:“你的女儿安藤美子小姐快要从北海道间谍学校毕业了吧?听说她在刚进学校时就有了北海道女神之称。”
安藤麟三木讷的脸上掩饰不住喜悦:“她下个月就要到达支那来开始她的使命了,今后还请将军多多指教她。”
土肥原贤二嘉许地说:“有其父必有其女,她一定能为我们帝国的圣战创造辉煌的业绩。”
浅野大佐穿着一身灰色的西装,独自一人来到了道里中央大街的上岛酒吧门前,他一下车先扫视了一下周围,昏黄的路灯下行人稀少,一片凄凉的景象。他看了下手表,已是六点一刻,刚迈步向酒吧里走去,侧面一个右手拿着竹棍,左手拿着一个烂碗的乞丐拦住了他,哀求道:“先生行行好,给俺一点钱吧,俺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浅野大佐掏出钱包,取了几张零钞递给乞丐,道:“快点拿去买点吃的吧。”
乞丐接过钱后不停地向他弯腰致谢,小声道:“今天没人与她接头。”
浅野大佐进入酒吧后,在靠门口的座位上坐下,要了瓶红酒,喝着酒游目四顾,时不时地打量着在人群中穿行的服务员玛雅莉。玛雅莉一直保持着服务员特有的微笑,这浅浅的笑容在她一头飘逸的金色秀发下若隐若现,令人心醉。苏联成熟女性普遍具有的丰诱人的身材更增添了她的韵味。
P4-8
这部小说在网上连载时用的书名是《女间谍之谜》,这是我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苏联作家瑟夫·弗莱利赫曼写过一部名叫《章鱼的触角》的间谍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冷战时期,敌国派遣的一名代号为“女演员”的女间谍在苏联从事间谍活动的故事。翻译成中文后书名改成了《女间谍之谜》。这部小说我是后来才看到的,与之同名实属巧合。
我一直是用手写这部小说,完稿后是好友王思义帮我输入电脑的。王思义兄是我的同乡同学,我们对文学有着共同的爱好。这部小说在网上连载后,引起了不少读者朋友的关注,他们给这部小说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我还有幸与一位叫王蕾的读者成为了知己。
我个人比较喜欢沐涧颖,正是出于对她的偏爱,我借用了她的原名“陈雨涵”作为我的笔名。在书中我一直把她当做局外人来写,不愿意让她介入到复杂的斗争中,所以她的性格写得并不怎么突出,反不如后来出场的刘茜。
我借用了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来写虚构的故事,这是通俗小说中常见的现象,读者朋友大可不必追究其真伪。虽然主要故事是虚构的,但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历史情节。川岛芳子是大家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有关她的书籍特别多,正史野史杜撰民间传说都有,其实她在滚滚历史红尘中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只不过是她所拥有的满清皇族血统和日本国籍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加深了人们的记忆。请不要将另外的几个女性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对号入座——比如别把李芳兰当成日本间谍李香兰,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45年日本战败,“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后因其日本人的身份得到了证实,被判无罪。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随后,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逐渐被人们遗忘,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上世纪60年代她被邀请至香港邵氏访问、拍片。李香兰在自传中写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的要求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她承认自己是一个曾冒充中国人为日本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1937年,延安有一个叫刘茜的女生,当时才十五六岁,她容貌清秀,被分到抗日军政大学四队学习,队长是黄克功。后来黄克功为情将刘茜杀害,黄克功也被判枪决。小说里的刘茜与她也不是同一人。
应一家影视公司制片人之约我将这部小说改写成了电影剧本,无论能否达成拍摄事宜,都将是创伤过程中的一次愉快的经历。限于阅历、知识有限,以及对历史的认识不够深刻,小说写成之后虽然作了数次修改,依然难免会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在此真诚地希望能得到读者朋友们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