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术馆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张子康//罗怡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属于美术馆的时代。中国的美术馆,无论国有、民营,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前进着。在全球化及文化去中心化两种截然相反的共同发展的文化趋势作用下,围绕文化扩张和文化个性展开的美术馆发展与艺术创作将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在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如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及新一轮经济危机的考验中,美术馆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大众对美术馆所扮演的教育、休闲、娱乐甚至精神救赎的角色日益倚重,使对展览品质的要求将取代对数量的追求,同时也将使美术馆与创意产业、地区经济、文化观光的关系日益密切;各类科技的高速进展,也将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美术馆的面貌,包括管理、展示与教育等各方面。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结合中国第一家民办非企业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成长经验,围绕着美术馆之基业长青,对世界美术馆发展的脉络、趋势,国际化的运营模式及美术馆游戏规则,国内的文化艺术政策及风向做了相关的汇总与梳理,为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供中国的美术馆及博物馆业同行参考、批评、指正。

目录

序一:美术馆与我们

序二:剩余的激情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认识美术馆

 第一节 什么是美术馆

 第二节 美术馆的性格与权力

 第三节 美术馆属于谁——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美术馆

 第四节 美术馆的使命

 第五节 中国的美术馆发展现状

第二章 体验型美术馆:美术馆与观众

 第一节 为什么观众成为美术馆的中心

 第二节 体验美术馆与观众关系的关键词

 第三节 美术馆的观众研究

第三章 美术馆的观众以及学术建设、资金链与管理的关系

 一根缰绳与三驾马车

第二部分 美术馆的学术建设

第四章 美术馆的学术研究

 第一节 学术研究的范围与定位

 第二节 美术馆的学术活动

 第三节 美术馆的研究结构,以MoMA为例

第五章 美术馆的展览

 第一节 策展理念

 第二节 美术馆的策展机制

 第三节 美术馆的常设展

 第四节 特展

 第五节 展览工作的流程

 第六节 如何让展览更具吸引力

第六章 美术馆的典藏

 第一节 典藏的意义与使命

 第二节 典藏的取得、运用及处置

 第三节 典藏品的保管

第七章 美术馆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作为美术馆的重要功能

 第二节 美术馆教育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美术馆教育的过程管理

 第四节 美术馆的教育活动

 第五节 美术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第六节 目前中国的美术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美术馆的资金链条

第八章 美术馆的资金

 第一节 多层次的资金来源及组成

 第二节 美术馆的营业收入

 第三节 美术馆的基金发展

 第九章 可携带的美术馆

 第一节 美术馆商店的重要性

 第二节 美术馆商店的经营原则

 第三节 美术馆商店的经营之道

 第十章 美术馆营销

 第一节 营销定位

 第二节 营销战略

 第三节 推广方式

 第四节 营销人员的职责与要求

第十一章 美术馆与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节 美术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绂展为美术馆带来的机遇与实惠

第四部分 美术馆的运营管理:美术馆“企业”

第十二章 战略规划

 第一节 确立使命

 第二节 形成工作计划

 第三节 评估、通过战略规划文本

 第四节 战略执行

第十三章 美术馆的财务运营

 第一节 财务预算

 第二节 预算管理

 第三节 进行财务预算及预算管理的好处

第十四章 美术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美术馆的人力资源政策

 第二节 美术馆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五章 美术馆的行政总务管理

 第一节 行政服务

 第二节 安全管理

第十六章 美术馆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泰特美术馆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大都会美术馆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史密森尼研究院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中国美术馆的组织结构

 第五节 今日美术馆的组织结构

索引

参考资料

感谢

试读章节

在中国,“绘画”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南朝时期,谢赫的“绘画六法”便提出了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比较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不过,“美术”一词却是个舶来品。它最早由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运动前后译自日本,是泛指包括音乐、诗歌等在内一切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门类的总称。其后,美术从艺术的概念中分离出来,专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在空间开展的视觉艺术。英语中的“art”,既泛指一切艺术门类,也用来专指所有艺术门类的一个部分——美术,甚至美术中的一个方向——绘画。

博物馆源自西欧。在英语中,Museuum这个词是指“缪斯的崇拜地”(缪斯在古希腊神话中主司智慧,传说由九位掌管不同艺术门类的女神组成),它的意思是说,博物馆是一个向公众展示智慧、展示知识的地方。

美术馆,直译为Art Museum或者Museum of Art,也就是艺术博物馆——中国一直沿袭着建立于1929年的国立中国美术馆(现在的江苏省美术馆、也是笔者所知中国最早采用美术馆这一名称的艺术博物馆)的称呼——美术馆,正如科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是博物馆的一个细分。最早的博物馆雏形,要追溯到古罗马帝国将战利品摆放在公共场所供人参观;笔者所知最早的博物馆,是1591年前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弟奇(Medici Farnily)家族的收藏馆;17到18世纪之间,在平等主义精神的背景下,西方宫廷、贵族、教会的部分藏品陆续向公众开放,是早期博物馆的萌芽;世界公认的现代博物馆的模型,是18世纪下半叶设立的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Museum)。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君主制刚刚结束,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原本只属于皇室、神殿和私家内设的秘藏,终于成为老百姓可亲身体验的对象。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博物馆终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来到世间,她代表着人类民主与文明的力量,成为人类迈进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在美国早期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中,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被新移民奉为可能取代宗教的机构,成为建立一种家庭和社会价值的重要纽带。

世界上第一批博物馆专业人士——卢浮宫的工作人员为今天博物馆的成型打下了基础。他们为了将展览做得更“专业化”,不仅考虑开放的时间,更要考虑展览陈列的教育功能。藏品按照流派和风格的发展分类布置,组成了人类-法国文化艺术与历史发展的脉搏,世代参观者得以领悟继承。卢浮宫的公开展览模式被欧洲各国效仿,大型、公共、综合性和具有教育功能的博物馆从此开始大跃进式地发展。同时,在18世纪末的欧洲,美术学院、美的观念、美术史的观念、艺术创作(脱离了定制)、艺术市场都纷纷出现。博物馆在艺术分类上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也越来越强,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了。18世纪末撒下的种子,在美术馆成长的一百多年里相互促进演化。渐渐地,美术馆不仅仅展出人们公认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也致力于发现、赞助和解释新的艺术家。尤其是二战后,美术馆在内容、数量、功能、角色、文化社会地位上的发展日新月异。美术馆成为一个涉及美术创作、美术收藏、美术品社会接受与推广、审美教育、美术评论与研究、美术的社会管理的综合性机构。

P10-11

序言

到西方城市旅行,最大的感受是,从机场开始,酒店、咖啡厅、餐厅、游客中心、观光景点……都有各种各样免费的刊物、宣传页在大量散发,向你介绍城市所有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它们的展览内容、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等等。在城市的地铁、社区、道路或是公交车站,常常会有不同文化、艺术活动的宣传广告,你不由自主地就想加入其中。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博物馆、美术馆不知不觉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你走进各类博物馆尤其是美术馆,会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银发老者,穿校服的中学生,大队的旅行团,小情侣,带着孩子的家庭,表情严肃的中年人,奇装异服的朋克青年,撑起画架的爱好者……你会觉得,博物馆好像一条神秘的通道,联结了不同肤色、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甚至不同时空的人。

正是基于这两点感受,或者说这两点感受在中国所遭遇的“落差”,我在2004年带着一种好奇和梦想接受兼任今日美术馆的馆长。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未来能够完整地拥有我喜欢的美术馆氛围。5年来,中国的美术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软件、硬件(尤其是硬件)上都在不断地发展。虽然还有差距,但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日渐丰富的文化氛围和日渐增多的成功展览,让我感觉到“落差”在缩小。我不断地看到了“美术馆时代”的希望。然而,随着对美术馆业的了解以及对实践的深入,我不停地又会有“美术馆断带”的忧虑。

从世界博物馆发展的趋势而言,从“以物件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再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为“以观众为中心”,“竞争与市场模式”益发占主导地位(注)。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已经来到了第三波浪潮之巅。发达国家对博物馆的功能不断提出讨论与质疑,作为博物馆一个分支的美术馆,对自身功能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调节、改革。这样的潮流与当代艺术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相糅相合,成为当代艺术、文化前进的一个动力。

在我们国家,美术馆并没有经历这样完整的过程,有很长的空白期。想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欧博物馆三百年走完的路,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目前而言,我们的美术馆文化还未成形,美术馆生态环境还需调养,美术馆系统的秩序化建设与行业标准亦未完善,甚至对什么是美术馆、美术馆的价值、非营利特性都没有形成统一且清楚的概念。与之不甚相称的是,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使许多民间资本进入博物馆、美术馆领域;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已渐摆脱“西学东渐”的亦步亦趋,进入卜个全球同步对话的时期,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和中国艺术的市场,在经历了几轮调整之后,逐步趋向理性和规范;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到今天,文化的交流也已经不是从发达国家流往发展中国家,从西方流往东方这么机械单向。也就是说,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既跟不上世界美术馆发展的步伐,也跟不上中国政治、经济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步伐。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正由于美术馆这一环节并不强大,使中国的文化、艺术缺少了循环系统,以至于出现了“断带”。

这几年,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文化作为民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满足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政府的责任担当了起来。从中央到地方,博物馆的兴建速度达到了高潮。不过,博物馆、美术馆要发展,光靠盖房子还解决不了问题。现在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探索时期,即在世界博物馆业对博物馆业发展方向的探索、当代艺术对发展方向的探索、中国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艺术文化体制(尤其是非营利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的探索、中国民间资本对设立艺术的赞助与投资的探索这四方所汇聚的结点之上。这重重探索也是重重创新。几年的美术馆运营,我深感到创新的动机、鲜明的使命、有效的管理及自身运行模式得到观众及全社会的支持是一件多么重要而困难的事。我们在这样一个时期和情形下,与大家分享中国第一家民办非企业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成长经验,围绕着美术馆之基业长青,对世界美术馆发展的脉络、趋势,国际化的运营模式及美术馆游戏规则,国内的文化艺术政策及风向做了相关的汇总与梳理,为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提出了建议,供中国的美术馆及博物馆业同行参考、批评、指正。

最后,要特别感谢这本书的合作伙伴罗怡先生,她的理想、热情、态度、方法和才华,是美术馆发展中的宝贵财富。感谢今典集团董事长给了我一个做美术馆的机会。感谢我优秀的同事们,是他们给了我启发。

张子康

2009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6: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