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为什么总是谈论建筑性能评价,而在这方面的行动却很迟缓?关于这个问题在办公建筑这一设计领域里尤为突出,本书就将论及这一主题。
本书表达了对设计真实性和建造过程的把握以及对变化的阐述,书中章节表现出了对用户关注及优先顺序的普遍敏感,认识论的困难在这里被真诚地面对。书中的案例研究就是一个模型,它表达了如何传达现实生活中相互交织的供求关系考量的复杂数据。
本书以全新的概念和系统的研究,对建筑性能评价进行完整细致的论述。全书分为三部分,首先综述了建筑性能评价的发展历程、概念框架;然后介绍了建筑交付的六个阶段和生命周期的性能评价;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进行分析论证。本书将为设计师和建筑师开展建筑性能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建筑环境质量持续改进寻求途径。
序言
前言
作者名录
致谢
第一部分 引言及综述
1 建筑性能评价的发展:引言
编者按
1.1 引言
1.2 性能标准:用户需求和优先顺序层级
1.3 评价过程模型的发展:从使用后评价到建筑性能评价
1.4 关于建筑性能评价的概念基础
1.5 建筑性能评价中用户反馈循环的一个案例:使用中的建筑评价
1.6 经济和可持续性问题
1.7 结论
参考文献
2 建筑性能评价的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 建筑交付的六个阶段和生命周期的性能评估
3 阶段1:策略规划——效力评价
4 阶段2:策划/任务书大纲——策划评价
5 阶段3:设计——设计评价
6 阶段4:建造——试运行
7 阶段5:使用——使用后评价
8 阶段6:适应性再利用/循环再生——市场需求评估
第三部分 实例研究
9 建筑工程“可持续性”的评价标准
10 引入ASTM功能评价方法体系
11 未来办公室的性能评价
12 巴西办公空间性能评价
13 以色列的用户满意度调查
14 日本建筑性能评价
15 荷兰创新性工作空间设计评价
16 通用设计性能评价
17 建筑性能评价工作组
18 建筑性能评价中的人力要素
第四部分 结语
19 展望未来
附录 建筑性能评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