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所蕴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尽。它充满了思辨,充满了经邦治国的谋略,充满了圆融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这是一部为历史所不能忘却的奇书。越是静心品味,越发弥香幽远。
为了深入探析和理解《菜根谭》的精髓,作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潜心专注于该书的研读,就书中所涉及的广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归类划分,并就选取的经典条目逐一进行由情入理,引事而喻的解析与阐述。旨在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从而获得修身立世的绝妙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菜根谭(立身处世的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少恒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菜根谭》所蕴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尽。它充满了思辨,充满了经邦治国的谋略,充满了圆融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这是一部为历史所不能忘却的奇书。越是静心品味,越发弥香幽远。 为了深入探析和理解《菜根谭》的精髓,作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潜心专注于该书的研读,就书中所涉及的广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归类划分,并就选取的经典条目逐一进行由情入理,引事而喻的解析与阐述。旨在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从而获得修身立世的绝妙智慧。 内容推荐 《菜根谭》是一部关于修身、应酬、评议、闲适的语录文集,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书中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体验,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的真经,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当年毛泽东同志也十分衷爱《菜根谭》,并发出“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之感言,可见其给人的教益非同寻常。 《菜根谭(立身处世的智慧)》就书中所涉及的广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归类划分,并就选取的经典条目逐一进行由情入理,引事而喻的解析与阐述。 目录 第一章 情操陶冶篇 慈祥暖春意,高洁留芬芳 功不可独占,过不要全推 烈火中煅来,薄冰上履过 胸襟放宽,惠泽流长 心诚感天地,虚亡影自惭 慧眼看世界,心明辨纷华 操履严明,心气和易 节义凌云,有德有言 持以善举,消除邪恶 不要在贪图享受中磨失心志 善守其身,莫陷污浊 留个清名在乾坤 气象高旷,不偏不激 不争名利,持重德行 不做亏心事,岂怕鬼敲门 不昧己心,正气耀人 第二章 心智修炼篇 眼高心远,急处站稳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持身不可太皎洁 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诚实最可贵,切莫乱猜疑 动静合宜为真道 不要被欲望牵引得太深 既要尊重人言,也要持有主见 打消邪念,转祸为福 不可浓艳,也不可枯寂 绝一念贪私,度终身无忧 遇事不乱,沉着稳定 切不可偏听偏信 性不可烈,烈则伤人又伤己 人生短暂,不必相争 有功莫狂傲,悔过须自新 第三章 读书学习篇 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 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书之妙,贵在专心不二 书中有高雅,会意在心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谦为本,戒骄戒傲 不要纸上谈兵,贵在活学活用 良好的学习效果自“静”中而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君惜取寸光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自身的努力最重要 心地纯洁,方可读圣贤之书 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张弛有度,不失生机 第四章 人处事篇 路让一步,味减三分 花看半开最美,酒饮微醉相宜 念头宽厚,能化冰霜 包容为真,清高无益 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一步为高,宽一分是福 方圆处世,城府深厚 宽容雅量高,不念人旧恶 低调谦和一些好 不形于言,不动于色 福随仁至,器小禄薄 自谦受益,力戒矜夸 不必和小人太过不去 不要让心胸置于狭隘中 第五章 识人交友篇 慧眼辨识人心 亲疏有度,浓淡相宜 浮华不足羡,淳朴最存真 宁可无朋友,也不交势利之人 念过不念功,记恩不记怨 坦诚才能令人久交不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慎防小人,小人咬起人来够呛 第六章 成功做事篇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成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是蛟龙不必盘缩在池塘里 要脚踏实地,戒虚浮懒惰 闲而不怠,超越平庸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宁拙勿巧,恪守信誉 既要诚恳,又要圆通 遇险不乱,灵活反应 积极的预防比简单的补救要轻松易行 凡事都应理性思考 急躁是成功的大敌 思危可求安,虑退能得进 勇于激励,放大心中的光环 遇挫不弱,执着进取者必胜 第七章 言辞有度篇 宁可默然,不出躁语 言简意赅,注重场合 潜移默化,启迪人心 批而不露,婉转点击 多栽桃李少栽刺 言辞过烈,其成果往往是零 信口闲话不宜多 第八章 韬光养晦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才华须韫,莫轻易炫耀 行事宜冷静,不可动刚肠 该糊涂时就糊涂一些 帆莫张太高,水勿注太满 见好就收,安然无欺 恃才自傲,必遭中伤 张扬炫耀是一种愚蠢 第九章 家庭港湾篇 家和万事兴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恒念物力维艰,克勤克俭可贵 以贤德教育和影响后代 有问题要心平气和地说 嫉恨相斗,家不和被人欺 恩爱常存忍让中 第十章 明理练达篇 嗜欲如火,当以清凉扑解 去妄戒傲,伸张正气 得意不可忘形 恶习之气不可染,义理之事不惧难 认识清醒,察今防非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知退一步之法,懂让三分之功 嗜好本正常,贵在节制与区分益害 心境由自己主宰 过俭必吝,过谦必伪 感化的力量能消除邪恶 张弛有度,忙中不失闲趣 试读章节 【原文】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如果能用慈善仁义之心对待他人,就可以营造彼此之间和睦融洽的氛围;如果能使自己的心灵保持高尚纯洁的情操,就能够泽被后世,百代留芳。 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人,人身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心。心地慈祥能回荡着温暖的春意,寸心洁白能留得万世的清芬。这段话中,着重讲述了慈祥之念和寸心洁白两层含义。慈善和蔼是一种血性,一种亲情,也是一种感动,它能化解无形的障碍和隔阂,是人与人之间营造和睦氛围的必然要素,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化剂。寸心洁白,是一种明澈,一种高贵,一种博大,也是一种浩然之气,以这种高贵的品质,置身社会,践行人生,必将懿德垂范,谱写出一曲至高人生境界的绚丽之歌。 句子中的“慈祥”,指善良、仁义、和蔼。“酝酿”,本意为酿酒,后引申为考虑、思索,此处作制造调和理解。“昭垂”,为昭示流传之意。“清芬”,意为清香,比喻美好的品德。简而言之,这段话要求人们持有慈善之心和高尚的情操。 慈善和蔼,作为一种温情,一种热心,它轻柔似水,暖如春风,能给人的心头送去清凉与惬意,并能发挥出填平沟壑,显现“两间和气”的奇效。 记得发生在日本的一个故事: 日本战败后,一位叫市村的老板想在银座买一块土地,然而这块土地的所有人是一位顽固的老太太。市村为此来来回回跑了不下百趟,老太太基于祖业始终不肯放弃。可市村还是不死心,三天两日地一有空就跑去跟老太太交涉一番。 在一个大风雪的天气,市村如往常一般,再度走访老太太家,请她出卖这块土地,惹得老太太都厌烦了。老太太心想坐在家里不好过于发作,便想几句话打发他走,便说:“今天你先回吧。我再细考虑一下,明天到你班上说话。” 老太太本意是想第二天到市村班上当着众人之面严词回绝他,叫他永远不要再来谈土地一事。 第二天,当这位老太太出现在市村的事务所时,脸上却浮现着少见的愉悦神色,市村很热情地请她入座,老太太说: “市村先生,我今天来的目的本来是要彻底拒绝你的要求,但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使我又改变了主意。” 市村听她这么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得愣愣地听着: “市村先生,那块土地我想让给你。”老太太说。 “……?”市村猛然一惊,他怔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原来老太太换了很多趟车才摸到市村的事务所,在途中曾向许多人问路,不少人都爱理不理,老人身心感到十分疲惫和郁闷。等到推开市村事务所的大门时,一位女职员一声很温柔的“请进来”,不但没嫌她尘土仆仆,反而脱下自己脚上的拖鞋请老人穿上,又把她扶上楼。这名女职员对她亲切的态度犹如女儿对老母亲的一片孝心,使得老人深受感动。 战后的日本,人心落寞,大家都怀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已不知爱心、体贴为何物,老人没想到这个公司里,竟会遇到如此温情与热心。于是,市村多次奔走、万般恳求都没能解决的难题,被一分不经意的慈祥心轻松化解了。 慈善和蔼之所以能打动人,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它能产生一种暖流,当这份暖流融进对方的心里时,就是心灵与共,就是最高的理解与融合,于此,双方之间还有什么事不好解决呢? 功不可独占,过不要全推 【原文】 完美名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完美的名誉节操,不要独自一人据有,应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才不会引来嫉害;对于不光彩的结果和名声,不要把责任全推给别人,应该自己承担一部分,这样才能消除傲慢和狭隘而更好地提高涵养和德行。 功不可独占,过不要全推,这体现出一个人的远见与素养。在上文这段话中,重点是告诉人们避害保全,提高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远害全身”,意思是指远离祸端,保全性命。“韬光”,为掩藏、收敛之意。从整个句子分析来看,要求人们对于闪耀光环的美名不要贪得独享,分些与人,才能避免受到别人的嫉恨和陷害。并且,就实际来说,一个人的成就或功劳再大,也离不开别人的支撑和帮助。为此,“完美名节,不宜独任”是情理,也是一个人应有所悟的修养。具有这种修养,就意味着具有了“远害全身”的利器。“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辱行污名的原因是由于过错而产生的,因为有过错而导致不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又势必会引发不好的名声,“引些归己”,是要求相关者要主动承担一些“辱行污名”的过错,而不可把责任全推掉,这体现一个人不傲慢,不狭隘的公正心态。 须知产生这种不好结果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如一个领导者指挥手下的人去远方完成某次任务,结果由于手下的人业务能力,思想责任或某些准备工作不足而导致计划失败。那么这种延误时机,徒劳无功的结果,执行人固然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但作为一个指挥的领导者,并非没有过错,至少在识人、用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完全推卸,绝不是一个德行良好的领导。 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派遣马谡守街亭。由于马谡纸上谈兵,排兵布阵严重失误,并且固执己见,不听副帅王平劝阻,结果遭致惨败,丢失街亭。这种严重的后果给蜀军带来很大的不利。诸葛亮在痛责痛悔马谡的同时,也深深地痛责痛悔自己,他在按军法从置,挥泪斩马谡后回朝上书,要求把自己降三级,也责过处罚,主动承担了用人方面的过错。这种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不仅没降低诸葛亮的声望,反而更提高了他的威严和德行。P3-6 序言 早年就聆听和泛读过《菜根谭》中的一些片言散语,为其珠玑之句,隽永之语而朦胧地陶醉。但个中玄理并未细玩于心得其真悟。后因专注其他,忙忙碌碌,加之庸懒怠惰,故一直流于肤浅之识,未得对该经典宝卷进一步穷推究理,窃以憾之。 近年来,常常手捧茶盏收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节目,聆听不少名家学者的国学高论或精彩演说,诸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阎崇年的((康熙大帝》等等,感悟颇深。他们的演讲和作品之所以能得到广大听众和读者的喜爱,在于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精粹内容与人生这一最厚重的主线紧密地结合起来,授之于人们增强修养和把握人生的智慧。随着这一思考,思绪穿越时空的沧桑,不由得又将我引入到情结较深和素来偏爱的国学瑰宝——《菜根谭》的阅读和笔耕中,并力求以心得或感悟展现该书与人生那最密切,最美妙的契合与闪光点。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别号还初道人,明代万历年间人。该书是一部论述修身、应酬、评议、闲适的语录世集,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书中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体验,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的真经,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该作一经面世,便广为流传,几经刊刻,出现了较多版本,时至今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而且还盛传海外,曾一度掀起了《菜根谭》热。当年毛泽东同志也十分衷爱此书,并发出“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之感言,可见其给人的教益非同寻常。《菜根谭》所蕴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越是静心品味,越发弥香幽远。简炼的文字,清新明快;和谐的音节,琅琅上口;警省的格言,发人深思;丰厚的哲理,耐人寻味。 为了深入探析和理解《菜根谭》的精髓,本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潜心专注于该书的研读,就书中所涉及的广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归类划分,并就选取的经典条目逐一进行由情入理,引事而喻的解析与阐述。旨在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从而获得修身立世的绝妙智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