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嫁给拉萨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刘旭辉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喜欢拉萨?为什么来到拉萨?为什么嫁给拉萨?

本书讲述了张姐、小安子、江姐、小钢牙、林雪、苏非、吉绣、久绘、张凡、王一点、妙姐、罗瑞这12位女子的拉萨生活。这些女人,像被拉萨这所城市施过魔法一般,执著地选择在安静的西藏生活。她们都有一个藏族名字,她们不厌其烦地奔走在离开拉萨或靠近西藏的路上。她们,是西藏的孩子,是一群真性情的女子。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12位性格各异、职业不同的女子在拉萨的生活,讲述了她们缘何来到拉萨,又缘何留在拉萨。她们的生活有苦乐,有爱恨,平谈琐碎中蕴含着幸福的真谛。

目录

人物一 张姐

一、人生如若初识时/2

二、住在润青居,身着粉红衣/5

三、不在路上,就在拉萨的圈子里/9

四、若没遇见你,我会在哪里?/12

五、“俺给你种一园子的西藏玫瑰”/14

六、铁牛大哥的身家身世/17

人物二 小安子

一、啊!小安子……又是你/22

二、先生存,再生活/25

三、拉萨版《大话西游》/29

四、小人物的大乐趣/34

五、不谈爱情的安老师/38

六、水泡戒指的故事/41

人物三 江姐

一、我要为你来种菜/44

二、罗布林卡旁的四川凉粉/47

三、月饼与火锅店/50

人物四 小钢牙

一、你我不过是世俗男女,柴米油盐/54

二、如果你爱个男人,就送他一台照相机/57

三、白米饭和花饭团/62

四、你才艺术家呢,你一家都艺术家/67

五、只要我们在一起/70

人物五 林雪

一、林中有飞雪,漫步一点红/76

二、“我背你,看展佛。”/78

三、我养你啊!!/80

四、旅行者酒吧,路上的家/83

人物六 苏非

一、我是一个正常的疯子/88

二、酒吧开张,老板到位/92

三、我真舍不得/95

四、集体乞讨艺术节/98

五、伤心女人的聊天会所/101

六、一个英雄的时代结束了/106

七、陪你去看繁华世界/109

八、时间,就这么缓慢地流走/113

人物七 吉绣

一、三个女人一台戏/116

二、在拉萨生活好得很/118

三、西藏人民需要你/120

四、当援藏医生遇到支边军人/123

人物八 久绘

一、再来拉萨,请多关照……/126

二、新人PK旧人/129

三、另一个男人,恰好走过/133

四、我西瓜给你?/137

五、不是第一,是唯一/139

人物九 张凡

一、非主流和肉包子/144

二、西藏牌的天使/148

三、如酸辣粉的粉子/151

四、在拉萨的每个夜晚/156

五、天地有大美,无言/159

人物十 王一点

一、如果美丽也是一种错误/164

二、当专业人士遇到民间艺人/166

三、王一点的牛粪/169

四、看老人做藏香/173

五、王一点这朵鲜花啊/175

人物十一 妙姐

一、爱西藏,还是爱西藏男人/180

二、我和我的藏族婆家/183

三、人生无常,把握当下/187

人物十二 罗瑞

一、爱吃饺子的美国大妞/192

二、嗨,我喜欢你/195

三、典型的中国媳妇/198

后记

为什么喜欢拉萨,为什么来到拉萨,为什么嫁给拉萨……/203

远离一种生活,靠近一种生活……/204

采访/205

重建家园/207

试读章节

一、我要为你来种菜

其实我应该叫她江姐,可这名字太大义凛然了,还是叫老江吧。她应该算是很早的藏漂了。和一般的藏漂不同,她是跟着她的兵哥哥来西藏的。

老江与拉萨的故事是典型的夫唱妇随。来拉萨十年了,从那个生涩的在罗布林卡摆摊的四川小媳妇,到现在身家百万的商界女强人,路也还是那条路,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个人,唯一的改变,只有时间。

此时的老江,面色温和。镶嵌着仿真钻石的发卡别住一缕青丝,曼妙卷发随意摇荡在腰间。四川女人青春不老的神话在她身上应验了。

中国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男人跟着走。

树林中,有百灵乌动听的唱歌,一对小夫妻却即将离别,小伙子当兵去西藏,戴着大红花,唱:“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

“狗子哥,记得给我来信啊!”身边的小媳妇已经哭红了眼睛,舞弄着辫梢,小胸脯满满的裹在大花袄里,随着呼吸起起伏伏。

“小江妹,我,我会想着你的。”话一出口,身穿军装的小新郎已是满脸绯红,毕竟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候的青年男女,即便拉个小手,小心肝都要扑通好一阵子的,哪里有如今的开放意识?

如有兴致,午夜过后,开开收音机,听听,还能听见那些单纯无比的音乐吗?

“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流在人间的一滴眼泪……”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狗子哥参军到西藏,小江泪眼遥相望。“狗子哥,俺会把家里照顾好,你争取立功戴勋章啊!”

狗子哥点点头,硬着心肠转身走,他十白稍微犹豫一下,就舍不得小媳妇了。毕竟刚结婚,床还没捂热。去西藏当兵是一件很光荣又很艰苦的事情,西藏建设正在进行中,军人j要劳动,要训练,还要担负起保卫西藏的重任。

小江纳的干层底没两天就在西藏的土路上走破了,望着开口笑的鞋,想着家中的她。幸好部队上有家属探亲的假期。小江妹妹放下手上的活,穿件新衣裳,带着十多双亲手纳的布鞋。还没有忘记带很多干菜和菜种,狗子哥说了,缺少蔬菜。

中国女人的吃苦耐劳是举世闻名的。四川女人尤甚。

小江妹妹不远万里来到西藏的场景,特像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人家是公主,有随从有马车,小媳妇呢,走川藏线,走了整整十七天。一路克服着严重的高原反应。

“俺是军嫂,这点苦还吃不得?”

小江走了一路,亲身体会了这条路的艰难险阻——山高路远泥石流,在路上困了三天,是解放军快速疏通了道路,一路通行的藏族人感动得直吐舌头(藏族习俗,表示尊重,感谢)。

小江看着那些解放军,想着自己的兵哥哥,一下子脆弱了,一路红着眼睛。打那个时候,就坚定了留在西藏的决心,倒不是为了留在西藏,而是,兵哥哥在哪,她就去到哪。

小江和兵哥哥见了面,激动缠绵就不多费笔墨了,本来是探亲的,可小媳妇迟迟不提回家的事,兵哥哥急了,“这里苦得很”。

小媳妇打定主意留在西藏,留在拉萨。和兵哥哥不再分开。两人拗上了,兵哥哥刚开始死活不同意,不是有二心,而是当时的拉萨比起别的城市来,气候、环境、物质条件相对恶劣得多,男人总是不忍心叫心爱的女人跟着自己吃苦。小媳妇的高原反应还没有完全消退,就赌气开垦一小片荒地,撤下带来的种子。

“我在这种菜,我不拖你后腿。”  这片菜地保存自今。可现在,荒草丛生,老江每每到此,情绪变化很大。她看着这片土地,眼神中全是过往的快乐和忧伤。青春和爱情,这片土地曾经见证过。

后来,小江变成了老江,回想起第一次进藏的经历,对老公说:“你不知道当时多么危险,如果不是你们这些解放军,我恐怕就见不到你了。”

晒得黑中透黑的兵哥哥说:“我让你不要来,你自己要来!”

老江生气:“还不是想看看你,给你种点菜!”

那些话,犹在耳边,那些人,早已改变。时间,流年……

二、罗布林卡旁的四川凉粉

四川人的勤劳是毋庸置疑的,在西藏的各个偏僻角落,小镇上,边境上,经常可以见到小夫妻俩合伙做买卖,一般都是开饭店。热情好客,如果有缘分过一段时间再遇见,你会发现他们的小吃店一定变成大酒楼什么的了。

小江在西藏的第一个工作是种菜。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藏,没有通铁路,吃菜基本靠外地运输,小媳妇的菜地吸引了很多当地的藏族人,他们纷纷问小媳妇要些种子,小江热心地教授种菜技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藏族人热情好客,小媳妇很快有了一大群当地的朋友。

不久,小江怀孕了,好种子见着肥土地还不赶紧发芽?

隔壁的阿妈啦经常给小江送来土鸡蛋和酸牛奶,小江感动得不行,回敬自己腌制的酸菜,身在异乡,有人帮衬一把,自然会心生温暖。

不久,孩子出生,小江自己给自己坐月子,兵哥哥执行任务不在身边。藏族阿佳啦成天给小江做好吃的。后来,吃尽美食的酒店老板老江说,自己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就是那些面条。

一群藏汉师奶,今天交流种菜心得,明天交换自制美食,藏族朋友对小媳妇的凉粉赞不绝口。所以,小江在西藏的生活一点也不寂寞。

夏天,每年一度的罗布林卡节来临,跟藏族朋友一起去逛,吃藏式凉粉,同去的藏族阿佳啦无意中说道,你做的凉粉比这个好吃,也拿来卖好了!

人的一生要听很多话,有用的就那么几句。

小江听到藏族朋友的话,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真的摆起了凉粉小摊。从此展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检验一个四川女人的厨艺如何,最基本的就是泡菜和凉粉。再大的四川馆子你都可以嚣张地让他先上这两样,试吃一下,不满意,立刻换地方。这两样做的不是那么回事,还敢挂上“巴蜀”二字?前提是,你必须吃过正宗的川菜,且略有所懂,否则,被人家当做吃霸王餐的哄抬出来,可不赖我。

小江做凉粉的手艺人人称赞,小媳妇还刻苦钻研了藏族人的口味,把凉粉做得不是很辣,还在凉粉里面放几条油炸的土豆,藏族朋友特别爱吃。于是,小江天天早出晚归,摆摊赚钱,自给自足,还迅速扩大了生意规模,在凉粉盆子旁边支起油锅炸土豆条。大大的布幡上飘荡着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四川凉粉”。

“四川凉粉”生意奇好。第一笔原始资金的积累,就从拉萨的罗布林卡旁边开始了。对小江来说,实在没有想到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把生意玩到那么大。

她还真玩大了,鸡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这个不断变大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看《赢在中国》就知道,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番动脑、动手的过程。小江不懂营销,就知道勤劳,再利用自己的优势干点事情,作为军属,有责任做表率。

前一个优势是制作凉粉,第二个优势是火锅,摆小摊子的时候,兵哥哥有很多转业的机会,可俩人都不愿意回去,和刚去西藏的艰苦相比,这里就像一个只能近观的美人,靠近了,才能感受到她的美丽。

他们在西藏有一大群朋友。很多人不知道西藏是什么样子,因为他们没有来过,因为没有来过,他们永远都不知道真实的西藏。  小江和兵哥哥探亲回四川,总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两人为什么要选择在那里生活,又高又远。其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原因,或许,只有去过西藏的人才能理解那份感情?

小江喜欢和藏族阿佳啦一起出摊,和她们坐在一起,晒太阳。阿佳啦们成天笑个不停,几天不见,竟然有点想念。探亲假还没有结束,小两口手牵手回拉萨。

火锅店距离罗布林卡的凉粉摊不过区区五百米,却有着质的飞跃。

P44-49

序言

2002年7月,我第一次入藏,在那里结婚。

在罗布林卡雪顿节的藏戏表演现场,我刚认下的藏族干女儿——拉姆次仁,做了婚礼的证婚人。拉姆在课本上工整地写下我们的名字,并用因焦急而突然流出的鼻血做印泥,让我们按下手印。从那一刻起,我成了西藏的孩子。

在此后的三年中,我断断续续生活在那里,渐渐的遇见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痴迷拉萨、生活在拉萨的女子。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让她们如此热爱这个地方。

我想用文字把她们记录下来,改编成一部电视连续剧或电影什么的。

叫做《拉萨美人》。

我想起那些在拉萨生活的朋友,

想起我们一起走过拉萨的街道,

想起我们在煨桑的香气中沉默,

想起我们大步走路和开怀大笑,

这些像烙印一般印在我心中的画面。

在过去了许久之后,还是那么清晰。

我很想问问依然在拉萨生活,或者早已离开拉萨的朋友们。

你们还好吗?还在吗?或像我一样,已经离开,无限思念?以下琐碎的文字,将讲述那些在拉萨生活的女人。只是,那些灵动的岁月已成过去。

这些女人,像被拉萨这所城市施过魔法一般,执著地选择在安静的西藏生活。

有的人嘲笑她们的选择,有的人向往她们的选择。

她们根本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只想呆在一个让自己舒服又熟悉的地方。

在西藏生活久了,这些女人的皮肤已能轻易地抵挡高原阳光,黝黑健康。

夏天,穿印度大花裙,浑身上下铃铛乱响,脚蹬尼泊尔夹趾凉拖。

冬天,穿自己改良后的藏式斜襟棉袄,脖子上裹着亚麻围巾。

她们都有一个藏族名字,她们不厌其烦地奔走在离开拉萨或靠近西藏的路上。

她们,是西藏的孩子,是一群真性情的女子。

后记

为什么喜欢拉萨,为什么来到拉萨,为什么嫁给拉萨……

真的不可以随便找一个酒吧或茶楼,一本正经地拿着纸笔问这些人:为什么喜欢拉萨,为什么来到拉萨,为什么嫁给拉萨。

跟这群人物玩“正式”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张姐最初来拉萨,是调整情感伤害的,后来在拉萨遇见真爱,从此成为坚定的藏漂,现如今人家有家有室,那叫迁徙了。小安子先是去拉萨旅游,后来为什么赖在西藏不走呢?我揣摩半天,可能有两个原因:戒指水泡和多出的那只袜子带给她的心灵震撼和思想指引,后来,可能是小店开得顺水顺风。在哪儿不是三个饱一个倒呢?妙姐,这个女人大脚,喜欢到处乱跑,又在拉萨遇见丈夫,理所当然地爱上拉萨,留下。苏非,在拉萨整了那么一个风情万丈的酒吧,成天面对南来北往的人,并把最牵挂的儿子发展成了小漂,她还有什么理由,不停在拉萨?

还有朋克、小二、罗瑞、吉绣、王一点、青乌,她们为什么如此痴迷地热爱这片最高的土地,我想得头疼也无法总结,那么,就玄妙一把。

我有一个梦想

蓝天,阳光,土地,自由歌唱

所有的人们

忘记忧伤

我有一个梦想

坚定的脚步,巨大的行囊

在路上,找寻方向

我不想活得和他们一样

我这辈子,总想有点经历和他们不一样

远离一种生活,靠近一种生活……

我依靠这些零星的片段,写下这些文字,很多人我都无法联系,本来天真地以为只要我再去拉萨,还能见到他们,可是,他们已经变了,我也变了,我们最真实的自己,永远存在于那些深刻的记忆中。

飘逸如古代书生的宋老师,还在继续搞创作,画板上永远还是那么几笔颜色。电话中,他告诉我,他会一直画画,闲的时候下山收购点虫草。但我说,他是收购虫草,闲的时候画画,引得他长久沉默。

从酒吧老板的黄英到在中山路上飞驰的黄太太。

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时代即将到来。

如果有一天,我们还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遇见,我一定流下眼泪,拥抱她们。曾经,我是那么抵触拥抱这件事情。曾经,在回家的路上和一个北京姑娘同行,她带着她的猫,我带着我的锅碗瓢勺,一路同行四千多公里。分手的时候,我们都犹豫了,到底要不要抱一抱?

犹豫闪躲中,大家渐渐走远。

后来,大街小巷流行了好一阵——“抱抱”。

我才发现,我们在路上,早就该抱抱,别等到现在。如今天各一方,各自晒着各自的太阳,都快不记得对方长的是什么模样,但在我们心里,永远有一个地方,叫西藏。

那里是我的家乡,是我最美丽的地方。

采访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兼采访。我是一个比较琐碎的人,总想问问为什么。我问了很多人,他们是这样告诉我的,他们的西藏印象。

1.身份——我妈。

“西藏特别高,而且有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门票挺贵的吧。我也想去看看,想看看你为什么那么喜欢那儿。”

2.身份——资深旅友。  “西藏是最高的地方,我今年前后两次攀登珠峰,都失败了,今年休整一下,明年再去,希望西藏能容了我。”

3.身份——大款。

“我新买了辆越野车,今年去西藏转转,听说,那艳遇特多,是真的吗?”

4.身份——饭店投资人。

“我有个朋友在那儿开饭店,生意特好,我也想去弄个饭店,听说那里是旅游城市,生意好做。”

5.身份——民工。

“西藏?我去过。格尔木到拉萨的一段铁路,是我们修的,沙子大,冷,缺氧气,修好路我就回来了,我还想着赚点钱了,也带老婆孩子去西藏转转,再去趟北京。”

6.身份——公务员。

“我在西藏生活了很长时间,觉得特别悠闲,那里的人也挺善良的,阳光特别好,今年有假了,我还想去趟西藏。”

7.身份——画家。

“我要去西藏采风!”

就是这样,有的人觉得那不过是一个地名,而有的人近乎固执地喜欢那个地方。世界上只有一个西藏,却有着对西藏抱以不同看法的各种人。

还是那句话,那里既不是天堂,也是不家乡,那是我在的路上。

重建家园

写下这些文字的心情,一直是愉悦的,好像跟这些老朋友面对面地又坐在一起,晒着仿佛能容纳世间一切的阳光。这样的心情被“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所打断。看着电视中接连不断的救灾镜头,心中不禁涌出巨大的惑痛和力量。

小安子,在第一时间给我发了信息,说她要去四川当一名志愿者。后来去了什邡。手和脚都受了伤。我想起她在大昭寺前的石板上盘腿坐着,那么瘦小的人,却蕴涵着如此庞大坚定的力量。

苏非,给我发来短信,是海子的诗,《重建家园》。

在水上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你要留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

生存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无论我们是嫁给拉萨,还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是中国的孩子,让我们为母亲做一点事情,让我们为兄弟姐妹做一点事情。

不管是天堂还是人间,不管是在西藏还是在四川,不管是亲密的还是疏远的,我都跟你们,在一起……

我们是一家人。  刘旭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