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灵桃花源(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人生哲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李明军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记录了作者阅读古代经典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并通过深刻的思考来诠释幸福的真正含义。在这个生存竞争激烈、物欲横流、价值观混乱的时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了无数人的梦想,而幸福是心灵深处的一处桃花源,只要心在,桃花源就在。

内容推荐

本书所收文章,为阅读古代经典而获得的人生感悟。在这个竞争激烈、欲望横流、价值观混乱、大自然被侵蚀殆尽的时代。拥有一个内心的桃花源。才能淡泊名利。找到心灵栖息之地;才能在滚滚红尘中忙里偷闲,停下脚步,欣赏清山绿水;才能认清财富的本来面目。用可取的金钱过充实安适的生活,拥有真正的幸福。其实,如果剔除种种非自然的欲望。最适意的生活往往就是最简单的生活。

目录

自序 你在为谁生活

第一篇 一个人的桃花源/1

 凌波不过横塘路/3

 故乡的黄花菜/7

 莫损心头一寸天/12

 未到江南先一笑/17

 一个人的桃花源/24

 坐看云起时/28

 到乡翻似烂柯人/35

 世界的尽头/41

第二篇 幸福在别处/47

 生命中之不可管理/49

 欲望的故事/53

 婆珊婆演底/61

 幸福在别处/65

 死生事大费思量(一)/68

 生命因有轮回而美丽/75

 命运的故事/79

 善恶到头无须报/89

第三篇 像蝴蝶一样生活/95

 活着/97

 溪山清静且停停/100

 后金钱时代的生活/105

 像蝴蝶一样生活/112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119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124

 蚂蚁的星空/129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135

第四篇 这个世界变化不快/141

 这个世界变化不快/143

 禅让的故事/151

 韩非之死/160

 历史是场三角恋/168

 深巷明朝卖杏花/175

 死生事大费思量(二)/180

 凭君莫话封侯事/188

 这个世界会好吗/193

试读章节

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词《青玉案》中的句子。上中学的时候读了,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哀伤感,上大学时候又读了,听老师讲解,说是表达作者对佳人的渴望,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这是将这首词当作单相思的情歌了。还可以理解成作者借香草美人以自比,以美人的清冷孤寂,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慨。但我总感觉这些说法都不准确。实际上,这首词所表达的是对美的消逝的忧伤。

在暮春时节的江南小镇,一条斜斜的街,一阶阶石级通向那座积淀着无数故事的虹桥。就在这暮春的傍晚,一个少女摇曳过寂寞的横塘。风起了,少女的衣裳和丝丝秀发轻轻摆动。在漫空飘飞的柳絮和江南梅雨季节的蒙蒙烟尘中,只能看见少女的身影,渐渐地模糊在这江南小镇的烟絮中。在小巷深处,在寂寞的花园中,在夜晚无人的小桥上,在幽闺深处,透过闺房的窗棂,看到的是暮春时节的飞絮和烟尘。梅雨季节到来了,春天就这样过去了,美丽的青春随之逝去了。

青春绚丽时节的寂寞,凋零时节的凄凉,怎能不让心灵善感的词人心疼而忧伤?“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种静寂中的生命灵动,使禅悟中总蕴涵着一丝伤感。

花儿在春天的第一场雨中悄悄开了,又在昨夜的疏雨骤风中孤独地凋谢了。不变的是季节的循环,不息的是江水的奔流,岁岁年年的是日月,而短暂易老的是红颜。

我想起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感动千万人的绝唱。美丽得让人窒息的花月风景,“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求索,都是为了美丽与青春消蚀的忧伤。年年相似的是江与月,年年不同的是人。花落了,又开了,但明年的花朵还是今年的花朵吗?人死了,又生了,生命和精神真的可以在这轮回中延续吗?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之中,青春和美又是如此的柔弱易折,而如此短暂的青春又在寂寞的等待中无声无息地逝去了。“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在梦中,无声飘落的花瓣被水流走了,月落了,春去了,而青春就像飘落的花瓣一样随江水而去了。

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读古代的闺怨诗,才会真正理解“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忧伤,无论是少女青春的禁锢,还是少妇等待中的红颜衰谢,都蕴涵着太多的无奈,都让人感到心灵的疼痛。“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子夜四时歌》之春歌)百花盛开,阳光明媚,鸟鸣婉转,而青春少女感受到的却是心的哀伤。所有的功名富贵都无法弥补青春的流逝。“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所有的荣耀在烂漫青春面前都黯然失色,再精心的妆扮也掩盖不了岁月流逝的刻痕,出将入相的虚荣,竟然敌不过那陌头的一点杨柳色。“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古及今,有多少男子抱着“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的渴望,万里别亲,奔赴沙场,在漫漫征尘中将青春耗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又有多少人为了得第那一刻的狂喜,在十年寒窗之后,又千里远行,求取功名,在江湖漂泊中,少年头白,而闺中少妇在等待中也红颜暗老。“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经·伯兮》)男人的发达当然是女人的骄傲,所以在送别男人的时候,对未来的富贵的憧憬,压过了离别的伤感,在离别之后才感受到闺阁的寂寞,而就在这寂寞中看着暗牖蛛网、空梁燕巢,才感觉到长夜漫漫。“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时代的女子在丈夫离别之后马上就感到生活的寂寞无趣,没有心思梳妆打扮了;而盛唐时代的那个女子到了来年春天,还能打扮得光鲜漂亮登楼赏春,看到陌头柳色才“悔教夫婿觅封侯”,因为在那个时代,对功名的热望甚至影响到女子。除了功名,让世俗男女艳羡的还有财富。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深闺少妇看蝴蝶飞西园,门前生绿苔,秋风下落叶,坐愁红颜老。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所以让人伤感,主要是因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短的人生中,青春时光更是一霎时而已。杨柳春风吹过,转眼就是连天衰草,不觉西风来,流年暗中换。

讲到青春的流失,不能不提到古代的宫女。禁锢她们青春的不仅仅是那一圈圈高大的围墙,更重要的是那不人道的宫廷制度。古代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之说,实际上皇帝占有的女子远远不止此数,皇宫中的宫女往往有数千甚至上万人,比如西晋的司马炎一次就选五千名女子,他选美的时候,天下人一律不准婚嫁,也不得藏匿,否则就是犯罪。平定东吴后,他又把孙皓后宫的数千美女占为己有。后宫的美女一下子激增近万人。这些宫女绝大多数一生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就这样在等待和盼望中青丝熬成白发。“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中的无奈和寂寞又远远超过深闺少妇。“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那是怎样的一种凄凉!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不少释放宫女出宫的记录,如汉文帝命令在他死后把宫中夫人以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全部放归,梁武帝萧衍即位之后,下诏放归大批宫女,唐宣宗在大中元年放了500名宫女。唐代孙元晏在《梁·分宫女》中写道:“涤荡齐宫法令新,分张宫女二千人。可怜无限如花貌,重见世间桃李春。”实际上皇宫中放出的多为年老宫女,红颜已逝,不仅无再见世间桃李春的欣喜,而且面临着生存的问题,命运往往凄凉无奈。那一重重围墙禁锢不住的是青春活泼的心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红叶题诗故事。据《本事诗》记述,天宝年间,顾况在洛阳时暇日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一位宫女在梧桐叶上写了一首诗,随御沟流出,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顾况得诗后写下:“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从上游流入宫中。过了十几天,又在御沟流出的梧桐叶上见诗一首,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而据《云溪友议》记述,唐宣宗时,舍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一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唐宣宗裁减宫女,准许宫女嫁百官司吏。卢渥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幽幽地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

穿过千年烟雨,那江南古镇的拱桥还曲折在这小河上,但不见了凌波微步,也不见了闲愁的词人。每当我走过这现代都市的宽广马路,看着来来往往的蓬勃着青春的少女,心里总是充满感动。如今已没有了琐窗朱户的禁锢,少女的青春可以如花朵一样绽放了。只要是青春的,都是美丽的,而生命因为有这美丽的青春而有意义了。古代词人的美丽的哀愁,随着那江水而去了。

P3-6

序言

你在为谁生活

关于人生,要说的东西很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人生太过复杂,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有那么多的纷扰,有那么多的诱惑,有那么多的争斗,有那么多的矛盾和困惑,每个人身上所带的名缰利锁,都是那么牢固,都是沉甸甸的。但另一方面,人生又异常简单,生、老、病、死,如此而已。在生与死之间,奔波劳碌,所为的不过是名和利。名有当代之名与后世之名,当代之名就是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各种各样的奖励,这些实际上又都与利联系在一起。后世之名也就是所谓的不朽,所谓的流芳百世,这有点远,有点虚,于是绝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这个梦想。

于是就只剩下了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利具体表现为金钱,与金钱紧密相连的是房子、车子、级别、职称等等。看着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有的神色倦怠,有的得意洋洋,都停不下匆匆的脚步,像是被什么驱赶着,又像是在奔向何方。挣钱、穿衣、吃饭、买车、还房贷,然后是退休,病死或老死,这就是整个人生吗?这短暂一生的奔波劳碌又是为了什么?

幸福有的时候很遥远,遥远到不可企及,有的时候又是那么近,就在身边;幸福有的时候太过复杂,多得使不完的金钱,高级的别墅,高级的轿车,美色,众多的荣誉,众人的尊重和羡慕的目光,高职称或高级别,可以颐指气使,身边围着溜须拍马的人,如此等等,可能几辈子都凑不齐,但幸福有的时候又是那么简单,吹着山野凉风;饮着带有泥土香味的淡淡的绿茶,身边陪着结发的妻子,或是知心的朋友,有的时候也可以超越时空,与古人交流。用数字来描述幸福,显然是非常可笑的。对现代人来说,幸福复杂化了,不仅因为所谓幸福几要素聚合起来很难,更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幸福还不在于那些要素本身,而是在于同别人的比较,不仅要自己过得好,更重要的是比别人过得好。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幸福越来越依赖外物,欲望的膨胀无止境,使幸福变得难以实现。面对着这个花花世界,有那么多的东西想占有。我们为了那些自己并非真正需要的东西,奔波劳碌终生,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奔忙。人世的功名利禄真的如黄粱一梦,但觉醒的没有几人。

感悟人生,不是为了成佛成道,感悟的目的是为了活得自在。明白了人生的无意义,才能淡然面对成败,才能真正淡泊名利,才能真正找到心灵栖息之地,才能有享乐的心境,才能在滚滚红尘中忙里偷闲,停下脚步,欣赏清静溪山,吹吹山野凉风,才能认清金钱的本来面目,少了追求金钱的燥热,用少量的金钱过充实安适的生活,才能获得心灵的安适,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本书所收文章,为阅读古代经典中获得的点滴人生感悟。之所以要从古典中感悟人生,既是因为古人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思考,也是因为我们今天的这个世界比起古代世界相似的地方依然很多。科学发展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变化,实际上只是一些表象。几千年前的古人所渴望的,现代人仍然没有得到;古代人所厌弃的,现代仍然存在;古人没有弄明白的,现代人仍感到困惑。

古人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对今天的人们有重要的启发。比如幸福,虽然古人没有作出具体的阐释,但古人所说的“人生贵得适意尔”,或者可以作为幸福的注解。所谓的适意,也不一定就是回归田园,只要是自己心里感到安适的生活,就是适意自然的生活。实际上,如果剔除种种非自然的欲望,最适意的生活往往就是最简单的生活。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了无数人的梦想。在这个生存竞争激烈、欲望横流、价值观混乱的时代,在这个大自然一步步被侵蚀殆尽的时代,我们要重建一个桃花源,只能是在心里建立自己的桃花源,就像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浇灌_小块人工绿地。相信只要心在,桃花源就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