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黄漫远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黄漫远著的《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重点介绍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家族历史以及形成了的王氏家风,重点介绍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家风领域的成就及其后人在家风建设领域的重要贡献,对今天的家风建设有一定的助益。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姚江水流 圣学绵绵
第一节 追本溯源
第二节 勋贤世家
第三节 秘图山王氏
第二章 风华浊世的翰林清华
第一节 少年才子
第二节 任教祁阳
第三节 忠诚耿直仕宦路
第四节 忠孝两全代代传
第三章 余姚出了个王阳明
第一节 忠孝之性情
第二节 立德 立言 立功
第三节 教导诸弟
第四节 拳拳教子
第五节 赫赫绍兴伯爵府
第四章 不姓王的王家人
第一节 是亲人 数载相依
第二节 是高足 受道传学
第三节 是遗憾 英年早逝
第五章 家风泽姻亲
第一节 姻亲诸氏
第二节 姻亲谢氏
第六章 西风逐晚霞
第一节 身后蒙尘
第二节 平反昭雪
第三节 孙辈后裔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
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
独特的风气。这样一种看不见的风尚习惯、摸不着的
精神风貌,以一种隐『生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
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
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的
诗中。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
群,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成篇
。潘岳为与友人唱和,写作了《家风诗》。在这首诗
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

“家风”又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
在随后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势族”“大
族”“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无论
是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质的地方豪族,还是以
官宦为标志、以文化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们政治上
累世贵显,经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传家学,垄断
了全社会的主要资源。除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婚姻关系
来维护门阀制度之外,他们还自矜门户、标树家风,
用以抵御皇权和寒人的侵渔。正因为如此,两晋以后
,这个词语渐次流行。从发轫之初,“家风”就往往
和“门风”互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家庭的风气,
将它看作一个家庭的传统、一个家庭的文化。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
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
就形成不了传统。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
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尽管世代本身的
长短不一,但无论是信仰还是行动范式要成为传统,
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
统,是该家庭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是
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史文献中,“家风
”或与“世德”共举,或与“世业”并称,足见家风
有别于时尚,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辈子紧密
关联。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征,而家风
则是历经延传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
出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文献中提及“
家风”一词,往往蕴含对传统的继承。如比比皆是的
“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
”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风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
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实际上,这只是说者的
一种期许、一种渴盼,家风本身并不蕴含这样的意味
。否则,“良好家风”就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正
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时时
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的
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
映出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完全是一个
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
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
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跋扈凶横。如同一所学校
、一个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校风、班风,而校风有
好坏之分,班风有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一样
,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正因为如
此,对家风或门风则就既有称誉,也有贬损。即便是
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也只有耕读
、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的确,家风的特征在前现代、在乡村社会、在大
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格外生动,而在现代城市家
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
有这个组织的文化,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史的厚
重,有传统的积淀,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的文化,
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
风。家风并不必然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
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
情势的变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变化,但家风
仍然会存在。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
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
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
不欠债,不健讼,何等安宁”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
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
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
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
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风不同于家规。虽然这两个词都与家庭
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
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
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
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
,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
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
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
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
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
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
供讽诵的文本规条。家规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
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诫活动的家规和文献形式的
家规两种;根据内容,则可以分为针对一人一事、起
因明确、内容具体、结果显豁的非规范性家规和针对
整个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性家规。有的家规,
着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世要法;有的
家规,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义庄、学塾等的
管理规条。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家风,家规一个总的
特点是有形的,是可视可见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
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
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
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它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
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
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
”,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
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
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系列报
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这一报道对
于引导人们自觉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风,构建和谐的
家庭关系,夯实家庭这一社会的堡垒,进而培养全社
会的良风美俗,疗治现今社会的乱象,无疑具有积极
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用心,《寻根》杂志主编
郑强胜代表大象出版社,约请我主编这套“名人家风
丛书”。
第一辑十种出版之后,广受读者好评、社会欢迎
。众多媒体都曾予以推荐,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入选第二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50种图书推荐目录,出版
社也一印再印。受这种情势鼓舞,强胜兄按此前我们
商议好的计划,不失时机地敦促我们启动了第二辑的
编写工作。2016年5月18日,他给我发来了《“名人
家风丛书”第二辑编写建议》,第二辑的编写工作由
此启动。
受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
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于丹教授的邀
请,我担任了这一课题子课题“当代中国伦理文明与
家教门风的重建”的负责人一职。本辑十种的编写,
也是该子课题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并受到了该课题的
资助,王立刚居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辑的编写者,依然主要是我的学生,也吸纳了
个别对此有热情、有研究的朋友参加。由于时间仓促
,特别是水平所限,其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诚挚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把这项工作做
得更好。
导语
王阳明的一生,是一代大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生,是践行儒道、为国尽忠的一生。无论是贬谪蛮荒之地还是戎马倥偬之中,他总是以国事为重,以尽忠为先,以尽孝为念,并且谆谆教育弟子要立志勤学,以圣贤自期,以修身养心、致良知为人生根本,而不以读书做官谋取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
王阳明自提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以后,无论是对门人弟子,还是对家人子弟,皆谆谆教之以“致良知”,这个良知,便是孔孟之“仁”,程朱之天理,“致良知”,既是阳明学派的门风,也是王阳明一家的家风。
本书是黄漫远著的《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
精彩页
王吉不仅是位忠臣,也是西汉有名的经学家。“初,吉兼‘五经’,能为驺氏《春秋》,以《诗》《论语》教授,好梁丘贺说《易》,令子骏受焉。”可以看出,王吉对经学造诣颇深,以《诗经》《论语》等教授子弟。王吉的儿子王骏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五经”,学养深厚,品行孝慈,清廉正直且淡泊名利。当时王吉因昌邑王之事受刑降职,曾嘱咐儿子王骏不要做王国的官吏。王骏当时已经被举荐为赵国的内史,遵父亲的话,称病不去赵国赴任。汉成帝年间,王骏还担任过京兆尹、御史大夫,但他始终谨记父亲王吉的教诲,为官不以名利为念。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秉政时期,王骏的儿子王崇继承祖父和父亲的遗风,不屑与王莽为伍,辞去大司空高位,闲居在家,布衣蔬食。临沂王氏祖孙三代虽然身居高位,却以谦恭、清廉正直著称于世。这与王吉重视家庭教育、处处垂范子孙的行为方式密不可分,此后的临沂王氏子弟累世为官,簪缨不替,渐成望族。
三、孝悌精神之楷模一王祥、王览兄弟
临沂王氏传到第八世,已经是东汉末年了。这时的王家,出了一对孝友恭恪的好兄弟,他们秉承祖先王吉“宣德流化”的家训,为这个世代官宦之家注入了孝友、仁爱的清流。
哥哥王祥(185-269),字休征,是西晋名臣。他早于魏文帝黄初年间担任徐州别驾,讨破利城兵变。当时民间有段顺口溜:“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王祥不仅官做得好,品德也十分高尚,是位出了名的孝子,携“卧冰求鲤”的感人故事跻身古代二十四大孝子排行榜——《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二十四孝图》)。王祥年幼时,母亲就过世了,继母朱氏并不是一位慈祥之妇,她经常虐待王祥,让他打扫牛圈,并且还向王祥的父亲屡进谗言,诉说王祥的不是,使得王父对王祥都不太关爱了。即便如此,王祥也不改初心,侍亲至孝。父母生病了,他就衣不解带地照顾,有好吃的总是先让父母吃。最让人感动的是,继母朱氏爱吃鲜鱼,可时值隆冬腊月,河水冰封,捕鱼无望,王祥孝母心切,不顾寒风飕飕,到村西河内脱光衣服,躺在透心凉的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暖化冰面,以便捕鱼。就在这时,红色鲤鱼破冰而出,跃然冰上,王祥赶忙抓住,高高兴兴地带回家去,做好给继母吃。乡里人都说:从来没人能在大冬天结了这么厚的冰河里凿冰捕鱼,王祥这个小孩子却做到了,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从此“卧冰求鲤”成为美谈传颂千年,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仍有孝子村、王祥河等纪念王祥孝行的遗迹。东汉末年,王祥带着继母朱氏、弟弟王览隐居庐江,直至侍奉继母去世之后,才出仕为官,至晋武帝时,官至太保。
P8-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