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跌宕的保险传奇、神秘独特的企业文化、高深莫测的商业策略、鲜为人知的国际秘闻。
《友邦背后的金融帝国》回顾AIG在中国的历史,也讲述了AIG在向跨国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冒险经历以及对AIG独特企业文化的审视。同时讨论了担任AIG首席执行官37年之久,史带继任者格林伯格被迫辞职的审计丑闻以及接踵而至的许多法律和政治操控事件。
如今,AIG在世界上135个国家都设有分公司,但是史带和格林伯格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与中国的特殊缘分。《友邦背后的金融帝国》向我们展现了抱持理想主义的梦想家们是如何建构梦想,又是如何排除一切困扰将梦想变为现实的。
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AIG)创立80余年来,经过创办人科尼利厄斯·范德·史带与前任执行长兼董事长汉克·格林伯格两代人的努力,凭借其精明的商业策略、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以及疯狂的企业并购和对政治权力出神入化的运用,缔造了无可匹敌的保险王国。
该书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书,AIG从一个当初在上海的小型办事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盈利水平最高的金融帝国,中国元素的影子至今仍然随处可见。沿着这条路,你将会看到一个独特的群体,一个来自饿罗斯、中国和美国的多元企业文化的综合体,并会看到一些改变企业发展的不可预知的神秘事件。
本书充满了跨国密谋和老练的商业技巧内幕,详细讲述了创始人史带如何建立他的金融帝国——从最初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到最后成为全美最大的保险公司,并解释了其为何将公司交给一个性格坚毅、急躁、永不知疲倦的格林伯格。
当格林伯格开始掌舵AIG时,你将会看到他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并使AIG在一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上市公司,同时你也会看到格林伯格与政客、企业家之间的庞大关系网,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格林伯格是如何成为行业带头人、非营利组织领袖以及影响中美外交关系的重要人物的。
东52号大街的四季饭店是一个众星云集的地方。2005年的第一个星期三的中午,只要那些前来就餐的人们稍微留意,他们就会看到知名电视记者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名主播芭芭拉·沃特斯(Barbara Walters),前国务卿柯林·鲍威尔(Colin Powell),还有其他一些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但那天真正的主角既不是头牌主持,也不是政治巨头,而是汉克·格林伯格——这个一手将AIG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的人。格林伯格一直都是公众心目中的明星CEO,他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傲视群雄,跻身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伟大的超级商业领袖的行列。
跟大多数商业大亨(尤其是保险公司的执行官)一样,格林伯格并不是那种在大街上会被人认出来的名人,许多人都可能听说过他的名字,但真正见过他的人却屈指可数。格林伯格遇到了大麻烦
一直到2005年,当AIG丑闻爆发后,一切才开始发生变化。格林伯格的照片几乎天天登上《纽约时报》,他的素描像每周至少在(《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出现一次。突然之间,格林伯格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AIG丑闻的罪魁祸首:为了夸大公司的业绩,让公司的财务报表看起来比实际美观,他甚至不惜做假账,提高利润率。就在他80岁生日那天,格林伯格设在四季饭店的生日宴会依然高朋满座。他的身旁坐着两位大律师,罗伯特·莫尔维洛(Robert Morvillo)和肯尼思·比亚尔金(Kenneth Bialkin),但他们并不是在和他谈生意。莫尔维洛是一位刑事律师,他的新任务是确保格林伯格免受牢狱之灾。不幸的是,在上次为他的另一位明星客户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辩护的时候,他并没有胜诉。
吃完烤鱼和蔬菜沙拉之后,格林伯格穿过人群,从烤肉间的阳台向楼梯口走去。他跟布罗考聊了几句,又在霍华德·斯特林格(HowardStringer,此时他刚刚成为索尼公司的CEO)的餐桌前停留了一下,跟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理查德·格拉索(Richard Grasso)交谈了几句。时隔不久,当格拉索的天价薪酬公之于众后,他就被迫辞去了证券交易所主席的职务,这件事情让格林伯格也受到了影响,因为格林伯格也是交易所薪酬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是他批准了格拉索的薪酬标准,其中包括一笔高达1.8亿美元的退休金。当格林伯格带领律师走下楼梯来到大厅门口的时候,格林伯格的朋友们很高兴地看到,虽然最近的麻烦事接连不断,但格林伯格的步伐却依然坚定有力。
大多数人若遇到格林伯格现在的麻烦都会步履蹒跚,可格林伯格不会。即便是在今年弊案连连的情况下,也很少有执行官遇到过像格林伯格这样的困境,他几乎是从一个看似无法撼动的位置一下子趺进了万丈深渊。2005年2月,AIG接到了纽约总检察长艾略特·斯皮策(Eliott Spitzer)的一纸传票,宣称公司涉嫌通过有限保险(finite insurance,一种相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实际操作中,承保人为公司客户或另一家保险公司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有限保险。在规定期限内,投保人向承保人支付总额与最大投保额相近的保费。如果期满后未发生赔付,保险公司就会将全部或大部分保费退还给投保人。作为补偿,承保人获得一笔酬金。保费非常高,承保人不会有遭受巨大损失的危险。——译者注)进行财务欺诈。斯皮策怀疑是格林伯格本人亲自安排了这笔交易,从而为AIG 2000年度增加了5亿美元的虚假收入。这笔交易的另一方不是别人,正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rtt)。斯皮策认为,虽然伯克希尔的子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的执行官们难辞其咎,但这位“奥马哈股神”(sage of Omaha)并没有犯错。事实上,斯皮策在星期天上午的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直接宣称,格林伯格犯了欺诈罪。
斯皮策的调查还进一步指向了AIG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子公司,他怀疑AIG并没有把这些公司的运营情况列进总公司的运营报告之中,以此来隐瞒这些公司所承接的保单方面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并由此推断AIG可能存在跟安然公司同样的“财务报表以外”(off-balance-sheet entity)的行为。提出这一指控的并不只有斯皮策一个人。AIG同时还受到了纽约保险部(New York Insurance Deparlment)、证券及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证监会)以及美国司法部(U.S..Justice Department)的调查,同时还在英格兰、爱尔兰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受到保险监管部门的怀疑。其中证券及交易委员会还怀疑格林伯格曾经尝试操控AIG股票价格。据说他曾经暗中指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分析师在2001年AIG进行的一次并购案中,抬高AIG的股票价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甚至不惜出面说服理查德·格拉索对这些分析师施加压力。就在公司公开承认收到斯皮策传票的当天,格林伯格还指示一名AIG的交易商买进25万股股票。
斯皮策撕开了AIG的缺口之后,格林伯格的麻烦接踵而至。3月14日,AIG的执行董事们解除了格林伯格的首席执行官职务,此举让所有了解AIG的人士大为震惊。要知道,这些执行董事基本上都是格林伯格一手提拔的,当初格林伯格之所以会提拔这些人,大部分是因为这些人是他亲密的商业伙伴,或者他们能够对AIG在全球各地的业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可如今这些董事却一致认定,要想将AIG带出困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剥夺他们的好朋友格林伯格的所有权力。两个星期后,在斯皮策的高压下,董事会宣布解除格林伯格董事会主席一职。
离开AIG,格林伯格在一次与公司的一位高级执行官的谈话当中,谈到了他曾经与AIG创始人科尼利厄斯·范德·史带之间的一次关于上市公司风险的对话。然后他若有所思地告诉这位执行官:“我当初应该听从史带的建议。如果我们没有上市,就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P6-8
1919年11月,美国人科尼利厄斯·范德·史带从美国辗转日本来到了当时的“东方巴黎”——上海,创办了一家名为美亚保险的小公司,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此时的史带虽然也经营过冰激凌店,有过报社工作经历,但你完全可以说他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除了拥有300日元和一个到东方寻找机会的激情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可传奇往往都是在最出人意料的情况下发生的:在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史带成了几乎所有美国主流保险公司在东亚地区的代理商,他的公司遍布整个东亚;同时,他还成了当时最大的土地投机商之一,并且拥有两份报纸和一家杂志。
20世纪初世界范围的战争为史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绝佳机遇。他大批任用流亡到上海的各国精英,不仅将众多中国人(时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行长贝淞荪)拉作帮手,而且收留了包括邱考斯基在内的俄罗斯贵族,这些人到最后都成了AIG的中流砥柱,为AIG的全球征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将AIG的发展史比作一部一直在快进的好莱坞电影,那么其前期的中国经历只能算是为后来的高潮做了铺垫。
20世纪中期,史带将事业重心由中国转向美国,把公司更名为美国人寿保险公司,AIG迎来了发展巅峰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史带招募到了保险界的“明日之星”——汉克·格林伯格。
如果说史带是。AIG的生父,那么格林伯格就是AIG的教父。史带创办了AIG的千秋基业,格林伯格则率领AIG拿下了保险业的万里江山。
格林伯格是作为一位绝对的“异类”加入AIG的,这位曾参加过盟军登陆战役的犹太人,身上有着犹太民族少有的火暴与冲动,当他加入一家保险公司的申请遭拒时,他甚至直接冲进公司人事主管的办公室破口大骂。
在成功地将美国家庭保险公司带出低谷,用业绩打败了业界保险巨头之后,格林伯格直接叩开了登上AIG权力之巅的大门,并在1968年8月19日正式成为这家国际保险巨头的掌门人。
在随后将近40年时间里,格林伯格凭借其果断的风格、强健的体魄、精明的商业策略、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迅速而稳健地将这家公司的影响力扩展到全球各地:首先,他通过自己的铁腕手段在AIG内部排除异己,牢牢控制住了公司的发展方向;此外,他还设法当上了有着美国“中央党校”之称的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的副主席,成为美国政商两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登上权力巅峰的格林伯格意气风发,他先后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完成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其中包括颇具传奇色彩的伊朗大救援,尼日利亚人质营救,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获得营业执照的外国保险公司……事实上,进入21世纪之后,格林伯格对于整个美国政商界的影响无可比拟,以至于当检察长艾略特·斯皮策表示“坚决要把格林伯格拉下马”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能办到——当然,格林伯格本人也丝毫没有意识到,斯皮策正是他精心构建的保险帝国的克星。
2005年2月的一个早晨,时任纽约州检察长(后来被选为该州州长),被称为“华尔街头号公敌”的斯皮策在电视上公开宣称AIG存在重大虚报账目的嫌疑,并直接点明格林伯格可能犯有欺诈罪。此举惹得格林伯格勃然大怒,他立即宣布迎战,可一生交战无数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战居然是巨人倒下的开始。
2005年3月14日,正当人们仍然坚信“没有格林伯格的AJG无法想象”时,79岁的格林伯格被迫宣布辞职,AIG辉煌一时的“格林伯格时代”戛然而止,被认为是继安然之后最大金融丑闻的“AIG假账风波”到此告一段落。
需要指出的是,AIG的故事并没有完结,从时间上来看,即便在本书出版之后,格林伯格与斯皮策的纠缠仍然没有一个最终结果,已届82岁高龄的格林伯格直到今天,仍在为自己寻求翻案,甚至寻求建立一家更大的保险王国,正像2006年的《纽约时报》所说的那样,“虽然没有了格林伯格的AIG已经不再引人遐想,但离开了AIG的格林伯格却仍在续写传奇……”
或许正因如此,AIG与格林伯格的故事才会如此迷人!
本书揭示了这位领袖传奇般的崛起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陨落,视角平衡,信息丰富,作者娓娓道来,极富可读性。
——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
《福布斯》杂志总裁,CEO,主编
罗恩·谢尔普完美地把握住了这位深陷公司管理不善丑闻的商业天才传奇经历的核心,故事惊心动魄,不可不读。
——迈耶·弗拉切(Meyer S.Frucher)
费城证券交易所主席兼CEO
《友邦背后的金融帝国》出自一位内部人士的精彩描述,他刻画了美国最著名的商业领袖之一所处的时代变迁和他的人生际遇,同时为我们揭露了他所领导的这个商业王国的大量内幕。
——约翰·布拉德马斯(John Brademas)
纽约大学荣誉校长
罗恩对汉克·格林伯格和AIG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得以身临其境地亲历这家美国和世界商业传奇的演变之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在描述整个故事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富个人化的视角。
——杰里‘德·圣皮埃尔(Jerry de st.paer)
XL资本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