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内容有三:做人、做事、做官。做人的目标是什么?做事的方法是什么?做官的要诀是什么?本书将为你一一讲述。
这本书的文章,大部分在《经济日报》上发表过。先是在周末刊《文牛斋杂谈》专栏里,后是在人物周刊《三做谈》专栏里。一些报刊也将其中的某些篇章做了转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做谈(做人做事做官)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艾丰 |
出版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生在世,内容有三:做人、做事、做官。做人的目标是什么?做事的方法是什么?做官的要诀是什么?本书将为你一一讲述。 这本书的文章,大部分在《经济日报》上发表过。先是在周末刊《文牛斋杂谈》专栏里,后是在人物周刊《三做谈》专栏里。一些报刊也将其中的某些篇章做了转载。 内容推荐 人生在世,内容有三:做人,做事,做官。 这本小书,主要是谈做人、做事、做官,故名“三做谈”。 怎么谈?不是理论谈,而是体会谈;不是系统谈,而是杂谈,闲谈,即兴谈。 此书不敢说是“人生必读”,但可以说是“处世可读”。 本书主要谈的是应该和如何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而没有更多地涉及应该和如何对付坏人、坏事、坏官。 自古以来,就有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争论。一些大思想家和哲学家还主张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当然,他们所说的善和恶已经超出了我们平常说的道德领域的善恶内容。但不管怎样,利益机制和权力杠杆总是社会运行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要素。所以,社会进步总要靠对社会制度的不断革命和不断改革来作为动力。善与恶的争论,也只有在这个背景下才能找到现实的答案。 目录 前言 三做总说 做人篇 标准(10篇) 1.检验人品十条 2.人才也要可持续发展 3.什么是好种子 4.自身也是环境 5.良药未必全苦口 6.好人的误区 7.“做人”和“做买卖” 8.德才之间 9.要讲良心 10.在对比中认识人 素质(10条) 1.素质是什么 2.怎样才算素质好 3.如何看待优缺点 4.面对别人的优缺点 5.优缺点前想对策 6.乐于向别人学习 7.不求像但求创 8.说“蹲苗” 9.高明的“财散人聚” 10.谈谈心理积淀 心理(16篇) 1.注意心理健康 2.不负责任的“同情” 3.得失之间 4.“得失感觉”八条(上) 5.“得失感觉”八条(下) 6.《登山赋》解 7.最怕没知觉 8.你需要什么 9.危险的心态 10.发牢骚和听牢骚 11.好心与好报 12.耐得寂寞 13.应该有个好性格 14.风雨之间 15.爱和害 16.懂得珍惜 意识(8篇) 1.公职意识 2.可怕的“似是而非” 3.警惕“不求甚解” 4.识破“似是而非” 5.圈子·套子·笼子 6.警惕小人 7.研究小人 8.善良是小人的寄生物 作风(7篇) 1.从“粗中有细”谈起 2.提倡明快 3.实在即明快 4.精明与高明 5.礼貌也是文明 6.不要让人感到“可怕” 7.品位和趣味 做事篇 事业(11篇) 1.事情和事业 2.敬业与爱岗 3.谈谈“起跑线” 4.什么是成功 5.成功的公式 6.再给一个成功的公式 7.成功是失败之母 8.再谈成功是失败之母 9.学成于创 10.创新是生命 11.变新和创新 观念(12篇) 1.你真的认识机遇吗 2.机遇和挑战 3.做事的代价 4.三个环节上的成本 5.思维的跨度 6.会团结是大本事 7.换位思维 8.正确批评增友谊 9.戒浮躁 10.铲草皮和扔破烂 11.可怕的“填空白” 12.搞清楚那些“不等于” 原则(7篇) 1.学会协调 2.寻找共同利益区 3.沟通·商量·妥协 4.协调不是“和稀泥” 5.懂得体察 6.做事和交友 7.熟人未必好办事 方法(12篇) 1.谈谈定性 2.慎重判断 3.不要轻易说对错 4.多分析少摇摆 5.谈谈定量 6.心中有数 7.谈谈“人均” 8.“可做”·“应做”·“实做” 9.先把事干起来 10.谈谈炒作和包装 11.再谈炒作和包装 12.三谈炒作和包装 做官篇 说权(13篇) 1.看权三句话 2.用权三句话 3.揽权和分权 4.集权和放权 5.责任和权力 6.“官”不是好当的 7.“我说了算”析 8.什么是管理 9.大事和大官 10.“做事”和“把关” 11.架子不值钱 12.为什么不愿看到真实面貌 13.不要忘记桂冠的作用 决策(8篇) 1.听意见和听情况 2.学会概括 3.决一行一果 4.从“决”到“行” 5.从“行”到“果” 6.全面掌握工作的基本环节 7.特别注意“行而不果” 8.工作中的开支与收入 人事(5篇) 1.人不得一样 2.从相马到赛马 3.给干事的人一个好环境 4.用兵和爱兵 5.下级能否领导上级 风度(9篇) 1.大将风度 2.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3.对形式主义做一点解剖 4.不要轻易显示魄力 5.学会拒绝 6.学会讲话 7.再谈学会讲话 8.开好记者招待会 9.学会“倒金字塔” 试读章节 好人的误区 “用好心”谓之好人。有了好心就可以“有恃无恐”吗? 本文是对前一篇“良药未必全苦口”一文的引申。 上一篇主要是说,批评别人不应该满足于“心眼好”,还要注意“方法对”。 本篇想深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把“良药”和“苦口”、“忠言”和“逆耳”完全等同起来的简单片面的认识呢? 这就是“好人的误区”。我们这里所说的“好人”,是指待人和处事“用好心”的人。 在这个定义下我们发现,好人和坏人所犯错误的性质不同。坏人犯的是目的上的错误,好人犯的一般是方法上的错误。就这个意义上讲,好人犯的错误可能比坏人多——次数多,也许加上“有时”限制词更准确。 坏人犯的主要是目的上的错误,他明知自己的动机不可告人,于是就在方法上、包装上下功夫,所以他在方式方法上往往是很讲究的。而好人却常常“有恃无恐”,不注意这些。所恃者何物?“好心”也。他想,我是对工作好、对他人好、对领导好、对同志好,我就这么办、这么说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常常不看场合、不讲方式,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办事。而结果呢?往往与自己的愿望相反,于是他又埋怨“好心不得好报”。这就是好人极容易陷入的认识误区。如果长期摆脱不了这个误区,有的人甚至提出还要不要坚持做好事的问题。 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已经教育了人们。过去我国的产品很少注意包装,到市场上,包装粗糙的好东西只能卖个赖价钱。现在不仅产品讲求包装,企业自身也开始讲求包装了。 这些变化对我们办其他事情也应该有所启发。待人处事一定要有好心,这是做人的根本,对此不能有一点动摇。好心是待人处事的基本出发点,但并不是一切。心是装在每个人肚子里的,别人不能一下子就直接看到你的心,他是通过你办什么事,包括如何办事来进行判断的。人们总是通过外在东西来判断你内在东西的。方式方法是作用于他人的直接因素。这些中介性的、连接性的环节出了毛病,很容易影响别人对你内心动机的判断。自恃好心,放弃方法上的要求,无异于自己阻碍和破坏自己好心的被发现和被承认。 好心要办成好事,是一个过程,并不容易;好事办好,是个系统工程,要团结大家克服许多障碍,更不容易。这里需要的是“战战兢兢”、“兢兢业业”,而绝不是“有恃无恐”、“大而化之”。一切好心人对此都要有足够的认识。 “做人”和“做买卖” “做买卖就是做人”,“做人就是做买卖”,你选择的是哪句话? 我把近十五年的生活和工作杂感整理成一本书,起名叫做《艾丰随感210条》。一天,见到一位私营企业主,他说看过我的书,并且推崇备至。我不好意思,并非故作谦虚地说:“这本书是我的真情实感,但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因为我没有直接办过企业,所以里面谈了做人、做事、做官,却没有谈到做买卖。”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您谈了,做买卖就是做人。” “做买卖就是做人。”——我当即觉得,他顺口说出的这句听来极为普通的话,却是一句含义甚为深刻的警句。做人最要紧的是要为社会、为群众服务,做买卖要成功,不也是要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服务吗?做人要诚实、讲信用,做买卖不是同样要诚实、讲信用吗?做人要兢兢业业、不断进步,做买卖不也是要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吗?近年来,人们谈论做买卖多起来了,“做买卖就是要赚钱”,这句话听得也多起来了。对于过去办企业不许谈利润,这是一个进步。但现在看来,只说到这一步,恐怕还没有完全到位。因为只说了“赚钱”,那么为什么赚钱,怎样赚钱,赚了钱怎么办等等问题,从这句话里并没有得到回答。难能可贵的是,一般人认为最看重钱的一位私营企业主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非常简明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而又丝毫没有一点做作的味道。 由此我想到,凡是在生活中严肃认真思考的人,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做人是做一切事情的根本。既然连最讲实惠、最讲利益的“做买卖”都是在“做人”,那么“做事”、“做官”的核心问题更是如何做人了。当然,做事、做官、做买卖都还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都要求我们认真体察和掌握,但既然这些都是由人来做的,那么做人就是最基本的了。 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是,不要把这句话反过来,成了“做人就是做买卖”。“做人”和“做买卖”这两个词的位置一调换,其含义就大不相同了,几乎拧了一个个儿。如果按照这个信条去做人,那就坏了,很可能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也许他能够拥有很多的钱,但绝不会拥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他必定是孤独的。如果按照这个信条去做事,他也做不成什么大事,因为当事业稍稍需要自己作出奉献的时候,他就会退却了。如果按照这个信条去为官,那就更危险了,不仅工作危险,自己更危险。所以我们说: “做买卖就是做人”——好! “做人就是做买卖”——危险! P18-21 序言 这本书的文章,大部分在《经济日报》上发表过。先是在周末刊《文牛斋杂谈》专栏里,后是在人物周刊《三做谈》专栏里。一些报刊也将其中的某些篇章做了转载。 老实说,写作之初,没想到这类短文会受到如此之欢迎。因是随写随发,期间收到许多读者的热情来信,说这些文章很解渴,他们把每篇都做了剪报,中间有个别的缺篇,还要求我或编辑寄报纸以便补上;更有一些读者希望把这些文章加以整理,结集出版。 在此书出版前夕,又收到这样的一封来信,令我很激动,现将来信全文转述如下: 艾丰同志: 我是一名离休教师,见你的谈道德与良心的文章(原题为《要讲良心》,郑州晚报转载时改为《艾丰谈道德与良心》——作者注)感到十分好。首次见到你指出做人的基本条件,使我回忆自己在工作中虽然教育了不少青年,但没有明确地指出做人的基本内容。 我见到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复印数十份,送给亲朋好友,二是建议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做人基本条件内容。让童年先受到做人的基本教育,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像封建社会初入学读“人之初”那样辈辈相传。 由于我才疏学浅,人微言轻,想让您将我的建议修改一下,并协助将建议送给有关单位。若能如愿,感激万千!祝 钧安 河南省新密县新城梁沟东街十一排六号院 陈荣远 1999年4月10日 类似这样令作者激动的来信还有数封。许多朋友见面也问,你的“三做谈”出书了没有?读者的欢迎和鼓励,再加上版面编辑和朋友们的督促和帮助,使我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即使工作很忙,也把这项写作坚持下来了,目前已有130多篇,于是才有了这本小书。 在此首先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艾丰 1999年5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