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取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即从解释的方法论与本体论这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国际法院司法实践中的解释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在解释的方法论方面,由于解释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者只重点选取了几个方面,即条约、判决与程序性事项。通过研究,得出了若干有价值的结论:根据有关条约的种类及其在国际法体系中的重要性,国际法院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解释规则与解释方法。在程序性事项领域,法官的个别意见对于国际法院发展程序问题具有显著的推动力等;同时,在程序性事项领域,国际法院还表现出了通过程序来发展实体法的倾向。在解释的本体论方面,作者分别研究了作为个体代表的卫拉曼特雷法官和作为整体代表的中国籍法官。通过研究,作者强调,尽管文化因素对于法官的司法实践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在于法官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及角色的定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及术语界定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范围
四、术语界定
第二章 国际法院关于条约的解释问题研究
第一节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有关条约解释的规则
一、关于条约解释的规则与方法
二、条约解释的三种理论
三、对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的具体规则的解读
四、小结
第二节 国际法院关于《联合国宪章》的解释问题研究
一、宪章的“宪法性”条约特征
二、国际法院解释宪章所使用的经常规则与方法
三、小结
第三节 国际法院关于世界卫生组织章程的解释问题研究
一、基本案情
二、国际法院的基本推理过程
三、法律问题评论
第四节 国际法院关于《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解释问题研究
一、国际法院确定管辖权的基点与出发点
二、法院解释公约第9条和第l条时所使用的解释方法
三、进一步研究的两个问题
第三章 国际法院关于判决的解释与复核问题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涉及判决的解释或复核的案例简述
一、研究目的
二、涉及判决的解释或复核的案例简述
第二节 国际法院判决解释或复核的一般思路及可予以解释或复核的“判决”的范围
一、国际法院判决解释或复核的一般思路
二、可予以解释或复核的“判决”的范围
第三节 国际法院关于判决的解释问题研究
第四节 国际法院关于判决的复核问题研究
第四章 国际法院关于若干程序性事项的解释问题研究
第一节 国际法院关于临时措施的解释问题研究.
一、国际法院关于临时措施的司法实践
二、1978年规则关于临时措施的规定
三、临时措施的性质与约束力
四、临时措施与管辖权问题
五、指示临时措施过程中法院院长的权力
六、临时措施的目的
第二节 国际法院关于反诉的解释问题研究
一、概述
二、反诉的制定历史
三、1978年《规则》第80条之分析
四、2000年国际法院对有关反诉规则的修订
五、小结
第三节 国际法院关于参加的解释问题研究
一、概述
二、规约和规则的相关规定及其理解
三、规约第62条所规定的参加与管辖权
四、规约第62条所规定的参加与法律利益的证明
五、国家基于普遍性法律利益的参加问题
六、规约第63条所规定的参加
七、参加与临时法官
八、小结
第五章 文化因素与法院解释:卫拉曼特雷法官的视角(一)
一、个人简况
二、卫拉曼特雷对国际法院的认识和期望
三、司法实践述评
四、总体评价
第六章 文化因素与法院解释:中国籍法官在国际法院(二)
第一节 徐谟在国际法院
一、个人简况
二、司法实践述评
三、总体评价
第二节 顾维钧在国际法院
一、个人简况
二、司法实践述评
三、总体评价
第三节 倪征噢在国际法院
一、个人简况
二、司法实践述评
三、总体评价
第四节 史久镛在国际法院
一、个人简况
二、司法实践述评
三、总体评价
第七章 研究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