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鲍鹏山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遥远的历史星空,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这些先秦诸子的重磅名字,始终闪烁着神秘而深邃的光辉。

现在,借助本书作者在严谨研究和精妙文字,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近这些璀璨的星辰,解读他们的智慧和思想。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作者潜心多年研究诸子百家所得心血之作十余篇,曾在贾平凹主编的《美文》上刊载,获得广泛赞誉。结集出版时,贾平凹曾在一篇文字里高度评价:“这是我接读书稿中最好的一部。”

作者倾尽自己的心力,竭力走进每一位先秦诸子的内心世界,以及其感性化的语言探寻和描述他们在专制体制下自由的心灵倍遭摧残、正常的人性极度扭曲以及对理想家园的向往和追求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可以说这是一部几千年专制体制下中国人的创伤心灵史,也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关怀的现代都市牧歌。

目录

老子:颠倒的世界和扭曲的哲学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一枚残烛

墨子:向帝国挑战的剑侠

孟子:王者师与大丈夫

庄子(上):永恒的乡愁

庄子(下):人在江湖

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

屈原(上):无路可走

屈原(下):面向风雨的歌者

仲尼弟子:昨夜星辰

商鞅:斯人自杀

韩非:折断的双刃剑

李斯:斯人斯鼠

后记

试读章节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

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是的,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真心感到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的。我的祖先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这样的一位哲人来教导吗?

老子的行踪可以用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雪泥鸿爪,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司马迁不知有何依据,断言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原属陈,陈又为楚所灭,所以又属楚了。当时南方北方的民风与学风已有较大不同,楚国也就以道家学派及由此而生成的文化传统,自豪地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比肩而立鼎足而三。

老子的著作叫《道德经》。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罢了。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不外乎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人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辐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不过,我们还算幸运。据司马迁的记载以及后来神仙家的推衍,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这位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在你抛弃我们之前,能否劳神一下,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

P1-3

序言

这是一本重版书了。这本书在2000年以《寂寞圣哲》的书名出版。读者给予它的极高评价,让我甚感欣慰,这也是我现在有勇气接受它的初版编辑李又顺先生的建议,再版它的原因。

编辑打来电话问序怎么办。我的脑海里马上就闪现出昌耀先生的一首短诗,那是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被它如闪电一般击倒的,只有三句的小诗。

它如此切合我这本书的宗旨,如此切合我写作时的心态,如此切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我把它放在扉页,提醒自己人生不可畏避的义务。

2009/04/05

偏安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