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家(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本书以传记的方式记述了四位明代画家的生平事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四家传(上下)/王家诚传记精品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家诚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明四家(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本书以传记的方式记述了四位明代画家的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明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由于他们均为苏州府人,先后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自沈周开创,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突破了南宋院体及元四家的风格,在山水画上成就犹高。本书以传记的方式记述了四位明代画家的生平事迹。 目录 第一章 苏州的复苏 第二章 凤去台空 第三章 西庄雅集 第四章 有竹居 第五章 西湖之旅 第六章 哀乐中年 第七章 混沌初开 第八章 市井书香 第九章 舟行景移云泉得意 第十章 狂狷 第十一章 风流韵事 第十二章 乱世的忠贞与平凡 第十三章 无用之用 第十四章 命运的悲剧 第十五章 薪传 第十六章 闭门好画人时眉 第十七章 黄粱一梦 第十八章 忘年知交 第十九章 沧桑 第二十章 白发 第二十一章 醉士 第二十二章 祈梦 第二十三章 画壁的隐士 第二十四章 风波 第二十五章 南京解元 第二十六章 科场波澜 第二十七章 赋归 第二十八章 宜兴小景与募驴图 第二十九章 风流才子 第三十章 友爱 第三十一章 秋收 第三十二章 点秋香 第三十三章 点秋香考 第三十四章 落花吟 第三十五章 苍松芙蓉 第三十六章 四海资身笔一枝 第三十七章 歌风台 第三十八章 痴与癫 第三十九章 梦墨亭 第四十章 莲花似六郎论 第四十一章 垂虹别意 第四十二章 心灵的回光 第四十三章 红叶寒花 第四十四章 悟道 第四十五章 剑池寻幽 第四十六章 宁王聘贤 第四十七章 虎口 第四十八章 倦游 第四十九章 月夜古坟 第五十章 溪山渔隐 第五十一章 上书 第五十二章 沈文山水合璧册 试读章节 明天启二年,距嘉靖二年苏州才子唐寅(伯虎、子畏、六如居士)逝世,已整整度过了一百年的岁月。他的坟墓,早已掩埋在荒烟蔓草中,无从寻觅。晚年,他隐居桃花坞里的桃花庵,如今也只能从他的诗、画里去追寻和想象。 有人概略指出,桃花坞就在苏州城西北角上,齐门里那片荒地;至于桃花庵遗址,恐怕就更加渺茫了。 白天,那里牧放着羊群,牧童燃烧野火,或投石嬉戏,时而赌徒、乞丐出没其间。周边,错落的田舍、菜畦之外,也有些雕版印制年画的作坊;在一片荒芜杂乱中,男女老幼为着生活而忙碌。 夕阳西下时,晚风猎猎,群鸦乱飞,隐约可以听到阊门外寒山寺的钟声。入夜后的荒丘,就更加苍凉,不但闻不到当年香传十里的花香,听不到庵前鹤唳和夜宴的弦管,看不到石栏回护,桃林掩映的梦墨亭影。蛙声虫鸣中,只有土埠乱石,槎丫老树上三数声枭叫,和草丛间的点点流萤。 沧海桑田,世间一切都在不停地演变;姑苏台不也已成为一片废墟?响屎廊、馆娃宫、西施洞,只剩下一点依稀的遗迹,连虎丘剑池的水,也有干涸的时候。桃花庵并不例外,无法逃出自然的轨迹。 其实,这种苍凉,这千古不易的铁则,唐伯虎体会得比谁都深,他在“响屎廊”诗中写: “……响糜长廊故几间,于今惟见草班班,山头只有旧时月,曾照吴王西子颜。” 无如后之来者,总希望能在榛荆荒莽间,寻找出这一代风流才子的足迹。仿佛这样,才算为古人尽了一份心意,对昔贤是一种慰藉,也为来者,树立下一个典型。礼部左侍郎韩世能(存良、敬堂),就怀着这样的心境,他想寻求桃花庵的遗址,修复古迹。但由于种种人为的阻碍,使他怀恨以终,在给沈钟彦的手札中留下: “百年遗迹,竞付衰草斜阳!”的喟叹。 这一年春天,又该是桃花盛放,群莺乱飞的时候,桃花坞荒芜依旧,只是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建立了几间精舍。这时的桃花坞,部分被杨大渫(汇庵)买了下来,由供禅僧闻宗照顾着,正开工动土,准备修建“准提庵”。 孩子们在环绕精舍四周的池中嬉戏,供禅僧悠闲地望着那些脱得光赤的小孩儿,望着雨后碧绿如洗的山冈和斜向天边的彩虹。忽然间一阵哗叫,孩子们从池中发现一块水渍苔封的巨石。他们好奇地呼喊,等到大人聚拢了捞起来看时,发现石碑上刻的竟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注二) 看来,这里就是唐伯虎读书、画画,和祝允明(希哲、枝山、枝指生)、文徵明(原名壁,更字徵仲)、王宠(履仁、履吉)饮酒作乐的桃花庵了。有人说,这是缘分——杨大渫和唐伯虎的缘分;无意间,他也成全了韩世能的心愿,使这位长洲诗人和史学家,含笑九泉。 供奉僧闻宗,到处奔走相告,散播着兴奋、感叹和议论。 接着,文徵明为桃花庵所题的匾额也出现了。人们纷纷从古册中,摹写唐伯虎的画像,从笔墨间,揣摩他那秀朗的面容,和清狂玩世的神情。苏州梨园,也以一种对才子的虔敬与热情,把传说中的三笑姻缘搬上了红氍毹,活化了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